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中国人造板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观研天下 2022-08-05 发布于湖南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人造板行业属于“C202人造板制造;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人造板行业属于“C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显示,人造板是指以木材及其剩余物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组胚胶合而成的各种板材或成型制品。人造板可以充分利用枝丫材、木材加工剩余物进行生产,从而提升了木材综合利用率。根据测算,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约3立方米的原木使用,因此现代人造板行业的发展缓解了人类需求与木材供应之间的严峻矛盾,且OSB等新型人造板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钢铁、水泥等碳排放高的建材使用,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因此现代人造板行业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决策,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属于鼓励类行业。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引导人造板、家具、木浆造纸、林化产品等产业集聚发展,培育3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产业集群。

1、行业监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

人造板制造行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制定产业政策,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其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行业市场监管和行业质量技术监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拟订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和规程并监督实施。

人造板行业的自律性行业协会包括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等,各行业协会的职责主要包括制定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工作,参与制定、修改本行业各类标准,组织行业标准的贯彻实施,推进行业质量管理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持续健全完善人造板制造行业的规范制度,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同时,相关部门也推出了各项产业政策规划,指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人造板行业及相关下游行业影响较大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序号

颁布时间

名称

颁布单位

相关内容

1

2021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务院

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2

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个部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3

201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国家发改委

确定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利用属于鼓励类。

4

2019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

绿色建筑材料制造、装配式建筑均被列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5

2019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

工信部、发改委、人社部、中国证监会等13个部门

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能够为产品植入更高品质、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能够综合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够推动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助力解决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

6

2017

《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

7

2017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推进中国特色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体系及中高层木结构建筑研究。推动“钢-混”“钢-木”“木-混”等装配式组合结构的研发应用。推广绿色多功能复合材料,发展环保型木质复合、金属复合、优质化学建材及新型建筑陶瓷等绿色建材。到2020年,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

8

2016

《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林业局

优化人造板、家具、木浆造纸、林业装备制造和林业循环经济等产业布局,依托资源禀赋和口岸,打造一批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挥重点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推进林浆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建设,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引导人造板、家具、木浆造纸、林化产品等产业集聚发展,培育3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能80%以上。

9

20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提高绿色建材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强制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质量性能差的建筑材料,确保安全、绿色、环保。结合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10

2016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全装修工作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县(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出让或划拨国有土地上的新建住宅,推行全装修,实现成品交房。各地可结合实际,明确其他区域内住宅全装修和成品交房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时间,加快推动住宅全装修全覆盖。住宅全装修要实行菜单式装修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建设单位按购房者选定菜单或优化的装修设计方案实施装修,并以成品住宅交付。

11

2016

《中国家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家具协会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等战略则将进一步扩大城镇消费群体、优化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我国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和新一轮的消费增长。

12

2014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信部

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应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YZ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