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底两万里》划重点啦!(建议收藏)

 昵称38687678 2022-08-0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书中的人物刻画是成功的,书中想象合理、大胆。许多书中的事物现在我们早已实现。如潜水艇、电、潜水衣、探照灯等,剧情紧凑,环环相扣,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介绍

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1863年因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开始从事写作,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尔纳于亚眠逝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点人物介绍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图片

1

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原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殖民者的无情压迫与奴役带给他无尽的痛苦,而大海给予了尼摩心灵的抚慰,因此决定到海底寻求自由。

当阿龙纳斯几个人被他抓到“鹦鹉螺号”上时,尼摩船长通过和几个人的接触,慢慢接受了他们,并带着他们一起游历了神秘的海底世界,比如和大家一起开展海底狩猎活动,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绕道印度洋采集硕大的珍珠,寻访古代传说中海底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废墟等等,让人大开眼界。透过他的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图片

2

阿龙纳斯教授

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富有探究精神,生物学家,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教授,40岁,博古通今,在法国出版过一本书叫《海底的秘密》。

他乘潜艇在水下航行,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图片

3

尼德·兰

性情火爆,野性十足,加拿大魁北克人,约40岁,是一个野性十足的鱼叉手,一个比较原始的人。

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自由,是吃到地地道道的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是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精通野外生存,曾为大家在一个岛上做了一顿丰盛的饭

他脾气暴躁,受不了被监禁,也受不了在鹦鹉螺号上的与世孤立的生活,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图片

4

康塞尔

老实本分、性格开朗,佛拉芒人,30岁,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忠实,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以第三人称和教授说话。

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图片
图片

第一次遇险——遭遇角鲨

潜艇航行到太平洋时,在海底森林进行一场狩猎,遇到一对角鲨。全体人员伏倒在地,角鲨视力不好,没看到他们,逃过一劫。

图片

第二次遇险——搁浅

潜艇在驶进波罗阿尔岛的时候,意外触礁搁浅,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

图片

第三次遇险——土著人围攻

潜艇搁浅后,船上的人到附近陆地觅食休憩,遭到土著人围攻。船长给潜艇的铁扶梯通了电,土著人无法登上潜艇,他们遭到电击后纷纷逃跑。

图片

第四次遇险——与鲨鱼搏斗

潜艇航行到印度洋时,到锡兰采珠场参观,为了救被鲨鱼攻击的印度采珠人,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在危难关头,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将其杀死,救了尼摩船长。

图片

第五次遇险——击杀儒艮

潜艇航行到红海(阿拉伯海底隧道)时,在捉捕儒艮时被报复,小艇差点被儒艮掀翻。尼德·兰抱住艏柱,用鱼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脏。

图片

第六次遇险——冰山封路

潜艇航行到南极海域时,在南极圈遭遇冰山封路。潜艇潜到更深的水层去,选择从冰山底下穿过去。

图片

七次遇险——缺氧

在南极点,遭到浮冰围困,潜艇再次搁浅,众人面临缺氧危险。众人轮流凿冰,并用沸腾的开水喷射冰,最后撞开冰层。

图片

八次遇险——章鱼袭击

潜艇航行到大西洋(朝合恩角开去)时,遭到章鱼袭击,艇员集体用斧头与章鱼肉搏,最后牺牲一名艇员,击退章鱼。

图片

第九次遇险——战舰攻击

参观复仇者号的坟墓时,遇到了一艘战舰的攻击。尼摩船长下令用诺第留斯号攻击战舰底部,击沉了战舰。

图片

第十次遇险—卷入大漩流

潜艇航行到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时,阿龙纳斯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准备从艇上逃跑时,遭遇迈尔海峡的大漩流。三人被漩流抛人水中,被渔民救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