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近现代爱国诗词选(一)

 微湖渔夫 2022-08-06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前 言

十九世纪中叶,英帝国主义的鸦片加大炮,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从此,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不断高涨。到了二十世纪中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大半个中国版土,中国几乎成了殖民地。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相互勾结,对中华民族及其仁人志士进行了空前野蛮的掠夺和摧残。然而,有压迫就有斗争,有侵略就有反抗!一群群的“东亚病夫”依然在不屈不挠地引吭高歌!这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或痛斥清廷和新老军阀的腐败与丧权辱国,或唤起民众抗击帝国主义的炮舰侵略,或讴歌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或赞颂美丽无比的祖国河山……“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一首首、一句句慷慨激昂、气冲霄汉的诗词,无不酷似黄河奔流,澎湃着中华儿女的心声。


图片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号嶰筠。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民族英雄。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两广总督。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名义到广州查禁鸦片,在他的积极配合下,沉重地打击了英、美鸦片走私集团的猖狂气焰;英炮舰攻打虎门也未能得逞。第二年调任闽浙总督后,仍与林协力抗英。但终因清廷腐败无能,于1840年10月与林一起被革职,又于1842年初与林先后被充军到新疆伊犁。

邓、林在鸦片战争期间唱和甚多。邓工于诗词,多抒忧国忧民之情。著有《双砚斋词钞》、《青嶰堂诗集》等。


壬寅伊江中秋

今年绝域看冰轮,往事追思一怆神。
天半悲风波万里,杯中明月影三人。
英雄竟污游魂血,枯朽空余后死身。
独念高阳旧徒侣,单车正逐玉关尘。

【说明】
这首诗作于1842年仲秋月夜,地点却是新疆伊犁。而三年前的仲秋月夜,作者正“偕少穆(林则徐)、滋圃(关天培)”三人并肩视察沙角炮台(虎门前哨),其情景怎禁令人追思!如今,作者远在天涯,关已殉国,林正在充军途中。岁异时同,回首往事,能不感慨系之!


  

鸦度冥冥,花飞片片,春城何处轻烟。膏腻铜盘,枉猜绣榻闲眠。九微夜爇星星火,误瑶窗多少华年。更谁堪,一道银潢,长贷天钱。

星槎恰到牵牛渚,叹十三楼上,暝色凄然。望断红墙,青鸾消息谁边。珊瑚网结千丝密,乍收来万斛珠圆。指沧波、细雨归帆,明月空舷。

【说明】
这首词当作于1839年虎门销烟期间。词开头“鸦度冥冥,花飞片片,春城何处轻烟”,巧妙的点出“鸦片烟”三字。紧接着描绘吸毒者的醜态并痛惜成瘾后会造成国弱民贫的局面。“十三楼”指当时广东十三家洋行承揽鸦片销售,贻害中国百姓,掠夺中国财富。“珊瑚网结千丝密……”,指我海上缉拿英走私毒品的船队满载而归。全词咏林则徐查禁鸦片封仓交土事,它严厉的判裁了洋行的贩毒罪行,遏止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中秋月夜,偕少穆、滋圃登沙角炮台绝顶晾楼。西风冷然,玉轮涌上,海天一色,极其大观,辄成此解。


岛列千螺,舟横万鹢,碧天朗照无际。不到珠瀛,那识玉盘如此。划秋涛,长剑催寒;倚峭壁,短笛吹醉。前事,似元规啸咏,那时情思。

却料通明殿里,怕下界云迷,蜃楼成市,诉与瑶阊,今夕月华烟细。泛深杯,待喝蟾停,鸣画角,恐惊蛟睡。秋霁,记三人对影,不曾千里。

【说明】
这首词作于1839年仲秋月夜。记录了我水师严阵以待,邓偕林则徐、关天培视察沙角炮台之情景。“秋霁,记三人对影,不曾千里”,表明作者的团结抗英愿望和必胜信心。


酷相思·寄怀少穆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说明】
这首词作于1840年初,是写给林则徐的,此时他已任闽浙总督。“百五佳期”是借冬至后105天为寒食节(古例禁烟火三日)暗指禁烟抗英战争。并抒发内心积愤:“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谴责清廷破坏了他和林共同抗英的神圣事业。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披氅重来,不分明处,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我辈登临,残山送瞑,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说明】
这首词当作于1840年冬,作者革职后回故乡途中。大观亭,位于江苏高邮城东文游台上。“却忆蛟台往事”,蛟台,位于广东虎门附近。意谓当年虎门销烟,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已成往事。眼前的壮丽江山也随着作者的失意心情而黯然失色了。



图片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广东番禺(广州市)人。进士出身。晚年家居,目睹英帝炮舰政策对中国的掠夺,激发了爱国的正气,唱出了歌颂人民英勇抗敌斗争和揭露清廷妥协投降的诗篇。著有《松心诗集》、《国朝诗人征略》等。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说明】
这首诗约作于道光四年(1824年),作者寄希望于社会发生新的变革,而且相信社会会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变和进化。这,“新雷第一声”必将到来。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阑,什队百队沿溪山。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持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若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舂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盾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悠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同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说明】
《三元里》记述和讴歌了1841年5月30日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斗争的壮举。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这首诗是鸦片战争后的第一首诗史,也是第一首凯歌。


三将军歌

三将军者,陈公连升、陈公化成、葛公云飞也。道光庚子、辛丑、壬寅,三公皆以御夷寇,力战殁于陈。余闻人述三公事,作三将军歌。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
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
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刀兵弱。
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
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
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
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数点首。
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轰巨炮烧夷兵。
夷兵入城公步战,枪洞公胸刀劈面,
一目劈去斗犹健,面血淋漓贼惊叹。
夜深雨止残月明,见公一目犹怒瞪,
尸如铁立僵不倒,负公尸归有徐保。
陈将军,福建人,
自少追随李忠毅,身经百战忘辛勤。
英夷犯上海,公守西炮台,
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
公方血战至日旰,东炮台兵忽奔散,
公势既孤贼愈悍,公口喷血身殉难。
十日得尸色不变,千秋祠庙吴人建。
我闻人言为此诗,言非一人同一辞。
死夷事者不止此,阙所不知诗亦史。
承平武备皆具文,勇怯真伪临阵分。
天生忠勇超人群,将才孰谓今无人?
呜呼将才孰谓今无人,君不见二陈一葛三将军!

【说明】
《三将军歌》当作于1842年。是歌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帝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殉国的三位将军。1841年1月英军炮攻沙角,陈连升任三江口副将、守广东沙角炮台,与数倍之敌激战,杀敌数百,拒敌数千,终因粮尽弹绝,父子与600将士殉国;1841年9月英军再犯定海,葛云飞任浙江定海镇总兵,率军同敌血战五昼夜,与另两总兵同时牺牲。葛母听到噩耗,先哭,然后收泪说:“吾有子矣!”;1842年6月,英军炮攻吴淞口,陈化成任江南提督,率军死守吴淞炮台,并三次拒绝两江总督的撤退命令。陈虽腹背受敌,多处负伤,仍坚持与阵地共存亡,同80多名壮士一起牺牲。



图片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人。鸦片战争的抗英民族英雄。为政清廉,为人刚直不阿。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六条禁烟章程,成绩卓著。他在上书道光皇帝的《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遂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人以及广大群众的鼎力支持。于6月3日在虎门销毁英、美走私鸦片二万多箱。与此同时,积极加强海防,训练水师,使英国炮舰政策碰壁,终因清廷腐败,被革职并充军到伊犁。鸦片战争期间与邓唱和甚多。他的诗饱含爱国激情,诗风雄健。著有《云左山房诗钞》。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说明】
这首诗作于1842年2月。是作者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的诗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明了作者坚持禁烟抗英立场,不因个人安危而改变初衷。


程玉樵方伯德润饯予兰州藩廨之若己有园,次韵奉谢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
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
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
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说明】
这首诗当作于1842年春。是作者被充军途经兰州时,写给当地方伯(主管财政等)程德润(字玉樵)的答谢诗。“须防蚕食念犹纷”,提醒人们警惕英帝国主义蚕食中国的狼子野心。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

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
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小丑跳梁谁殄灭?中原揽辔望澄清。
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

【说明】
这首诗当作于1842年6月前后。陈子茂,名德培,时任甘肃安定县主簿,是林的友人。他从兰州送作者一直到凉州,已有十日路程。“犹听江东战鼓声”是指控英帝攻陷上海进逼南京。清廷虽罢了林则徐的官,但并未制止住英帝的侵略行动,《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证实了清廷的昏庸腐败与卖国罪行。


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说明】
这首诗当作于1842年秋出嘉峪关时。眼前是高峰并峙的天山,苍茫的沙漠犹如瀚海。作者见景生情;关山险阻,前途漫漫;回顾身后的函谷关已渺小得像“一丸泥”似的。诗句实乃双关语意,令人回味无穷。


高阳台·和嶰筠尚书韵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何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丸泥,损万缗钱。

春雷欲破零丁穴,笑蜃楼气烬,无复灰燃。沙角高台,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着澂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说明】
这首词作于1839年虎门销烟后。邓写《高阳台》,咏林禁烟抗英,为民族争光;林即和嶰筠(邓廷桢)原韵。词中揭露英帝利用鸦片毒害我人民、侵吞我财富;对遭受痛击后的英侵略军予以卑视,对禁烟运动充满胜利信心。“沙角高台,乱帆收向天边”,“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弦”。指英帝舰队在侵犯广东沿海时,遭到惨败的狼狈相。


金缕曲·和嶰筠韵

绝塞春犹媚。看芳郊、清漪漾碧,新芜铺翠。一骑穿尘鞭影瘦,夹道绿阳烟腻。听陌上、黄鹂声碎。杏雨梨云纷满树,更苹婆、新染朝霞醉。联袂去,漫游戏。

谪居权作探花使。忍轻抛韶光九十,番风廿四。寒玉未销冰岭雪,毳幕遍闻香气。算修了、边城春禊。怨绿愁红成底事,任花开花落皆天意。休问讯,春归未。

【说明】
这首词当作于1843年春。邓、林同游绥定城(今新疆伊宁市西北),邓赋《金缕曲》句云:“雁柱华年真一梦,问啼鹃可解离人意?春渐老,劝归未?”林遂和之。两人的心是相通的,但林诗的意境较高:“怨绿愁红成底事,任花开花落皆天意。休问讯,春归未”。借以慰藉志同道合、命运相联的前辈。


喝火令·和嶰筠尚书

院静风帘卷,篁疏月影捎。闲拈新拍按琼箫。惹得隔墙杨柳、齐搦小蛮腰。

自辟清凉界,斜通宛转桥。家山休怨秣陵遥。翦取吴纨,写取旧烟梢。唤取幽禽入画、相对云翘。

【说明】
这首词当作于1843年春天。当时林、邓两人都因“轻于启衅罪”而充军新疆。“家山休怨秣陵遥”,秣陵即江宁(今南京市),是邓的故乡,距伊犁有万里之遥。“翦取吴纨,写取旧烟梢。”(吴纨,吴地细绢)意谓用最好的丝绢(纸张)来书写虎门销烟和抗英斗争的业绩。



图片

陆嵩(1791—1860),字希孙,号房山,元和(今江苏吴县)人。科举不得志,为人正直,曾任镇江府学训导。鸦片战争期间,写了不少揭露清廷腐败,遣责英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诗篇。他的诗质朴无华,为当时诗坛上成就较高者之一。著有《意苕山馆诗稿》等。



崔巍雉堞尚前朝,形胜东南第一标。
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
秦淮花柳添憔悴,玄武旌旗空寂寥。
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江潮!

【说明】
这首诗作于1845年。金陵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八代建都的京城,虎踞龙盘,东南形胜之首。1842年8月4日,由于《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连江潮也不堪忍受耻辱而放声悲歌。



图片

龚自珍(1792—1841),字伯定,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是清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文反映了封建制度崩溃前夜的丑恶现象和腐朽本质,表达了具有政治远见的知识阶层的进步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先声。

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行将离京到广州查禁鸦片的时刻,龚自珍写了《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一文,分析了鸦片输入的危害,阐明了严禁鸦片的意义,提出了防止英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的措施等。林则徐看后深为感动,在复信中赞扬龚“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龚诗、词、文兼长,著有《定庵全集》。其中以《己亥杂诗》为代表作。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说明】
这首诗作于1825年。名为《咏史》,实为对清王朝黑暗政治的讽刺和抨击。前三联都是针对现实中的一个侧面进行鞭笞;后一联意在召唤人们像秦末田横五百志士那样,站在时代的前列。


己亥杂诗选七

一 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其八十三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三 其八十六
鬼灯队队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
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四 其八十七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五 其一二三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六 其一二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七 其三一二
古愁莽莽不可说,化作飞仙忽奇阔。
江天如墨我飞还,折梅不畏蛟龙夺。

【说明】
《己亥杂诗》是己亥年(1839年)作者于元月写了《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后,四月辞官南归和九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所作七绝诗315首。今选七首。

第一首,作者以“落红”自喻,决心“化作春泥更护花”。即表示要为实现改革社会的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

第二首,作者自注“五月十二日抵淮浦作。”淮浦即今江苏靖江市。龚目睹运粮船夫的艰辛劳动和悲惨生活,禁不住内心的不安:“夜闻邪许泪滂沱!”夜里听到船夫的号子声而泪流纵横,说明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第三首,是官吏们吸食烟片上瘾后的丑态纪实诗。

第四首,作者思念远在广东禁烟的故友林则徐,希望他为国建立功勋。

第五首,讽刺清王朝不重视发展生产和治理水患,只知加重苛捐杂税,逼得农民置荒废田园于不顾而杀掉耕牛。实乃抗争之声。

第六首,作者自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龚借题发挥,抒发对清王朝用人制度的不满心情。他希求“风雷”的早日到来,以打破“万马齐喑”的沉寂局面。

第七首,作者自注“十二月十九日,携女辛游焦山,归舟大雪。”诗人借景抒情,以“折梅不畏蛟龙夺”的诗句,向政敌显示了自己的信心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