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玉恒老师的词语教学策略

 宝妞 2022-08-05 发布于河南

词语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学习并熟练掌握词语的教学活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基础性工程,这一工程不仅关系着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深刻认识词语教学的规律,细心借鉴名师的词语教学模式,有助于一线教师提高词语教学效率,更好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词语教学教什么?内容决定教法,对于词语教学内容需慎加选择。通过对支玉恒先生词语教学片断的摘录、梳理、分析,发现支玉恒先生在词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以下两条标准:

       一、回归文本,有助于理解课文

课文中存在这样一些词语,看起来毫不起眼,却偏偏对理解课文、体悟情感、明确哲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支玉恒先生指出了“雪中送炭”这一词语,这正是理解这篇课文,体悟朝鲜大娘对志愿军战士深切关怀之情的关键点。支玉恒先生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着重点出“话斜阳”一词,不同于其他老师的讲述,支老师将这一词语当做“谈说”来讲。独特的理解,使得学生对“蒙汉情深”有了深刻的体会。 

      二、依据学情,学生理解存在障碍

课文中存在一定的生僻词。生僻词具体是指学生感到陌生和疑难的词语,这一定义表明对于学生能够通过查找字典自行解决的词语不在教学之列。在《为人民服务》一例中,支老师讲了“法西斯”、“鸿毛”、“泰山”三个词语,囿于知识短板,这三个词语是教师怎么启发也无法让学生理解的。因此,支老师详细讲解了这三个词语,并在其中穿插了相关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字典里对词语作了准确定义。然而学生不一定能够明确理解定义,这是因为学生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存在歧义。如词典上对“点缀”的解释有两种: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支老师认为这样解释下来,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所以支老师认为应当“把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紧密的糅合在一起,通过画图和举例,使学生把词语种在脑子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