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员工是医院运作及执行的主要力量。大量的案例和事实证明,一家医院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院长,中层干部的水平也起到了80%的作用,而医院的执行力更多是体现在员工的行为表现上。 在多数医院中,由于利益和职责界定模糊导致科室之间矛盾重重的现象俯拾皆是,而面对这样的场景医院高层管理者身处两难境地。员工是发现医院问题最快速的群体,而中层干部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可以帮助医院领导者尽早解决相关的问题,让风险的发生率不再提高。 医院的中层干部中,对于医院的管理水平起到致关且直接的作用,而据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10 -30% 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职业化素质教育与培训,就能发挥其能力的60~90%。 康程医管为协助医院解决医院人才的困难,特针对医院中层干部提供系列的解决方案,藉由培训+现场辅导,全面地提升医院中层干部总体管理素质及效率。 01、辅导模式 针对院方所需求之课程进行培训,课程针对医疗质量改善能力、教学质量改善能力及品管工具使用能力的建立进行培训。 另为最大化人员吸收课题结果,选取数项质量管理手法,于课程结束后回院进行演练,并于之后课程时间报告,由老师点评、解析,利于参与同仁学会各质量改善手法的使用,并实际运用于医院日常作业中。以下为数种授课方式,将视课程情况安排。 授课方式
02、辅导课程
03、辅导内容 (一)医疗质量改善能力培训及运用 1. 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及病人安全管理 主要先从“质量”和“医疗质量”等相关基本概念开始,介绍它们的由来、定义和有关知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推行要点以及专家展望等进行详细地介绍,使医院中层干部有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操作概念,了解维护病人安全的模式及病人安全工具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式:上课+讨论 2. 品管圈QCC 秉承全面质量管理中追求质量的原则,以工作团队的方式,采用质量改善方法中的品管圈,针对未知的医疗及医疗服务质量不良原因,应用简单易懂的统计分析手法,达到组织问题解决、持续不断改善、服务顾客满意等三项目标,对内可改变组织文化,对外可提升服务质量,获取增加组织竞争力之最终目的。 教学方式:培训上课+分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针对医院实际案例进行讨论与教学。 3. 失效预防模式FMEA FMEA是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方法,一种预防失效的结构性系统分析方法。属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以动态分析的方式,应用事前预防的思维工具,藉由团队运作,有系统地检讨分析各流程或子系统l应有的功能c要求,逐步侦测系统、 过程、设备、物料、讯息及人所造成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可能的影响结果。通过 FMEA活动协助医院选择一个高风险的流程并组成团队,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定出行动优先次序,找出失效模式的根本原因,重新设计优化流程,对新流程进行分析测试并实施监测,以提前防范医疗风险,将目前的『事后改善』的医疗安全管理模式转变为『事先预防』的风险控制机制, 从而提高医院医疗安全水平。 教学方式:上课+案例分析+针对医院实际案例进行讨论与教学。 4. 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医院受到某种潜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它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它描述的是某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以是一系列动态的可能 地震-火灾-停电……),而其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些可能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医疗环境被严重破坏,医疗运作受到严重干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它与灾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与医院的抗灾能力成反比。 医院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能有效降低医院在任何时刻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将灾害对医院运行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医疗救治功能的正常发挥。 教学方式:培训上课+分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针对医院实际案例进行讨论与教学。 5. 5S活动 5S的活动施行,是在使全体员工共同参与,针对工作现场整理,物品整顿,扫除脏乱,环境美化、绿化,清洁、杜绝各种浪费,以求作业动线的合理化、效率化,最后使每一位同仁都能培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规定,以期建立一个整齐、亮丽、制度完善的工作环境,为就诊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同时激发员工向心力与归属感,继而提高服务品质与专业形象。 教学方式:上课+实际演练+现场指导。由医院指定标杆科室进行科室5S改善,并于结案时报告并进行评比。 6. RCA 根本原因分析 为一个回溯性的失误分析,可藉由本分析找出预防措施的工具,并藉由提出问题的改善营造一安全的工作场所及工作文化,以避免未来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此分析着眼在系统性的失误分析而非个人执行的咎责,最终成果是要产出一个可行的改善行动计划,以达成失误的降低。 教学方式:培训上课+分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针对医院实际案例进行讨论与教学。 (二)品管工具使用能力培训与运用 了解品管圈旧七大手法(鱼骨图、查检表、柏拉图、层别法、直方图、管制图、散布图),与品管圈新七大手法(关联图、矩阵图、系统图、箭头图、PDPC法、KJ法矩阵数据解析法、简易统计学检定…等)的运用及实际操作。 品管精神是发现、改善各种管理困难。其理论手法适用于所有领域,大至企业的策略管理、环保污染管理,小到部门的项目管理、教育训练、自我管理等等。它被人们持续地、正式或非正式地、有意识或下意识地使用于自己所做的每件事和每项活动。 而藉由了解新旧品管工具并妥善运用,将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持续发现与改善临床业务的问题,并持续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教学方式:培训上课+案例分析+电脑操作。 (三)教学质量改善能力培训与运用 一家医院发展的好坏,80%都在于人,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方法不对、思想不对、观念不对、个人发展方向与医院方向不对。这样一家医院要想发展,一定很艰难,所以只有不断地通过培训、教育来调教员工、纠正员工,培训一个符合医院需求的员工,这样才有益于医院的总体发展。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医院就需要建立一批内训师团队,如此才能提升培训效率及降低培训成本。 经过康程多项管理工具的导入后,未来这些工具对于新进人员的持续教育训练是需要持续执行下去的,因此选定院内若干名中层干部进行这些工具运用的内训师培训,安排各中层干部对于工具的运用概念进行试讲,并由康程老师于试讲结束后,进行演讲技巧及内容等方面的点评建议,此外也将指导中层干部如何进行视频制作,并透过视频等多媒体的运用来促进上课效果。 教学方式:培训上课+电脑操作。 04、康程医管服务案例 向上滑动阅览:线下辅导医院现场 精细化管理现场授课 一对一辅导 训练内训师演讲 内训师上台演讲考核 内训师答辩一对一考核 内训师笔试考试 期末成果发布 |
|
来自: 快乐英平 > 《技能技巧(培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