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的交易者,总有别人想象不到的内涵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2-08-0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最近某学员问了我一些挺有意义的问题,这个困惑估计每个交易人都遇见过,所以我稍微润色一下对话,以文章的形式发出来和大家做个探讨。

朋友问:

“我知道了如何判定趋势,怎样划分走势结构,但到了操作中依然发现自己控制不住手”

“有时候,快突破时为了抓些优势点位就提前进场,或者进场后突破不利,被回抽扫损时,不停地反复追单,然后被市场各种教育”

是的,交易中从“知”“行” 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几乎每个人都苦想 我应该 “如何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转化为方法”  

但遗憾的是,每当我们觉得自己有所领悟时,紧随其后就会被市场反复“教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图片

表面上看是知行如何“合一”的困惑,但深层次的疑问我认为有三点: 

1、交易逻辑明白了,知道自己大方向上应该怎么做,但是进场的细节条件不明,导致随意进场的情况发生,又绕回了直觉式进场的阶段

 2、似乎你在潜意识上认为突破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信号,是趋势产生的“充分条件”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胜率,如果随后出现假突了,你认为自己在情理上很难接受。  

3、似乎你在某些技术性区域能找到一定分析依据时,有损完反手、反复追单,短时间出现纪律崩溃,情绪化交易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K线的本身是包含两大要素的:

一个是空间,也就是实体和影线的长短,通常我们从中理解多空强弱,波幅高和低;另一个是时间,也就是开盘和收盘点,代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刻度。

突破的本质,既是某个时间单位中价格出现了较强的波幅,从而体现出可能产生惯性的动量,我们对于突破的操作,便是对产生趋势可能性的押注。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来作为信号成立的标准,这就是强调收线—信号成立—随后进场的意义。

不然突破时K线没到收盘点,它在运行中形态就可能会出现其他变化。

就像问题中所描述的,趋势刚碰阻力,价格略微高一下,他就认为突破了直接追单,结果下一秒又压回来了;或者看起来K线很强一副要直接突破的样子,情绪一激动,还没测试阻力呢,他已经提前进场了。

图片

解决这种模糊性,需要整理一下认知,即:

价格新高并不代表突破成立,只有当阻力突破后,更小级别的价格在阻力位持稳运行一个时间单位之后,才算是突破完成——突破信号成立

临近收线前后,很多走势会出现常规性的回抽确认,尽量在有效损位附近开仓,当日这个过程可能很快,需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挂损进场

如进场后被扫损,且小级别走势在阻力位来回穿插,即代表突破失效,离场观望,切忌用失效的信号重复进场——频率和风险控制

总体而言,操作并不复杂,如果还有脑子跟不上手的情况出现,说明意识太弱了,需要在复盘软件上大量训练。

第二个问题:

 2、似乎你在潜意识上认为突破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信号,是趋势产生的“充分条件”,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胜率,如果随后出现假突,你认为自己在情理上很难接受。  

关于突破的真相,我在文章中重复过很多遍:突破策略胜率非常低。

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划分市场结构是以找阻力做突破为目的,这种直觉式交易的话,有多少突破是破阻后走势直接爆发而没有回抽扫损的?  又有多少突破是后续可以走出流畅趋势一开始就不回头的?  

答案是:很少! 所以短线操作应该慎用突破,因为在低波动的市况中会被损得吐血。

因此,如果你把操作重点压在没有点位优势的操作逻辑上无疑是致命的;重要节点分布得太散,机会不多, 好不容易等到了,介入成功了,又因为是追单没点位优势,拿不住。

从这个角度来看,结构划分主要是用做出场,预估潜在空间,规划仓位的,偏出场端。

不然交易就太容易了,日线级别趋势结构突破胜率尚且都不到40%,再考虑到如果我们日内小级别阻力也乱追的话,胜率会进一步降下滑,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当然,突破不是绝对不能做,而是要遵守过滤条件的慎做,只做高价值图形。

大级别上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酝酿期”是判定趋势的前提条件。

小级别需要有波动收敛的过程,突破必须前演化成较为规则的图形,才有进场价值。

不要像很多新手那样,又是画根线价格一变就想追,又是突破还没确定呢,就已经提前“试仓”了,这是做趋势?这是追涨杀跌!

一轮趋势的产生需要多种条件的配合,突破只是其中一项技术条件而已,它是绝对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什么是充分条件呢?  就是某个因素一旦出现,那么就一定能够保证对应结果的出现,代表绝对的因果关系,出A必然有B。

什么是必要条件呢? 就是从结果逆推原因,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某个因素,但它是过程的一部分,只是多种条件中的一个,并不能保证对应结果一定出现。

于市场来说,焦点事件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它的出现可以导致市场情绪极端化,波动性剧烈提高,而趋势则必然会随之出现。

相反呢,突破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趋势的形成一定存在突破,但突破却不一定能够主导趋势的成立,因为“技术因素”只是我们对图表的理解,它不能主导市场的波动性。

就好像,每一个大树的都有种子发芽的成长过程,但每一颗种子发芽后却不一定都有机会长成大树。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所谓的交易系统实则是我们在归纳那些“必要条件”来尽可能地排除无效的信号,提高准确率,如果把什么都交给概率,那么金融市场会比赌场更加残酷。

所以做趋势的核心,是事前看到走势确有明确收敛酝酿的过程,有蓄力的前提才有爆发的可能,而不是一个交易者会画一些线段就自以为能掌控市场画剧本了,这种想法不能有。

还有第三个问题:

似乎你在某些技术性区域能找到一定分析依据时,有损完反手、反复追单,短时间出现纪律崩溃,情绪化交易的问题。 

交易没有捷径,哪怕我文章写得再多,也不及交易细节的万一,很多玄妙真的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习惯是潜意识,情绪是我们大脑的直觉反应,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看一篇文章就顿悟了,过一遍复盘就把技术练到位了。

金融市场普通散户平均收益8%,有几个人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  他们想要的是80、800、8000

动不动稳定盈利、财富自由的口号震天响,实际上追求的是远超普通人的收益,那么自然你就需要比大多数人更敏锐,更刻苦,这样才能更加专业!

当然,我们也必须要考虑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风险偏好。

咱们得承认有些人确实因为三观不同和经济方面的制约,性格偏保守,心理韧性不强,这种朋友风险承受能力很弱,他其实不适合做交易,选错了行业方向不一定绝对混不出头,只是非常非常难。

别人轻装上阵差的是技术和方法论,而这些朋友可能就需要从头来弥补性格缺陷,雕塑自我,这个过程无疑是代价巨大的,这些朋友希望能早早的清醒吧。

然后是信念问题,很多人博览群书但一知半解,因为他懂的东西大多是别人讲出来,听起来感觉比较“合理”的东西。

历史走势已经形成,打哪指哪,讲个一二三还不容易?  但具体合不合理呢?  你得朝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需要去用复盘软件论证,毕竟很多日线看起来流畅的趋势,在日内不一定就没有颠簸,直观上赚钱如捡钱的行情,可能你真去做了先挨上一通闷棍才启动。

因此复盘训练,坚持总结笔记,记录一下自己的操作日志,通过思维导图归类一下自己的思维特定,交易习惯——容易犯的错,自己有什么优势......

才能慢慢地摸清能力边界,知道自己的习惯和性格特征,风险偏好,然后再进一步去细化自己独有的交易模式。

知行合一讲的是啥?是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如果咱们连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偏向什么风格的交易者都不知道,谈什么知行合一,又如何有信念坚持自己的判断?

这些东西在实盘中很难体会,因为金钱损益带来的情绪对于人心的冲击力太强了,赚钱的时候狂妄,亏损的时候焦躁,都很难沉下心去。

只有抽出一段时间在复盘中慢慢的体会,才知道自己的思维倾向。

比如有的人,他非常在意突破, 平时感觉不出来,但复盘之后一统计和归类就发现自己亏损最大的问题是追涨杀跌,更深层次的是自己不喜欢提前计划,对走势认知不足,然后在盘中总犯直觉式交易的毛病。

这样一个自我画像就清晰了,能干好什么,干不好什么,一目了然。

最后,我认为一个交易者最应该学会的是“学习”本身,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不要什么方法都学, 而是必须学会聚焦,去深入挖掘那些“可知” “可用”的知识面,才能对他人形成认知优势

就像有人今天学做消息面,看起来赚钱很容易,但你比得过机构人员?   

明天又对基本面感兴趣,好像价格预测更加容易,但你又比得过供需端专业人士?

很多人看起来知识面很广,但他可能花费大代价学到的东西毫无价值,因为在哪个方向上都没能深入专研,距离应用实践层面十万八千里。

在主要方向上,你对于微观的东西理解越深,你就比人了解越多,自然也就更加具有竞争力。

所以希望我们都能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哪怕不能成为高手,但最少得有深层理解,要比普通散户强,不然没有认知优势你赚谁的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