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标准》发布!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涛儿—taoer 2022-08-05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标准》

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图片

2022年4月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和深圳市水务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标准》(SJG109–2022)(以下简称《标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标准》全文)。该标准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落实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控的关键闭环。

标准编制背景

深圳市构建了重融合、全覆盖、多角度、有侧重的可全方位指导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已出台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指南、标准34部,有效地规范了各级各类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内容的编制,也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各环节进行了全方位指导。


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阶段深圳市均出台了相应标准规程。为规范验收阶段海绵设施的质量标准,深圳市海绵办2019年印发了《深圳市建设项目海绵设施验收工作要点及技术指引(试行)》,对深圳市各类建设项目的海绵城市设施验收工作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一定程度提高了海绵城市设施质量。

图片

但随着进入海绵城市建设2.0时代,要高质量、高标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海绵设施验收工作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深圳市建设项目海绵设施验收工作要点及技术指引(试行)》上升为地方标准势在必行。

嵌入原有验收流程

不增设建设项目验收环节

结合城市特点制定了深圳市适用的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流程,在不单独增设建设项目验收环节前提下,《标准》明文细化施工质量验收及竣工验收、竣工备案的工作要点及记录表单,并首次明确责任主体的职责,搭建全覆盖海绵设施验收工作流程,将验收结果纳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日常管理流程中,充分保障了海绵城市建设的验收质量。

图片

《标准》适用范围

主要针对建设项目的海绵设施施工质量验收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及指引。涉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初步验收及竣工验收应按现行的制度及管理办法执行。

图片

验收责任主体

海绵设施的施工质量验收是保障其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建设项目海绵设施验收的责任主体应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勘察单位的五方责任主体。

图片

涵盖五大类18项

源头减排类海绵设施

《标准》归纳总结了深圳市常见的五大类18项源头减排类海绵设施的验收技术指引,分为渗透设施、储存设施、调节设施、转输设施和净化设施五章,因地制宜对具体每项海绵设施的施工验收要点、管理要求、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标准。

验收要求包括主控项目一般项目两类,对验收要点、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做出详尽规定,主控项目是指对海绵设施的主要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图片

下沉式绿地

图片

雨水花园

图片

透水铺装  

图片

植草砖

图片

植草沟

统一模板表格,精准指导验收

《标准》在附录中附上源头减排类海绵设施的分类表、海绵设施工程划分对照表、竣工验收备案表等常用表格模板。

同时附上实操性强的15张验收成果样表,其中10张为必填表格,5张为选填表格,全面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过程和验收成果,强化规范实施验收工作,精准、有效地指导管理人员及现场工作人员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专项培训敬请期待

为保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深入理解《标准》,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深圳市水务局将就该标准举行专项培训活动,敬请期待!

深圳市水务局综合

编辑:石静文

审校:黄智良、潘润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隶属中国科协,挂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