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是如何做到一眼就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莫为天下先 2022-08-05 发布于湖南

图片

生活中,我们一定都会遇到过这样一种人:

他们看任何问题时,总能直接了断地切中要害,指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思维敏捷,遇到新困难与挑战,也会最快给出解决方案。

但为什么我们自己却很难做到,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比普通人聪明吗?还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

回想一下,好像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思考时,所遵循的都是习惯性模式。

从而经常在思考时,都抱着「大概是这样吧」「差不多」等浅尝辄止的态度,自然得出的结果,也只能浮于表面,没有深度。

甚至为了偷懒,直接把问题丢给身边的人,让别人去解决。

又或者去复制别人的想法与观点,看似方便自己,实际上却是在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权利。

这样造成的后果,自然就会是人云亦云,很难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因此你的思维也只能被他人掌控。

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图片



01
多读复杂的书籍与文章

想要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不仅仅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而且还要多看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书籍和文章。

因为这种需要思考的过程,可以训练我们不断调动大脑去思考,从而逐渐适应需要动脑思考的习惯。于是等到下次再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的就不是逃避问题,而是调动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

因为终其一生,我们的大脑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试图把需要费脑的,需要主动思考的「主动加工过程」,转变成和吃饭睡觉这样非常日常状态的「自动加工过程」。

而一旦形成这个习惯,深度思考对你来说就不再是一件高高在上的事情了,它就会变成一件自然,且毫不费力的事情了。

02
多问为什么,借用5Why分析法

日常中,我们对「为什么」的探寻,会有着天生的抵触心理,常常会嫌麻烦,从而在考虑问题时也只是浮于表面。

对问题的追问与溯源,也都是浅尝辄止,很难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

因此就会导致,我们大多数时候所得到的,并非是真实的原因,它往往只是我们不愿动脑急于解决问题给出的结果。

而多问为什么,借用5Why分析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做深度思考。

什么是5Why分析法?

简单来说,是指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五次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个方法最初是由丰田佐吉提出,下面分享一个经典案例,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5Why的使用方法。

有一次,大野耐一先生见到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便上前询问现场的工作人员。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1Why)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2Why)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3Why)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来油。

问:为什么吸不上来油?(4Why)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油泵轴磨损了?(5Why)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经过这样连续五次问“为什么”,他找到了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润滑油里混进了杂质)和真正的解决方案(在油泵轴上安装过滤器)。

如果没有多次询问为什么,工人可能就会停留在只修理第一到第二个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学会多问为什么,对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

03
去积累丰富的经验

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发现,当人在学东西时,大脑中的神经元通路是会发生变化的,哪怕是只学一条简单的信息,也会将涉及参与学习过程的神经元结构物理改变。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就像肌肉,你让它做的运动越多,摄取的有质量的信息越多,它就会变得越大,越复杂。用得越少,它就越弱。

而我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也是由神经之间连接构成的神经网络。

所以说,拥有思维深度的人,他们大脑中的神经不仅有序,而且也有着富裕的认知储备。

因此,在遇到困难与挑战时,会比普通人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的原因。

赫伯特·西蒙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经验丰富的决策者和新手之间的差别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东西,比如「推断」或「直觉」。如果有人打开经验丰富决策者的头盖骨,查看他的大脑内部,就会发现他有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供他使用;

还有核查清单可以让他三思而后行;还会发现他有自己的思维机制,一旦出现需要做出决策的情况,他就会唤醒并有意识地关注到这些机制。」

可以看出,思维深度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其本质上就在于有没有丰富的经验。

试想一下,一位做了五年的销售和一位刚入职的新人,在面对一位百般刁难的客户时。

新人自然会被折磨的心力交瘁,而有经验的销售早已见过大风大浪,大脑也就存有各种有效的行动方案供他使用,解决问题时自然游刃有余。

所以,对于一个思维高度有序的聪明人来说,当他遇到新问题时,大脑中就会下意识地自动匹配出,与当前问题最相似的方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微调,提出有效的方案。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的思维是碎片化,无序的,解决问题虽然也依靠经验,但用碎片记忆拼凑出来的经验往往都是不完整的,缺乏有价值的实用性。

所以说,积累丰富的经验,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看透问题的本质。

图片

04
保持一种发散思考的态度

最好的成长状态就是,对待一切陌生或新事物都不要浅尝辄止。

所以,在看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去询问自己,通过它能联想到什么,是否又与以往学过或见过的知识有相似之处。

因为这样的思维调动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不会只停留在知道的状态里面,而是能开启发散思考,调动思维,直到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

你每一次在遇到新问题时,都能保持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态,这也是在强化每一个旧的神经知识与新的神经之间的连接。

当它们构建成了一张有效的知识网,你的知识体系也会越发完善,因此如果想让大脑充满活力,让看问题的视角不单一,就一定要保持足够开放的发散思维。

这样才能不断去探索世界,不断去接触新事物,对自我进行推翻,重塑,迭代。


写到最后

高手的求证过程都是会去追溯探究本源,并在这个过程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所以,我们都要保持住自己的好奇心,不断地去探索,践行一种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不会只停留在浅尝辄止状态。毕竟能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起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最后,记得点个「在看」,愿我们永远都能保持一种既纯真又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作者:晓萍,90后女生,一个励志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女孩,想陪你去看更大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