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烤摊上的乡愁:芳香浓郁、回味无穷

 人生佳茗 2022-08-05 发布于云南

爱人的老同学出差途经开远,路上给我们打了电话,本来想安排一家环境好点的饭店聚一下,结果老同学在电话里交待:“晚饭不吃了,要等天黑后吃你们开远的烧烤。”

当晚,我们就在烟熏火燎、喧闹杂乱的烧烤摊上招待了老同学,几盘开远人最常吃的烤肠头、吊干肉、烤鸡胗、鸡翅尖、牙签肉端上桌来,老同学吃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说起烧烤,不是什么稀罕物,云南的很多地方都有,老同学是搞食品检疫的,走南闯北吃惯见惯,却对开远的烧烤如此赞不绝口、情有独钟,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开远烧烤,名气之大,味道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当夜幕刚刚降临,在开远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几乎都能找到大大小小的烧烤摊,烟熏火燎的环境、简陋的设施,丝毫不妨碍开远人对这种小吃的热爱。在开远林林总总、规模不一的烧烤市场中,要推荐一处最有名、最地道的,那就去解化厂吃吧。

说起解化厂烧烤的历史,大概要追述到二十多年前。

作为当时开远最大的国有企业,解化厂曾有过很辉煌的历史,几千名职工加上家属上万人口聚居于此,让解化厂俨然成为一个“城中之城”。解化厂有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集贸市场,一应设施齐全。解化的工人实行三班倒,早班是早上八点至下午四点,中班下午四点至晚上十二点,夜班是深夜零点至第二天早上八点,这样的作息时间促成了解化夜市的兴起:晚上十一点后,即将上夜班的工人需要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准备迎接接下来八小时的辛苦工作;而刚刚下了中班的工人,也要吃点宵夜好补瞌睡去。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在家属区至生产区的路上,开始有人卖小锅米线、卷粉、面条、饺子或者是烤豆腐之类的简单宵夜。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有了烤猪蹄、烤肠头什么的,临时的烧烤摊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品种从鸡鸭鱼肉、时鲜蔬菜,树上飞的水里游的,无所不烤:香脆麻辣的烤鸡胗、有甜有咸的牙签肉、风味独特的吊干肉、筋道滑糯的鸡脚筋、鲜香四溢的烤扇贝、营养价值极高的烤蜂蛹、鲜甜可口的烤小瓜……多得数不过来。到这儿吃烧烤的也不仅仅是解化厂的工人了,但凡是开远的吃货,没有不知道解化烧烤的。

记得在解化上班的那些日子,烧烤摊是我和工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上完一天的班,几个工友聚在一起,吃上一碗土罐米线,再烤几个小豆腐、一盘鸡翅尖,来上一瓶啤酒,在昏黄的灯光下边吃边聊……那样的情形,是每个解化工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离开解化厂的工作岗位十多年了,家也从西城搬到了东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交圈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对解化烧烤的热爱从未改变。所以,当解化厂知名的“同心烧烤”入驻我家小区附近的壹然广场后,每当有朋自远方来,或者与本地朋友相约聚会,这里便成了我的首选之地。新店新装修的“同心烧烤”,环境比在解化厂时好很多,但我总觉得少了许多往日的滋味。或许,是这里再见不到身穿解化工作服的工友熟悉的身影;或许,是因为年岁渐长,对烧烤的热爱渐渐淡去之故。

这个夏天,有朋友向我推荐了开远烧烤界的“新兴之秀”——金板凳烧烤夜市,再次勾起我对烧烤的兴趣。

在位于金板凳苗木交易中心的广场上,几十家烧烤摊紧挨着摆满广场,你可以选择固定在一家吃,也可以一家一家地“逛吃”,还可以买了这家的品种叫老板帮你端到另一家“拼凑”起来吃,总之就是怎么开心怎么吃。

    听朋友介绍,金板凳烧烤夜市是几个自主创业的年轻人联合做起来的。原本单打独斗的小摊主,联合成立了烧烤群,集中到金板凳苗木交易中心门口的这个广场,共同经营烧烤夜市。各个摊点的烧烤品种各具特色、互通有无,丰富了食客的选择,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吃货,尤其是年轻人来此“撸串”,从而形成了如今热闹非凡的夜市,也为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带来丰硕的收益。

    循着烧烤香,闻着烟火味,我们在一家叫做“王记串串香”的烤摊上坐下来,点了几样爱吃的烤串:牛板筋、烤大虾、牛肉串、鸡翅尖、鱿鱼须……咬一口,麻辣适中、嚼劲十足,肉汁浓郁、余香满口。男士们喝的是自带的伏特加,女人们从旁边的冷饮摊上要了木瓜凉水和西瓜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感觉酣畅淋漓得让人忘记年龄,颇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飘飘然。

金板凳的烧烤品种比解化厂的多了,烧烤的食物从原来盛装在盘子里变成串在竹签上,对面坐着的也不再是从前的工友,而是新交的同事和朋友。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弥漫在广场上浓浓的烟火气息,烧烤摊上发出的“滋滋”的声音,空气中飘来的诱人的烤肉香味……伴随着那些久远的记忆,充斥我的感官、我的脑海。

我的心头涌上一种乡愁般的温暖和惆怅。二十年的时光仿佛只是刹那间,那些再也回不去的过去啊,此刻便实实在在地握在手中,咬上一口,芳香浓郁、回味无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