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则真实的临床案例告诉你:规律服药的重要性

 京城御方堂中医 2022-08-05 发布于北京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乳腺癌成为了危害女性最主要的“元凶”
在我们临床有这么一个案例
乳腺癌术后、化疗后
采用中药治疗
服药2年10个月
风雨无阻,月月调方
达到带“瘤” 生存的目标
事情是这样的
蒋女士在45岁,经诊断为乳腺癌,先左乳腺癌术后,化疗后,内分泌治疗。
自2013年9月9日在御方堂李忠教授处看诊至今,每月调整处方。服药2年10个月,现患者病情稳定,李忠教授嘱患者换季调药既可。
服药2年10个月症状表现:
初次看诊
胸闷憋气,偶有心慌。乏力,烘热汗出。入眠可,容易醒梦多,食欲可,大便成型,日1-2两次,小便可,夜尿3-4次,左侧臂胀感,偶有头晕,后背是疼,脚后跟疼
服药3个月后
胸闷、憋气,乏力好转,烘热汗出,入眠可,已醒,梦多,大便1-2天一次,稍软,不成形,小便可,夜尿一次好转,左胸臂肿胀,后背和脚跟疼痛好转
服药半年后
烘热汗出,自述和内分泌药有关,左臂仍胀感,头晕好转,咳嗽好转。胃部不适好转,纳可,眠可,梦多易醒好转。二便可
服药1年后
憋气好转,无疲乏烦躁,烘热汗出好转。左胸臂肿胀,纳可,眠可。复查后显示彩超(腹部、甲状腺、盆腔、淋巴)均正常,初有脂肪肝外,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血常规及生化均正常
服药2年后
自诉食后胃疼症状已缓解,现乏力,烘热汗出,后背及腰部疼痛,纳眠可,大便日1-2次,成型,小便调
2016年1月
复查各项指标稳均正常,末次看诊症状表现为偶有疲乏,入眠难,因服用内分泌治疗药枢瑞引起烘热汗出。食欲可,二便可
        由此可以看出患者在服药2年多的时间,病情逐步稳定,未有转移,症状较少或缓解,但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一般情况下中药的观察期是3-6个月,李忠教授的治疗理念意在改变癌状态,现代研究发现,人体内从一个细胞突变为癌细胞,到形成109个癌细胞大小肿瘤,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一般大约在15-20年的时间。
        说明癌症患者之所以出现癌细胞的生长,首先在于体内环境即土壤条件在很长以前就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导致癌细胞的产生,同时,在很长的时间中,由于长期不良的刺激,体内环境的持续恶化,使体内土壤条件更适合癌细胞快速生长,这样,癌细胞就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癌症就发生了! 所以,防治癌症的关键在于及时改变原来已经适合癌细胞生长的体内环境即土壤条件。如果没有能很好地纠正这种体内环境的污染,那么再怎么治疗也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我们在临床中常常遇见这样的病人,病灶很小,手术切除也及时,术后也进行了强有力的化疗或放疗,但是癌细胞却“疯狂的生长和扩散着”,此时身体内流动的血液中几乎都充满了癌细胞,并扩散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提示患者此时此刻身体的这块土壤是十分有利于癌细胞这样的种子生长的。为什么会这样的结果呢?关键在于我们常常忽视这样一种情况,在采用各种治疗的同时,我们更在意的癌细胞,而忽略了保护我们的体内环境,这些治疗虽然暂时控制了癌细胞的增长,同时,导致了体内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为癌细胞的“死灰复燃”创造了更好的土壤条件。因此中医治癌四要素:改善土壤,培育良种,铲除毒根,维持稳态。防治癌症,这四方面缺一不可!
        而且中药相对于其他肿瘤治疗基本上没有副作用,在调理全身的同时防跟治同时进行。中药能够起到减轻或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其他功能。提高生活治疗。而且对放、化疗其患者能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在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解决消化系统反应等方面都有确切疗效。抑制或稳定肿瘤发展,实现“带瘤生存”。
        而且现在肿瘤也被世界卫生组织判定为“慢性病”就跟心脏病、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时间的服药,但癌症患者长期服用中药意在改变癌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从根本上防止转移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