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7年邓小平去世,已许久不开口的继母夏伯根,怔愣良久说了句话

 兰州家长 2022-08-05 发布于甘肃

“宝忠,是宝忠回来了吗?”一个老太太焦急的拉着自己儿媳妇儿的手,热切的问道,由于这个老太太已经年迈,所以听力也有些受损,一双本来澄澈的眼睛经过岁月的洗礼也变得浑浊起来,她一边问,一边向四处张望。

一个年轻的妇女在她身边弯腰说道:“夏妈妈,宝忠还没回来呢。”

听到这句话,老人本来眼睛仅有的光亮和色彩一下子暗淡了下去。她默默了良久,喃喃自语道:“怎么还不回来呢?”

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的母亲,全名叫夏伯根,旁边年轻的妇人就是邓小平的妻子卓琳,而一直被老太太念叨的的张宝忠是邓小平的卫队长,两个人整天待在一起,形影不离。

文章图片1

夏伯根

若是张宝忠回来了,那么也就意味着邓小平离家也就不远了,因此老太太一直想要打听张宝忠是否回来的消息。

1997年,在日盼夜盼中,张宝忠终于有了音讯,来报信的人告诉老太太,今年张宝忠终于回来了,但却是一个人回来的。

老太太焦急地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旁边来报信人的告诉说:“邓公就在刚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听到这句话,这位夏妈妈顿时感到两眼一抹黑,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真的离开了自己。

勤劳勇敢的夏伯根

清政府末期,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又一批的有识之士投身到革命的战火中。他们有的在前线里冲锋陷阵,有的去往海外留学,希望学得一技之长,回来报效自己的国家,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文章图片2

邓小平

在他决定留学法国那一天起,他的母亲哭喊的送他到路口,儿行千里母担忧,邓小平的母亲也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女子,她不舍得抹着眼泪:“贤娃子,真的要走?”

“阿娘,我去学一身本事,回来就能够拯救这个国家了,到时候您和爹都能过上好日子。”年轻的小平同志掰开那双紧紧握在自己胳膊上的手,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去往法国的路途。

邓小平出生在一个底层人士的家中,父亲邓绍昌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非常支持自己而生。

自己的儿子学习本事要回来建设国家,作为父亲的邓绍昌是非常高兴的,但是从小看着儿子长大的母亲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想拉着儿子的手让他不要远行,但是奈何小平同志有一腔热血,非去不可。

文章图片3

邓绍昌

他是带着母亲的思念走在法国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无时无刻不在回想起母亲的音容。但是革命的事业并不能让他停歇半刻,在他追求民族解放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已经因为一场大病而撒手人寰,当他读到父亲的来信得知自己的母亲已经亡故的时候,七尺男儿终于流下了热泪。

后来他的父亲邓绍刚也再娶了一位妻子,邓小平只远远地听说父亲新过门的妻子是一个船工的女儿,带着自己的孩子嫁入到了邓家,很是贤良淑德。

后来随着他远离自己的故乡进行革命,这些书信再没有到他的手中,可是这位嫁来的女人却渐渐地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中。

邓绍刚的第二任妻子名叫夏伯根,她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在第一任丈夫离去之后,便带着自己的孩子改嫁到了邓家,和邓绍刚的夫妻感情很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邓绍刚也在意外中病逝了。

文章图片4

夏伯根

虽然丈夫已死,可是养育孩子和操持家务的责任就留在了她的头上。这位坚强勇敢的女性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打倒,她坚强的抚养起自己的孩子不说,还积极的参加革命事业。

有一次,当地的游击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夏伯根便积极营救,而且还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请到了医生来为受伤的战士治病。

就这样,这位勤劳朴实的伟大女性,一方面要撑起邓家的门楣,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援助革命事业,这与远在西南的邓小平的工作不谋而合。

虽然两个人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可是从未见过一面,对于这个素昧谋面的儿子,夏妈妈心里直打鼓。当然,对于这个素昧谋面的母亲,邓小平的心里也五味陈杂。

文章图片5

邓小平

1949年,国民党反动派终于被清除出了大陆,而邓小平也在西南地区渐渐的有了些许名声。他在那里主持政务的时候,他的舅舅们便找上了他。

“贤娃子,你还认我这个舅舅不?”邓小平的舅舅是乡下人,带着一直在家乡操持门楣的夏伯根就来西南投奔邓小平。

在会议厅里,邓小平的舅舅们也没有给他好脸色,这些朴实的亲人以为这么多年贤娃子没有联系他们,是因为自己做了大官就不认他们了。

邓小平回答:“你是我舅舅,我怎能不认你?”看到邓小平笑呵呵的面容,舅舅赶忙把夏伯根拉到了他的面前:“这是你夏妈妈,知道不?”

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过日子

还没等邓小平开口,这位朴实的夏妈妈便率先向邓小平解释道:“我听说你在这里,只是来看看,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文章图片6

1945年,邓小平夫妇和长女邓林、长子邓朴方合照

这句话让邓小平的心里感到一阵酸楚,这几年的书信往来,他知道这位像妈妈是如何在自己的故乡里操持家务,又如何凭着自己的力量让弟弟妹妹们过的很好。所以听到夏伯根这样说,邓小平心里很不是滋味。

邓小平的妻子卓琳赶忙上前,她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女人,虽然衣服首饰都旧了,但是却收拾的干干净净。

“夏妈妈,留在这里吧,和我们一起过日子,孩子们都是要叫你奶奶的。”卓琳的一番话让夏伯根瞬间红了眼眶,她没有想到,原来这个当原来这当大官的儿子和儿媳妇并没有嫌弃这个乡下的人拿不上台面,反而还邀请她一起在这里过日子。

看到两个儿孙们如此真诚的面庞,夏伯根激动得热泪盈眶,点了点头,连连说好。

文章图片7

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期间的邓小平与家人团聚

于是邓小平亲手拉着夏妈妈的手,进了他的大院,面对这个陌生的老太太,邓小平的女儿,显得非常的拘谨。但是邓小平伏下身来和自己的女儿一一解释:“这是奶奶,你们要叫他奶奶知道吗?”

“知道,奶奶。”邓小平的女儿糯糯的回答。

小姑娘跌跌撞撞的的跑向了夏伯根,老太太和自己的毫无血缘的孙女撞了个满怀。她热切的看着眼前的一家人,一潭死水的生活,终于在此刻有了波澜起伏的滋味。

从此之后,夏伯根就待在自己的儿子、儿媳妇的身边,白天在他们上班的时候便操持家务,为他们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在晚上回来的时候,一家人坐在饭桌前吃着饭菜,虽然桌上的食物 并没有多么的贵重和美味,但是这对于一家人来说就是最美好的东西。

文章图片8

邓小平

对于邓小平和夏伯根来说,这食物里面包含的温暖和亲情是他最为渴望的。

原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平淡地过下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国家的形势变化莫测,邓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也被下放到了地方劳改。

面对着这一打击,一向乐观的邓小平并没有感觉有多么的惊讶和难以接受,反而是乐呵呵地收拾行囊。相比儿子的淡然,夏妈妈坐不住了,她担忧地问了一遍又一遍:“贤娃子,你还能回来吗?”

看到母亲如此关切自己,邓公细心地跟她解释:“这是国家和人民的命令,我也不能为违反。”听到此处,夏伯根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她努努力,终于将那句话说了出来:“你和卓琳都走了,我能也一起跟去吗?”

文章图片9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和家人的合影

听到这句话,邓小平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他非常心疼的说:“怎么不能?这一路走来,一家三口只仰仗你在家里帮我们操持家务,现在我和卓琳要走了,你理所应当的跟着去,这有什么不能呢?还需要问我吗?”听到儿子看似责备却包含关心的话语,夏妈妈红了眼眶。

她知道在儿子的心里,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母亲,卓琳也从厨房赶过来,她拉起了夏伯根的手,亲切的对她说:“夏妈妈,您不用太犹豫,咱们之前怎么过日子,现在还怎么过。”

就这样,他们三个人和孩子们踏上了另一段旅途。

半个世纪的母子情

在江西,邓小平和他的妻子卓琳被下放到劳动场劳改,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也无心生活,是夏妈妈在家里一个人操持家务,并且将饭菜尽量做的可口一些,让两个年轻人吃好。但是那时候夏妈妈已经70岁的高龄了,她的行动腿脚都有些不便。

文章图片10

邓小平与家人合影

在儿媳妇卓琳的眼里,这个夏妈妈虽非邓小平的亲生母亲,却比亲生母亲做的还要仁至义尽。

因此她每次劝说夏妈妈不要再干了,停下来歇歇的时候,夏妈妈就会愁怅地说:“我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喊我一声,我就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来,你们现在这么辛苦,我要是在旁边干看着,心里能不着急吗?”

所以卓琳也劝不动自己的这位婆婆,便帮着她一起干,两个人经常在菜园子里种点菜,说说笑笑。尽管在江西的日子很苦,但是邓小平后来却这样说:“我们三个人少了谁都活不下去。”有了这句话,夏妈妈得到了巨大的慰藉。

“贤娃子,林林结婚你可得给给掌掌眼……”

“林林,奶奶这里有个镯子……给你结婚用。”

“可要好好过日子啊,奶奶给你带孩子。”

文章图片11

邓小平

这是夏伯根日日在邓林跟前说的话,这个小姑娘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对于孙女的婚事,夏伯根也是非常的上心。她不仅将邓林叫到自己跟前来日日叮嘱不说,还要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来帮助这个孙女成家立业。

在江西的四年,这一家人是苦着过完的,后来邓小平因为工作的调动又去往北京,夏伯根激动的掉下了眼泪:“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来,我知道贤娃子最想来的就是这个地方,只要他高兴,我就高兴。”

“夏妈妈,不论走到哪里,你都是我的妈妈,也都是孩子的奶奶,咱们一家人好好的过日子。”邓小平这样回答她。

就这样,夏伯根重新承担起了她作为一家之长的责任,每天都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出门工作,自己在家里为他们打理好家事。那时候,邓家的第四代人也蓬勃兴起,夏伯根作为家里的大家长再次承担起了抚育孩子的重任。

文章图片12

1959年:邓小平、卓琳与幼女、幼子在中南海

后来,邓小平说,:“如果没有夏妈妈在我们这个家操持,我们这个家早就不知道会散成什么样呢。”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子、儿媳妇的肯定更让这位老人开心的,夏伯根虽然上了年纪,但是还是能够自理,也不麻烦别人,平时在家里洗洗刷刷,带带孩子也自得其乐,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们都能平平安安的,哪怕吃苦受累,她都心甘情愿。

1996年,邓小平因为病情恶化再次住进了医院,夏伯根已经记不清这是儿子第几次在医院里了,她腿脚不便不能够去医院实实看望,所以只能每天问自己的儿媳妇:“张宝忠回来了吗?”张宝忠是邓公的贴身警卫,如果张宝忠回来了,那说明自己的儿子也要出院了。

可是老人这样盼啊盼,儿子却始终没有到她跟前来,再叫他一声“夏妈妈”。

文章图片13

夏伯根、邓小平、卓琳

在1997年的二月,张宝忠急匆匆地回到了邓家,老人虽然眼神不太好,也患上了阿兹海默综合症,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但是对于张宝忠,老人是非常熟悉的,眼见着张宝忠赶来,老人欣喜一场,急忙迎上前去。

她没想到的是,听到的却是自己的儿子离世的消息。张宝忠这句话一说出来,夏伯根眼睛涌出了泪水,她喃喃自语地说:“小平,走了啊…”

卓琳赶紧上去扶着自己的婆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和这位没有亲情关系的夏妈妈之间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母子感情。卓琳在床前轻轻地为夏妈妈擦拭额头,这个为自己家庭操劳半生的老人,此刻听到自己儿子离世的消息,终于支持不住倒了下去。

文章图片14

晚年邓小平和家人一起

卓琳看着冷清的家里,忽然想起了自己丈夫的一句话:“这个家里要是没有夏妈妈,那么谁也活不下去。”

的确如此,若是没有夏伯根为邓家一家人操持半生,那么邓小平也不会享受到半个世纪的母子情分,几个孩子也不会无忧无虑的健康成长。夏伯根是个伟大的女人,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