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题:§12.2.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2022-08-05 | 阅:  转:  |  分享 
  
课题:§12.2.3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教学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

2.利用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能作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

3.在探索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时,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

4.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2.在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时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难点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课后反馈: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活动1]

1.如图:



(1)观察上图中两个圆脸有什么关系?

(2)已知右边图脸右眼的坐标为(4,3),左眼的坐标为(2,3),嘴角两个端点,右端点的坐标为(4,1),左端点的坐标为(2,1).

你能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写出左边圆脸上左眼,右眼及嘴角两端点的坐标吗?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2,2),(4,2),(4,4),(2,4),(2,2)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有何变化?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所得的图案又与原图案相比有何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轴对称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坐标特点的好奇心,是一种形到数的探究,接着又从对坐标实施变化,引起图案的变化,使学生在坐标的变化中产生对每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的探究.

师生行为:

[生]1.(1)观察可发现图中的两个圆脸关于y轴对称.

(2)我们可以设右脸中的左眼为A点,右眼为B点,则A(2,3),B(4,3),嘴角的左右端为D(2,1),C(4,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A与A1关于y轴对称,则A1到y轴的距离和A到y轴的距离相等,A1、A到x轴的距离也相等,∵A1在第二象限,∴A1的坐标为(-2,3).

同理,B1、C1、D1的坐标分别为(-4,3)、(-4,1)、(-2,1).

2.师生共同完成

[生]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四个点并依次连结如图.A(2,2),B(4,2),C(4,4),D(2,4).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1,得到相应四个点为A1(-2,2),B1(-4,2),C1(-4,4),D1(-2,4).顺次连结所得到的图案和原图案比较,不难发现它们是关于y轴对称的.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1,得到相应的四个点为A2(2,-2),B2(4,-2),C2(4,-4),D2(2,-4).顺次连结所得到的图案和原图案比较,可得它们是关于x轴对称的.

[师]A(2,2)与A1(-2,2)关于y轴对称,

B(4,2)与B1(-4,2)关于y轴对称,

C(4,4)与C1(-4,4)关于y轴对称,

D(2,4)与D1(-2,4)关于y轴对称.

那么关于y轴对称的点具有什么规律呢?

A(2,2)与A2(2,-2)关于x轴对称,

B(4,2)与B2(4,-2)关于x轴对称,

C(4,4)与C2(4,-4)关于x轴对称,

D(2,4)与D2(2,-4)关于x轴对称.

那么关于x轴对称的点有何规律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x轴,y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坐标的规律.

Ⅱ.导入新课

[活动2]

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对称点,并把坐标填入表格中.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规律.再和同学讨论一下.

已知点A(2,-3),B(-1,2),C(-6,-5),D(,1),E(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关于y轴的对称点A″(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别作A,B,C,D,E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A′,B′,C′,D′,E′;A″,B″,C″,D″,E″,并且求出它们的坐标,观察,归纳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

师生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关于x轴、y轴对称的每组对称点坐标的规律.

[生]如图,我们先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A(2,-3),B(-1,2),C(-6,-5),D(,1),E(4,0)点.



我们先在坐标系中作出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即过A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M点,M点的坐标为(2,0).在AM的延长线上截A′M=AM,则A′就是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所以A′在第一象限,因为A′M=AM,所以A′的纵坐标为3,因为AA′⊥x轴,即AA′∥y轴,所以A′的横坐标为2,即A′的坐标为(2,3).

同理可求得B,C,D,E关于x轴的对称点B′,C′,D′,E′的坐标分别为B′(-1,-2),C′(-6,5),D′(,-1),E′(4,0).列表如下:

已知点 A(2,-3) B(-1,2) C(-6,-5) 关于x轴的对称点 A′(2,3) B′(-1,-2) C′(-6,5) 续表

已知点 D(,1) E(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 D′(,-1) E′(4,0) [师]观察上表每对对称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每对对称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师]我们不仿再找几对关于x轴对称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还有上面的规律吗?

学生亲自动手进一步尝试,在学生认可的情况下明确关于x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坐标的规律.

[师生共析]

关于x轴对称的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接着我们再来作出A,B,C,D,E关于y轴的对称点,并求出它们的坐标.

[生]同样,我们先作出A关于y轴的对称点A″,并求出A″的坐标.

过A作y轴的垂线AN,垂足为N,则N点坐标为(0,-3),然后在AN的延长线上截A″N,使A″N=AN,则A″就是所求的A关于y轴的对称点.A″在第三象限,AA″⊥y轴,且AN=A″N,所以A″的坐标为(-2,-3),同理可求得B,C,D,E关于y轴的对称点B″,C″,D″,E″的坐标分别为B″(1,2),C″(6,-5),D″(-,1),E″(-4,0).列表如下:

已知点 A(2,-3) B(-1,2) C(-6,-5)

关于y轴对称点 A″(-2,-3) B″(1,2) C″(6,-5) 续表

已知点 D(,1) E(4,0)

关于y轴对称点 D″(,1) E″(-4,0) [师]观察上表,比较每对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关于y轴对称的每一对对称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例2(书P44)

Ⅲ.随堂练习(教科书P44练习)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回忆总结):

1.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对称点坐标规律.

2.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Ⅴ.课后作业

教科书习题12.2─2、3、4题,第6题、第7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总结反思】:









C/.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