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给我们留下许多财富,有物质上的,时间久了,风吹雨打,大多已经腐蚀,虽然各个朝代有维修,但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东西;也有文化上的,比如:传统文化、俗语、谚语等,在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中,成了大家的宝贝!其中俗语是最受大家欢迎,因为俗语讲的是生活中的道理,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简练而形象化,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俗语“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是何意?俗语“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讲的是一条自然规律,也讲的是我们人性中的惰性和积极进取的区别,这个世界一直存在着贫富的差距,贫富的关键是你的父亲、爷爷及上辈人的努不努力所决定的,所以要学会投胎。如果你祖辈不努力,你爷爷还不努力,你父亲继续不努力,那你就可能不会存在;如果你祖辈努力了,你爷爷也努力了,你父亲又继续努力,那你就是富二代、富三代了,你就实现财富自由了,当然你得能守住亲人给你的财富。  这里的豪指的是皇族、贵族、地方豪强、名门望族等,他们有充足的话语权,拥有巨额的财富,可以左右一个时代,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象征,也是绝大多数人难以达到的所在,即便你有他们的财富,但你不可能有他们的权力!正因为有了权力和财富,没有有力的监督,他们就容易心生膨胀!不过第一代人不会膨胀,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又经他不懈的治理,手下一批人都信服他、崇拜他,这批人就成了他的心腹,也是他打江山的基础。到了第二代人,因为不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就不知创业的艰辛,就不能交到得力的手下,在坐享其成的过程中就伴生出了腐败,日积月累,父辈的心腹之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剩下的是一些打他主意的人,这就是走下坡路了!如果第三代人还不知悔改,去卧薪尝胆恢复祖上的荣光,那么,这一个大家族的日子会一日不如一日,曾经的风光不再,再也不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了,也没有人听他的,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一个大家族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其实讲的和“豪不过三”也差不多,只不过这里的富比豪是差了几个等级。古代江浙一代常出商贾巨富,可是更新迭代也很快,其原因大概不过如此,如果几代人中出现一位败家子的存在,先祖们创下的基业也都将灰飞烟灭。这主要是指民间的富豪,第一代创业,第二代跟着第一代打拼,可到了第三代,就只知道坐享其成了。到了四五六代后,这些人早就把祖先创业的经历给忘了个精光,不是转行做了其他事情,就是坐在家里挥霍祖先留下来的钱。富不过六,其实说得是有点远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家族内部不注意接班人的培养,那么到了第三代,家族没有挑大梁的人了,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又没有大格局的人,生意就会每况愈下,很快就会被同行挤垮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沿海一带的民营企业家是吃尽了苦头,才渐渐壮大了自己的企业。可三十年以后这些民营企业家发现,接班人呢?他们的第三代孩子,要么是个败家子,要么对做生意没有兴趣,不愿意接民营企业家的班。后继无人的困境,这就是典型的富不过三,可想而知,到了第四五六代,还会有人记得自己祖先创业的艰苦经历吗?因此在教育下一代子女时,要尽量让其感同身受,培养子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 “穷不过九”这句话就有些夸张了,一个家庭如果穷了三代,那么他的家肯定已经败得不成样子了,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这样说多少有些夸张,但他家的情况也相差不远,有饭吃就吃一顿,没饭吃就饿着,过一日是一日。这样穷,他肯定是有问题,要么是懒,要么是有残疾,要么是智力有问题,如果是这些原因的话,那他又怎能讨到老婆?即便讨到了老婆,又怎么让她在家安心生儿育女?所以,穷到第三代后,就没有第四代了,更别说第九代!“穷不过九”,其实是智者给穷人画了一个饼,告诉他们不会一代又一代穷下去,总会有翻身之日,一代不行,二代来,三代不行,四代又来,只要穷人心中有希望,就会去努力做事,那么离富的日子不远了,不会到离第九代!“穷不过九”,这句话听起来是有些励志,让人心生希望,穷是暂时的;也告诉穷人要靠奋斗努力改变命运,也要靠坚持才能改变命运,努力了,九代之后一定不会一贫如洗;但如果真的穷到了第九代,那这个家族不一定还在。 俗语“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富人穷人没有一成不变的,富人几代之后可能会变成穷人,当官的几代之后可能会没有饭吃,而一个穷人几代之后可能会成为左右一个地方的富人,万事皆有可能!一个人只要不是身体有残疾,不死懒好吃,不嫖不赌,那么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即便他是再穷,只要他肯努力工作,节约花钱,吃得苦,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富一代。现在不同于过去,赚钱的机会有很多,穷富之间的变换也快!所以,如果你的家境殷实,也要工作,居安思危,创大自己的企业;而不要大手大脚,餐尸素位,过上糜烂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穷人,也不要自惭形秽、自轻自贱,靠努力打拼让自己成为富一代,也能让你的子女过上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