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物不耐受的饮食管理—陈英老师课程回顾

 寻医文化 2022-08-05 发布于辽宁

通过上一期“肠漏”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当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的内壁就会发生炎症,上皮细胞的空隙增大,通透性增加,这就意味着人体的肠道屏障出现了“渗漏”。

(图片来源 - 长桑君中医课堂APP直播课程)

肠漏的结果是出现越来越多的食物不耐受,不耐受也是引起肠漏的原因之一。

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替代方案是解决食物不耐受的关键。

在实施方案之前,患者以及家属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和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其次,患者和家属要学习食物不耐受和营养学的知识、掌握交替饮食法、提升厨艺和想象力。

学习此方案,首先要掌握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不耐受食物少(影响小的食物):直接“忌食”;

2、不耐受食物较多项:+1级轮替、+2级、+3级列为忌食(最好列表,上墙);

3、轮替原则:每隔4天吃一次;所有轮替食物不要同时进食;不要连续两天食用同一家族的食物。

其次,要注意戒食过敏的食物,让身体休养生息。同时,避免在戒口期引起新的食物过敏反应。

陈英老师从几种常见的不耐受食物,包括奶、蛋、谷类等,讲解饮食替代方案。

同时发现相比较以上需要替代的食物,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较高,可作成红薯饺子、Q弹爽滑芋圆等,补充人体能量,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鉴于肠漏和食物不耐受的相互关系,肠漏患者的饮食调理是关键。

尽早戒掉高盐、高油、高刺激性食物,适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

肠漏患者的饮食可以天然食物为主,少吃速食。

本课程陈英老师会结合临床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食物不耐受,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以供大家学习。

HISTORY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