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塘“倒藻”危害大,急坏养殖朋友!

 蛙先生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在我们的养殖池塘中,每天都会有老化藻类的死亡和新藻类的繁殖,这是新旧交替的正常现象。

有人说,在高温期,“倒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确实是倒藻的危害很大,会造成水质恶化,大量鱼虾死亡,给养殖朋友造成经济损失。

什么是倒藻?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处理”它?让我们先了解一下。

到底什么是“倒藻”

“倒藻”主要是指由于天气突然变化(台风、暴雨等)或养殖管理不当、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水体中大量或全部藻类死亡,导致水体突然变清、变浑,甚至变红。

主要表现:带有倒藻的池塘倾向于在下风口漂浮一层死藻类“通常为棕黄色或土黄褐色漂浮絮状物或油膜状物质”。水体通常是比较粘稠,泡沫多而大,长时间不会分散,有些泡沫甚至是比较脏的土黄色,通常被称为“倒藻”。

“倒藻”形成的原因

1、气温突变

持续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突变会导致水体分层、盐度突然变化、夜间溶氧低,导致大量藻类死亡。

2、人为管理不当

包括施肥时机不当、池塘换水时间和水量不足、消毒剂量和时间不当等。浮游生物具有生命周期,每次施肥后,藻类首先会经历一个快速生长期。随着浮游生物丰度的增加,水中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当营养物质被消耗时,藻类的生长速度会下降,种群会继续老化。此时,水体透明度低,水面无光泽,如果不采取防控措施,大量藻类将死亡,发生倒藻。

3、水体营养元素缺乏

营养元素的缺乏容易导致藻类繁殖缓慢,水体老化,新生藻类无法跟上,从而导致大量死亡。

“倒藻”的危害

1、倒藻的第一个危害是导致我们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减少,我们都知道,池塘养殖水中的大部分溶氧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当藻类大规模死亡时,溶解氧的来源将被切断。

更可怕的是,藻类死亡后,它们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并会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它们将继续消耗原始池塘中的剩余氧气,因此,当倒藻达到一定规模时,会造成养殖鱼虾的缺氧浮头,甚至泛塘。

2、加速池塘水质和底质的恶化。死藻通过蛋白质合成,造成整个水环境的变化。藻类死亡后,这些含氮物质将释放到水体中,就像我们投入鱼虾养殖的饲料一样,最终变成残饵。这将增加整个池塘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当氨氮和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鱼虾养殖产生毒性。

倒藻后,池塘水的酸碱度也会发生变化,因为藻类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当光合作用停止以后,二氧化碳的积累就会逐渐积累下来,导致酸碱度逐渐下降。

3、死藻会释放毒素,这对我们养殖的鱼和虾是有毒的,以蓝藻甲藻为优势种群的藻类最为明显,有害毒素存在于其体内,如神经毒素和肝毒素,一旦藻类大规模死亡,细胞将破裂,这些毒素将释放到水体中,侵入鱼和虾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可以拌料内服龙昌胆汁酸,排除体内的毒素蓄积,畅通胆道

4、倒藻后,池塘的透明度将变大,阳光直射在塘底,如果没有及时重新培水,很容易造成青苔滋生,同时也不利于我们鱼虾的生存。

5、容易诱导其它微生物繁殖并导致其它疾病,原始池塘中的细菌群落和微生物群落容易被破坏。

如何防控“倒藻”

1、加强日常池塘巡查次数,随时关注水体变化,定期监测池塘各项水质指标。

2、时刻关注天气预报,谨防因持续高温、暴雨等天气突变导致倒藻现象。

3、水体透明度变差,水体开始浑浊,这是倒藻出现的前奏,藻相可以通过定期添加新水和使用微生物制剂或复合菌来调节水质,它还可以与过硫酸氢钾类产品结合使用,以改善底质避免倒藻。

4、多开增氧机,避免养殖水体分层。

5、台风、暴雨前防止倒藻可提前3-4天补菌和补肥,防止倒藻,主要补充藻类所需的营养。台风来临时,要保证池内夜间有足够的溶氧,防止藻类因夜间溶氧低,影响藻类的呼吸作用而倒藻,可通过打开增氧机和使用化学增氧剂来增加溶氧。

点个赞与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