分享

中考历史|隋唐

 历史挺酷 2022-08-05 发布于河北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581年-618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4,大运河: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地图

京杭大运河

★ 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其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同意:其理由是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和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今天。

不同意:可从开凿大运河及隋炀帝下江都时所体现的暴政,结合隋的速亡来阐述。

★ 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

(3)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

(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隋朝陶瓷

唐朝的统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他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他崇尚节俭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任用贤才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

① 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 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 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 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名言: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朝书生

★  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答:一方面要注意“玄武门之变”是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另一方面,从历史影响来看,应持肯定的态度。李世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政治才干,说明他是人心所向的领袖。他后来的政绩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说明李世民为君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  想一想,你还知道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答: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1)是否能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判断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领导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2)要能容人,要善于接受批评意见;(3)应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改入吾彀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

答:科举制的衽为一般和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途径,扩大了选才和范围,能达到有效笼络士人的目的。但是,科举制毕竟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统治者笼络、吸收人才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维护自己的统治。

★  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税负担相对较轻,生产时间有的保证,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称为"贞观之治"

● 原因:

(1) 隋朝创建的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经济的繁荣为唐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假造了条件.如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长安、洛阳等地修建了许多大粮仓,到隋文帝末年,全国的粮食、布帛的储备可供朝廷几十年的开销,工商业也得到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繁荣景象,这些都为唐初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政,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唐初统治者吸取隋速亡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这是唐太宗能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的思想根源,也是“贞观之治”出现 的根本原因之一。

(3)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个人的作用也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  

(4)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经济发展的基础。

 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加强中央集权和统一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措施 /帝王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加强中央集权

称始皇,设“三公”,郡县制

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

三省六部,增加宰相,精简机构。

统一思想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完善科举,大兴教育。

玄武门之变

三、女皇帝武则天

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设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

① 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 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

③ 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 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武则天殿试

唐朝服饰

五、科举制(隋炀帝)

1、科举制建立与完善

●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  明朝时发展到鼎峰:明朝时期,采用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准根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个人见解。

●  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
科举制的影响:

●  积极: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  消极: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唐朝科举

唐朝科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有商业区和居民区坊)。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 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

三、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诗:

①李白的诗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 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和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 画家:

阎立本(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步辇图

送子天王图

《九成宫醴泉碑》

《颜氏家庙碑》

和合为一家


1、与少数民族的交往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金城公主入吐蕃

● 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民族

活动地区

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

西北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

回纥

西北

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车书本一家”。

满族

南诏

西南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

2、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 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 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三、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行图

璀璨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

代表作

特点


李白

《早发白帝城》

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三吏”“三别”

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

《秦中吟》《新乐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书体

书法家

代表作

颜体

顔真卿

《多宝塔碑》

柳体

柳宗元

《玄秘塔碑》


2、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画圣

● 艺术宝库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 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①长安布局科学严整,建筑宏伟壮观,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未曾有过的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②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建筑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③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晚唐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④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进行实测;

⑤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

⑥《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

赵州桥

莫高窟

雕版印刷

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原因:

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

D.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3、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陆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三、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