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上海|外滩的教堂

 zdjphoto 2022-08-05 发布于上海

前篇写到过2017年的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一个题目蛮长、读起来有点儿拗口的画展,叫做“百年交响-上海外滩百年历史变迁油画作品展”。

展厅内,若干幅描绘教堂的作品出镜率比较高,无形之中抢了一点点风头。吸引着我认真的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欲仔细地了解一下它们的来龙去脉。

图片

《教堂》(油画)吕洪良(作者1980年出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说起教堂,我的心里不由得又窜出了一股无名之火。

看官们都晓得,所谓的教堂是西方蕞尔小国倚仗着船坚炮利,强行在泱泱大国土地上建造的一种奇形怪状的建筑物,与本土传统的楼阁亭台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八竿子的弯道也超不着。

我个人偏爱本土发明创造的和尚庙,盖因其建筑的形式高大帅气,建造的技术先进发达。

有一回,在蕞尔小国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逛唐人街时,不期遇见一座庄重、典雅、大方的和尚庙,遂坐在门前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感到无比的自信与自豪。

但旁边一个印度小哥却煞风景的很,居然跟几个洋瓜众大谈什么和尚教(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土的。气的我真想挥拳揍他一顿,还好被旁人拦住了。

扯跑题了,赶紧回到教堂里来吧。

图片

《新天安教堂》(油画)周子瑾(作者为上海人,1981年出生,先后毕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图片

《圣三—教堂》(油画)孙景波(作者1945年生于山东省牟平,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实际上,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建造了很多教堂,到目前为止尚有800座左右。其中比较著名的看官们都很熟悉,如董家渡天主堂、徐家汇天主堂、新乐路圣母堂…,等等。

至于这些教堂的类型,暂时按下不表。因涉及到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及各种复杂的流派分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既不是本文的重点,更不是本人能扯清楚的。

画展作品中的教堂共有二座,一个叫做“新天安教堂”,另一个叫做“圣三一教堂”,据说它们是现在外滩上仅存的教堂。

图片

《教堂钟声》(油画)奚赛联(作者为上海人,1959年出生。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二级美术师。)

新天安教堂是一座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建筑物,曾经的名号为“天安堂”。那就先去掉冠在其名字前的“新”字,聊一下它的前生今世。

据闻天安堂始建于1886年,彼时距英夷登陆上海滩和租界开埠的1845年,已过去了整整的40年。但资格还是很老的,实为十里洋场上较早的教堂之一。

不仅资格老,建造地点的选择也非常老到。

它的位置在苏州河口的南侧,紧邻着原先英夷的领事馆。这里是英租界和十里洋场的起点,同时也扼守住了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地带的咽喉要道。

图片

1890年代的天安堂

天安堂的建筑风格为哥特式,据传是一个名叫道达尔(W.M.Dowdall)的英夷设计的,他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正式会员的头衔。

前面说过西方蛮夷的教派众多,教堂建筑经历了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时期,造型也演变为各种不同的样式,有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等,稀奇古怪、名目繁多。

莫说我,连夷人自已也傻傻的分不清了。

图片

约1900年代的苏州河,右上方的尖塔为天安堂。

图片

1910年,俯瞰苏河南岸,划船俱乐部后面的尖塔为天安堂。

图片

1980年代的天安堂

哥特式流行于12-16世纪,外观以高高的尖顶和尖肋形的拱门、窗为主要特征,看起来棱角分明、桀骜不驯,似乎有一副决心摆脱束缚、奔向天国的苕样子。

天安堂的亮眼之处,也是竖了一个高达33米左右的尖顶塔楼,曾经是苏州河口的制高点。外墙是使用清水红砖和灰砖相间而砌成的,同样显得格外的醒目。

但它的历史与它的名字来历一样,因年代久远早已坠入五里雾中,难以考证了。

据了解,第二届在华传教士大会(1890年)及第三届在华传教士大会(1907年)都是在此胜利地召开,成为了团结的大会;1920年,英夷著名的哲学家罗素访问上海时,也在此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图片

《清寂冬日-圣三一教堂》(水彩画)朱开荣(作者196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华山艺术馆执行馆长、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图片

《晚霞中的新天安堂》(油画)陈予钢(作者1959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绘画专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195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堂被有关部门强行没收,拆除了塔楼上令人讨厌的尖顶后,改作上海照明灯具厂的生产车间和办公楼。

2005年左右,有关部门将灯具厂搬出了天安堂。但二年后突发了一场火灾,几乎将整个建筑物烧成废墟。直到2009年之后,有关部门又按图索骥、照葫芦画瓢,斥资重新建造了教堂。

由此而来,得名为“新天安教堂”。

图片

《圣三一教堂》(油画)罗培源(作者为上海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上海炎黄书画院画师,上海美协会员。)

圣三一教堂就不用我多说了,看官们一眼便知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除了高高的尖锥形塔楼之外,内外两侧皆为尖劵排柱的长廊。整座教堂的墙面均采用清水红砖所砌成,为典型的英夷建筑。因其色彩非常引人注目,被瓜众们叫做“红礼拜堂”。

但它的命运与天安堂相比,并没好到哪里去。

图片

1847年的圣三一教堂

1847年教堂落成后,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第一任牧师名叫路德,渡苏州河时小船说翻就翻,溺水而亡;第二任牧师名叫郝博逊,一不小心从教堂的屋顶上跌落下来,不治身亡;1862年,上海滩遭遇了一次前所未见的台风,教堂又被风吹塌了,只好拆除。

图片

约1910年的圣三一教堂

图片

圣三一教堂内景

图片

1893年,英夷当局庆祝上海开埠50周年,在圣三一教堂举办庆典活动。(图片出自《AR世界建筑报道》)

图片

1914年,圣三一教堂内的管风琴。(图片出自《AR世界建筑报道》)

1869年,圣三一教堂在原址重建,设计师为英夷的司各特(George Gilbert Scott);至1893年,教堂增建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尖顶钟楼;到1914年,室内又安装了远东地区最大的一架风管风琴。

图片

1900年,从黄浦江上看外滩,远处右边的尖塔为圣三一教堂。

图片

1910年的圣三一教堂

图片

约1930年代,在圣三一教堂外荡秋千的小孩。(图片出自《AR世界建筑报道》)

1910年代到1930年代,它是上海外滩最醒目的地标建筑。但好景不长,1953年由于欠下了高额的地产税,英夷不得不把教堂交给有关部门接管。

1966年,在伟大的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红卫兵革命小将占领了教堂。他们拆除塔楼的尖顶,砸烂了老旧的管风琴和其它设施。后来,教堂一直被有关部门征用。

2005年,有关部门把圣三一教堂归还给了教会。经过一番修缮和重建,教堂又重新开放了。

图片

《圣三一教堂》(油画)王冠英(作者1964年出生于吉林,中国美协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知尔有灵应不死,沧桑更变问麻姑。(明.聂大年)

不难看出,无论是新天安教堂、还是圣三一教堂,总是反复地被拆了又拆、建了又建,究其原因,都怪蛮夷的“哥特式”惹的祸,那个标志性的大尖顶太引人注目了。

其实,上海最古老的教堂并非是哥特式,而是典型中式宫殿的建筑;也不是1845年租界开埠后建造的,它早在1640年便偷偷地出现了;地点亦不在外滩,而位于老城厢里豫园的梧桐路上。

图片

敬一堂建造于1640年,中国现存最早的教堂。

明崇祯13年,意大利夷人传教士潘国光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孙女的帮助下,购买了四川布政史潘允端家族的世春堂,在此基础上建起了教堂,起名为“敬一堂”。

这座建筑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再配合一些书法的楹联匾额,外观上与和尚庙没啥两样,因而妥妥的度过了三百多年的时光,风貌依旧。

图片

《夕照下的圣三一教堂》(油画)陈予钢

尽管敬一堂的中式马甲很可爱,但还是不如新天安教堂和圣三一教堂的哥特式,因其真实地反映出外滩的时代变幻和历史沧桑。

声明:本文引用的图片均已注明出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无意之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立即与本公众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