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诗词游甘肃 —— 兰州篇

 木一过 2022-08-05 发布于甘肃

说起兰州,你会想到什么?

豪爽的牛肉面?

 “润物细无声”的《读者》?

还是气势恢宏的黄河?

不不不,金城兰州可不止这些哟

来和阳光小编一起

在古诗词中邂逅别样兰州呀~

兰州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

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歌赋,

一次又一次被提及在诗词中,

她的魅力便潜藏于其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

在西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在乾隆年间有位名叫江得符的诗人,流寓华阴十载,关山千里,怀念故乡,于是写下了概括兰州上下千余年历史的《我忆兰州好》12首组诗排遣无尽的乡愁,举凡兰州民俗、风物、名胜、古迹、人物,无不涉及,容量丰赡,史料珍贵,可视为一部文情并茂的微型兰州史志。







《我忆兰州好·其一》

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

灯繁三市火,綵散一城花。

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

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


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时

满城梨花飞雪





《我忆兰州好·其二》

我忆兰州好,熏风入夏时。

踏花寻竹坞,醉月泛莲池。

泉石多清趣,园林尽古姿。

晚来水车下,凉意沁诗脾。


夕阳西下,水车唱晚

响彻黄河之滨

五泉飞瀑,飞流直下

丝丝凉意带来阵阵清爽

是兰州人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兰州小西湖公园 | 网络图片





《我忆兰州好·其三》

我忆兰州好,秋天景最多。

鹰鹯盘白塔,牛马辨黄河。

露苇摆孤艇,霜枫列万柯。

龙山重九日,菊酒艳金波。


白塔映铁桥,黄河奔流去。


白塔山巍峨矗立在黄河边,如今,虽然看不到牛肥马壮田园牧歌式的秋天,但也见证了车水马龙的繁华秋景。在白塔山欣赏秋天,总有一个天高云淡的画框带给我们宽广的意境,让我们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画面。





《我忆兰州好·其四》

我忆兰州好,三冬乐其事。

风寒烹尺鲤,日暖荐霜梨。

桥稳冰连岸,滩长雪拥堤。

披裘看古渡,玉带接天西。


十冬腊月,窗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室内热炕火炉,温暖如春。招待客人的软儿梨,就静静的在桌上的小碗融化着……

△兰州软儿梨 | 网络图片

冰冻的软儿梨如同一个石头疙瘩,又黑又硬,其貌不扬,可谓外表冷漠,内心火热,吃起来软糯香甜,被称为“东方冰淇淋”。如今已渐渐走向全国各地,“圈粉”无数。






《金城北楼》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潘溪老,休道犹思塞上翁。

为向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兰州黄河楼 | 网络图片

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秋冬之际,高适经人引荐,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充任掌书记。此诗即写于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时作。此次赴陇右幕府,虽是他所渴求的,但前途如何,未可预卜,所以诗中仍有几分观望心情。

千年之后,黄河楼重回兰州,盛装亮相,一座讲述黄河故事的人文地标,正向世人展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阔……





不同的诗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兰州,或萧瑟肃穆,或雄奇壮美,或热闹安逸,其实这都是他们内心的写照。几千年的历史更迭,如今的兰州山明水秀,蒸蒸日上,但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古人的文字来体悟他们当时的心境,追忆古诗里的胜景。

今天,一切的历史都已成为过去,兰州作为一座繁荣的现代都市,正以其独特的风采持续散发着她的魅力……



趁年华未老,青春飞扬,

金城兰州浪一趟!

策划、编辑:丁亚平
文案:丁亚平  武丹阳
海报:张宏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