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海边琐记

 玲珑君 2022-08-05 发布于天津
 “我是玲珑君”视频号已开通
欢迎关注
 点击进入视频号

海上花园

青岛海边琐记

作者:节节高

每天清晨,我和爱人已经习惯早起去海边遛弯,清晨海风吹来,空气清新舒爽,沿着海边公园转一圈是一公里,不管寒冬酷暑,风雨无阻。十几年下来,熟悉了很多与我们同様的人,时间长了大家自然就会认识,彼此之间招招手互相微笑点个头,不一定要说话,也不一定需要多么了解。再时间长了,熟悉到每个人走路的姿势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认得出来。

海边有不少钓鱼爱好者,我们走过一个垂钓者的身边,看他旁边有一条手指头一样的小鱼,还摆着尾巴呼哒着腮,我说,你把它扔回海里去吧,这么小怎么吃?

他说:哎呀!我这是几天来第一次的收获!哪能扔回去?

我们的近海真是穷海,这样的鱼孩子也不放过,哪里能长起来大鱼,其实鱼们也很聪明,它们不到这里来。

以后我再看到这个人,我就叫他“钓小鱼的人。”

为了防止落水,提供救援,海边隔一段距离会放上一个游泳圈。一天,我们看到一个人解下一个游泳圈,若无其事地拿走了,这件事情给很多人留下印象,看到他我心里会称呼他“拿游泳圈的人”。

每天在海边走啊走,我们会把一些钓鱼人扔在地上还活着的海星再扔进海里,他们嫌弃海星,但它们还可以活下去,海里不应该很干净。

春天的面条鱼就是鲅鱼最喜欢的食物,它们成群结队地追逐着,有面条鱼的地方,肯定后面就会有成群的鲅鱼,可是渔民们等不及鲅鱼,都在捕获面条鱼。没有了小鱼,大鱼不会光临。

常在海边散步,有时候会遇到已经轻生的人,他们可能是在夜里,心念绝死地投到海里,海浪又把他们推到岸边,天亮以后, 有人报警,海警会用小船弄上岸。如果没有海警,那个尸体假如正在海流中,不大一会儿就可能被海流急急带走,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海葬吧!

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在我们这里举行,偏偏从江苏那边飘来一大片一大片的浒苔,据说这些浒苔是他们养殖紫菜使用肥料所产生的负营养。从此以后,每年六七月份都会浩浩荡荡地漂流过来,开始是让人措手不及无处填埋的垃圾,后来变成了有经济效益的产业,据说可以做饲料,正值休渔期间,政府派遣渔船有偿打捞。

打捞浒苔

这些浒苔打捞上岸离开海水,如果遇到淡水(雨水)就会变白很快就腐烂发臭,如不及时清理,整个海边都臭不可闻。

每年的五六七三个月是我们这里的海雾之月,明明是高亮晴天,突然会从海的那边飘来一团团薄纱一样的清雾,慢慢地越聚越多,不大一会就遮天蔽日了。人们的头发上密密麻麻的一层水珠儿,衣服也潮呼呼湿答答的。

南方的游客初次来到这里,她们穿着单薄夏装,在清晨的海边会感觉很冷。海风吹过来,她们一个个抱肩缩脖,赶快跑回到车里披衣服。

海边的这片土地是建筑垃圾填海造地的工程,包括照片中的高楼大厦,种上树栽上花,俨然一个海上公园。

这里的前市长特别热衷种树,用四十亿,高树下面种矮树、矮的下面种灌木、灌木下面种上草。南方到北方不适宜的菩提树、白腊树,都是很名贵的品种。本应该春三月植树,却在六月移植大树,明摆着活不了,死了就再换一批,人们叫他张种树。

曾经绕海边以及花园遍埋彩色射灯,由于海浪不停歇地拍打泼溅,终无启用,花园里草丛中的也已经锈迹斑斑…

海上台风狂暴时卷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排山倒海地冲撞上岸,把岸边的石条板像小孩子掰碎的饼干一样,摔断扔在那里,咆哮着轰隆而去。周而复始,唯有等到潮水慢慢退去,它的呼啸怒号方才稍微收敛。

曾经有人想建一个游乐场,摩天轮。几经变迁的海上花园如今又迎来了新的拓建---海底停车场。

海上皇宫

不远处的“海上皇宫”(照片上的圆球形建筑)因为大环境经济萧条亦“门前冷落车马稀”。

“海上皇宫”的趣闻轶事至今依然在民间流传。

它的对面有一长方形建筑,那是海关大楼,从远处高处看,那个圆形恰似一座坟墓,圆形建筑前面的海里放置了很多水泥多角型劈浪石,因为不规则,有高有矮,退潮的时候活脱脱一群孝子贤孙跪在那里呼天抢地的哀嚎,长方形建筑就像坟前立着的碑。

雷同于聊斋故事的情节,海关大楼里面接连去世了好几位官员…… 民间传说他们无奈之下请来香港的风水大师,大师譬析出上面的话:你们的建筑风水不好,就是远处看高处看怎样怎样,于是乎就在大楼的前后左右各据一座石龟镇“邪”(石龟确有其事)。

如今的海关大楼主要业务大部分搬迁到新的地方,这里部分空楼闲置着,周围树篱密密层层,还有隔三差五的监控。

有来青岛的朋友,可以顺便在远处看看香港风水大师演绎的场景。

聊一笑耳。

照片系作者拍摄并提供本号分享

作者简介:
高志美,喜欢看书、写字、旅游,拍照片
微信号:节节高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征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