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国历史版图变化与人口大迁移中 寻找家族支系迁徙的历史印记!(上篇)

 打虎将 2022-08-06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图片

内容摘要

全文12458个字,可能要花十几分钟时间来阅读,请您收藏一下,在不忙时,静下心来慢慢阅读!

我们有时花很多时间到处寻找自己的祖源脉络,希望在修谱过程中尽可能地向上追溯更早的祖源,以揭开本支脉络真相。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少数族谱历史可以从南宋开始,大部分家谱是在明清之后才有家谱记录、瞿氏族谱历史也不例外。

如果我们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世系本身,受困于谱书中的记录,或者是口口相传,忽视了中国人口大迁移的历史背景,那么我们有时会失去追溯的正确方向,因为有的谱书记录存在错误,或描述不完整,或者存在人为臆造痕迹。

一个家族的历史通常分为“远古历史”、“中古历史”与“近古历史”,从最早出现得姓时间至南宋为“中古历史”,之前为“远古历史”,南宋之后为“近古历史”。对于南宋之前的“中古迁徙历史”,在族谱上一般很难找不到清晰的、连贯的、准确的、完整的记录,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中,从中国历朝历代地理版图演变中寻找线索。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按历史时期来划分,其中大迁徙有6次,有官方组织的,也在民间自发的。

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会发生战争,由于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北方民族的入侵,都会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

汉唐以来,至北宋,历史上为避乱、逃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外大规模流徙,最早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瞿氏一族最早的人口迁徙也遵循这一规律,从发源地河南商丘不断南迁。

而南宋之后,不再是只向南迁徙,尤其是在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 移民运动后,开创了由东向西(包括由南向北) 大移民的先例。从大流域看,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向湘、川、鄂等地区移民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南宋后,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多次移民浪潮。

中国的移民运动上溯到汉唐,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移民序幕期,移民更多是受战乱所逼。因此中国的移民规律与迁徙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历史演变,中国疆域版图变化、文化与经济中心的移动与拓展有很大的关系。最早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南宋之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战乱,湖南、湖北、四川的人口稀少,经济开发落后于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在朝廷的强力组织下,出现过两次迁徙高潮,也就是长江流域内开发格局逐渐由东向西、甚至向更远的西北与东南方向拓展的过程。

历史上的其它移民因做官、或经商、或求学、或避害等原因而零星迁徙者更是不计其数,但规模不大。

我们以南宋以来的瞿氏族谱谱序为基础,进行分析与总结,再结合历史上几大迁徙事件,根据中国历朝的版图变化加以论证。我们或许能从脉络迁徙上发现新的答案,不再是各种以讹传讹的说法。

瞿氏源流纠错

“瞿”字作为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于:商朝第二十八位君王“武乙”,姓“子”名“瞿”, 我们以商朝武乙为起点,把他的后世子孙中姓“瞿”的作为近古瞿氏先祖。从武乙到商朝被西周灭国,还是处于奴隶社会,当时瞿氏一族作为贵族主要生活在商朝都城“朝歌”一带,并不是与之相距1500公里,路途艰难又遥远的四川双流。在商朝公元前1113年至1046年(商朝灭亡)及以后的几年里,瞿氏最早先祖们是生活在商朝的都城及其附近的区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到安阳一带。

在商朝后期,西周东进,北方夷族南下,商朝贵族们不得不南迁,这其中包括瞿氏一族。在后来的人口迁移中,瞿氏先祖们又多次南迁。

汇总瞿氏最早的,尤其南宋后的老谱谱序,发现瞿氏各大支系最早族谱记录迁出的源头指向以“长江三角”一带为中心,再从“长江三角”由东向西迁移、散发的瞿氏人口占到目前全国瞿氏总人口的90%以上。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从瞿氏族谱记录来分析,还是从中国历史演变角度,还是从中国人口整体迁徙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论证,瞿氏源流都找不到与四川双流渊源关系的有力证据,那怕是连贯的历史记录。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历史记录,明确地写明了是瞿父就是在四川瞿上城,瞿父鼎及其它出土于瞿上城,没有一个历史记录写了,都是后来人为的凑合在一起。商大夫瞿父也好,瞿父鼎也好,从本质上来论证,都是孤立的,彼此不能佐证的历史人物与文物。

真正的瞿氏迁徙路线

自商朝晚期,从商都朝歌周边区域为起点,多次逐步南迁,迁至今天的“长三角”,从南宋开始,以长三角中心,沿长江流域由东向西,向南,向北迁移。从黄河下游的商朝朝歌周边至长三角,在这500公里的区域里,世代持续繁衍、生息了2200多年。瞿氏一族在长三角世代繁衍时间最长,励精图治,为国家,为社会,为历史作出卓越的贡献。

在南宋后,随中国人口的多次迁徙浪潮,又以长三角为始迁地由东向西,向南,向北迁移,以明清迁移数量之多为最,这还不包括少数做官的瞿氏先祖。

一直以来,很多人以为瞿氏发源于四川双流瞿上城,尤其是近年来网上的各种谣传、不负责的贴子,没有良心自媒体相互抄袭,其实这是错误的。不论是从人口发源的基数,还是从历史演变,还是从族谱记录,还是从人口的迁徙都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记录。

经过近四年多的数据统计,目前收集的220多个全国瞿氏分布地区,没有一个与瞿上城有关系!

声明:本文仅从研究与历史角度进行探讨,如有不妥,或有更加明确的证据,或有其它权威补充材料可在本文下方留言。

附相关文章:

1、理清瞿氏历史,整合瞿氏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

2、初探:瞿氏历史的起点——公元前1113年

           从中国版图变化与人口大迁移历史中寻找家族支系迁徙的印记!

图片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所以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玄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商族起源:

尧称帝时,封帝喾之子契为司徒,后被封为玄王。帝舜时期,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建立商国。夏朝末年,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势力。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商朝的都城是由东到西迁移的过程。前期在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然后在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然后中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然后在邢(河北邢台),然后在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然后在奄(山东曲阜),在第二十位君王“盘庚”时,最后迁都于殷(河南安阳西),直至被周武王灭国。

瞿氏起源

瞿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商朝为“子”姓,子姓从契,后来”子“姓又分离出众多姓氏,瞿氏是其中之一。

“瞿”在新华字典里的字义只有一个,“姓”,再无其它字义。“瞿”作为名字出现,据已知史料记载,最早源自商朝晚期第二十八君王“武乙”,武乙姓子名“瞿”。据史籍《竹书纪年》中记载:“殷武乙,名瞿(见附录),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批家谱出现在商代,以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甲骨卜辞大部分是用于占卜的,但也有一少部分是非占卜用的刻辞,陈梦家将其分为卜事刻辞、记事刻辞和表谱刻辞,而表谱刻辞又被他分为三类,即: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家谱刻辞共发现三片,最有名的一件是《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刻辞,亦即《英国所藏甲骨集》第2674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

目前刻有“瞿”铭文的青铜器有二个,都属于商朝晚期器物,与武乙之后所处的历史时间吻合。

图片

奴隶社会,只有贵族才有名有氏,奴隶没有姓氏。武乙的后世子孙中有以“瞿”为姓的,也有不以“瞿”为姓的,不论武乙之后是谁第一个把“瞿”作为“父”姓代代稳定相传,但武乙是已经史料中最早有明确记录,把'瞿“作为名字记录下来的人。当然姓氏从最早出现,到稳定代代相传有一个过程,中国的姓氏从西周开始到“秦汉”时期,姓氏合二为一,基本趋于稳定。

不论是从历史时间上,还是从人物身份上,还是从明确的史料中,还是从当时社会影响上,武乙是从“商朝”到“秦汉”历史中,相对于“瞿”字作为名字最早出现、并有完整历史记录的人,他的历史信息清晰而明确。

因此,我们以公元前1113年为起点,作为“瞿氏家族”有史记载以来的历史起点,应当是合理的。

瞿氏发源于商朝后期都城(殷墟)及其周边区域,商朝的后期都城(殷墟),这已被文献和考古发掘所证实。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商朝为“子”姓,子姓从契,因此契”认为是瞿氏的远古先祖(待考)。武乙是最早从子姓中把“瞿”作用人名的人,因此把“武乙”认为是瞿氏近古先祖(待议)。

当然瞿氏源流还有其它多种渠道,也有多种演变方式。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网上各种花样搜索结果,基本上都是错误的,毫无根据,也无严肃认真地考证。

证明一个结论,论证一段历史,必须具有完整的,连贯的、立体的证据链;否则就是假设,不能成为历史更不能成为传承的文化。目前瞿氏最早源流从不论从历史最早时间,还是从人证、从物证、从权威历史记录、从中国版图演变、从中国人口迁移历史、从瞿氏族谱汇总的分析等角度,都已经构成了完整的、连贯的、清晰的证据链。瞿氏源流自商朝第二十八君王“武乙”,瞿氏最早发源于商朝后期都城(殷墟)及其周边区域。

中国历史版图演变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人口迁移历史



第一次、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胡乱华内徙分布图

图片

西晋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又称“五胡乱华”。晋初重行分封,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陆,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北方胡人遂乘机入侵。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永嘉二年,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馀人。

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自此,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开始从黄河流域迁往长江流域及中下游一带,这也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衣冠南渡分好几批,东晋只是一批,其最早的目的地就是南京、镇江、扬州和苏南浙北。总体淮东是相对早期中原人南迁,淮西是晚期中原人南迁,最早在江左江右都是中原人的主要南迁线路,江左目的地就是长三角,江右是江西,其中著名的客家族群主要就是走江西这条南迁线路出中原的。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其中先有: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后有唐“安史之乱”,中原士庶避乱南徙至金陵(今南京),建立南唐。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其中包括瞿氏一族。

图片

第二次、唐安史之乱“衣冠南渡”

图片

唐朝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史称“安史之乱”,这次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起,至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结束,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次历史事件之后,北方的胡族攻入中原,唐朝进入战乱和藩镇割据时代,以及之后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间,从安史之乱的“明皇幸蜀”到黄巢起义时的“僖宗幸蜀”,四川成为了唐王朝最后的回旋之所,也成为了人口迁移的另一个主要方向,之后朱温篡夺大唐,另一只旁系的李氏子孙占据南方(即南唐),大量中原人口又一次大规模被逼向南方迁移。

在这一次向南迁徙中,有更多的瞿氏先祖迁往浙江,福建、江苏、安徽等地。

图片

第三次、北宋靖康之难“衣冠南渡”

图片

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统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汉族第三次大量向南方迁移。

之后蒙元又占领中原,中原地区破坏很严重。南方的江南地区作为南宋的统治中心区域取代中原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此次南渡,发生在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即赵构建炎元年、靖康二年,故也称建炎南渡。

靖康之难后,以及南宋初年的50年时间内,有大量的瞿氏先祖从南京为中心地区迁往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地,其中就包括“浏阳的楚能公,湖南湘西的万临公,公镒公、天作公”这一部分先祖能文能武,受朝廷官派迁出,其后裔子孙在各地繁衍不断状大

图片

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经济的中心。经过这三次主要的大规模南移后,经济中心最终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长三角”地区,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发生的,则是北方民族以归化者或者征服者的姿态,不断进入华北、华中,甚至江南。而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则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出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规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图片

那么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南方哪里才是他们的目的地呢

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常州、镇江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以扬州、淮阴地区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第四次、明洪武初年至永乐年间,朝廷组织移民。

图片

1
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__大移民

图片

在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屠戮、北人南迁,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中国北方经济衰败,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比如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以北、曾经最繁华的城市,在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之时,只剩下18户人家。

作为统治者,朱元璋不得不发动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命令他的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规模之大,空前绝后。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区移民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1340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

西北瞿氏,云南瞿氏都是在这期间开始迁出的。

图片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移民的标志性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山东、河南、河北地区,至今有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tóng)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guàn)窝。”这棵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据说是汉代的古槐。

山西虽在北方,但地形阻隔,战乱较少,人口远比惨遭蹂躏的华北平原地区稠密,而山西土地少,不足以供养太多人口。明代初年,山西人被大量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陕甘一带,最南抵达淮河流域。从山西南部出发的移民,往往要经过山西洪洞县,在那里稍作停留。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人众多。寺旁有一棵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成群的乌鸦在树上筑巢,星罗棋布。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图片

这样一棵雄伟的大槐树,成为移民跋涉道路上最深刻的记忆。当这些移民到达他们新的定居地之后,他们把自己的来处告诉子孙,但是时间久远,山西那一座座村庄的名字,反而迷失在传说中,他们的后辈无法再追溯到更早的故乡,于是祖先曾经停留的大槐树下,成为寻根祭祖的终点。

2
元末明初江西瓦屑坝__大移民

 元朝末年,江淮和长江中游反元起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江淮大地处于中国南北相交之地,在分裂时期往往沦为战场。1127年金灭北宋后,江淮之间既是金军南侵的必经之地,又是近宋金对峙的前沿,原有人口或随南迁洪流而走,或在战乱中死亡,留下的人数有限,新迁入的更少。以至在元朝数十年间也没有恢复元气。

在明初的那次波及全国的大移民中,并不只有一棵大槐树。云南民间流传,祖先来自南京城杨柳巷,戍守云南的士兵其实来自江西、浙江、湖南和河南,而他们迁出的南京,指的是包含今天江苏、安徽和上海的南京地区,而不仅仅是南京城;安徽、湖北移民,只记得江西瓦屑坝,苏北人则往往宣称祖先来自苏州阊(chāng)门。这样一些小地方,自然不可能供养出众多人口,它们和大槐树一样,只是他们的祖先对途中一个汇集地的记忆。

图片

有关明初江西移民迁入安徽、湖北的史实,在官方的史书中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安庆与饶州相距不远,一旦在人口和土地比例上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差,就必然会出现自发的人口迁移,政府的优惠政策对抚州人已经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根本不需要再采取什么特殊政策,更不必加以强制。第二,与明初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相比,从饶州迁往安庆,无论从距离还是数量来说,都算不上重大或突出。  

图片

图片       瓦屑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是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政府官兵将被安排移民的对象聚集到瓦屑坝,然后上船遣送到安庆府等目的地。因年代久远,移民后代随着传说的递减,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将记忆的思路定格于“瓦屑坝”,似乎“瓦屑坝”成了原居地,这是一种思乡情结的归宿,就像华东等省区只记得“大槐树”一样。

实际上瓦屑坝移民原居地分布在江西饶州(鄱阳)、九江两府各县。六百余年前,饶州三十万移民从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垻出发迁涉到湖北、安徽,莲湖乡瓦屑垻成为明初我国两大移民集散地之一。莲湖乡瓦屑垻记录着大移民的历史。瓦屑坝,在很多家庭的族谱中有'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等不同的写法。还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有'江南路豫章瓦屑坝'、'饶郡瓦西坝'、'江西饶州瓦西坝'、'饶州府瓦西坝'、'江右瓦西坝'等多种提法。'江右'就是'江西'。据魏僖所著的《日录杂说》上记载:'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由于口耳相传,'瓦屑坝'的'屑'字在写法上千差万别:如瓦西坝、瓦砌坝、瓦基坝、瓦家坝、瓦集坝、瓦渣坝等。瓦砾在今鄱阳方言中仍读作'瓦屑'、'瓦叽仂'。

有人统计了桐城县的63种族谱,其中有20%的家族的始祖来自江西鄱阳瓦屑坝,其余也大多是在元末明初由江西迁来。

     在今天的安徽有一部分瞿氏就是从江西瓦屑坝迁出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和记忆的残缺,在后来的修谱过程中,人为地把祖源迁出地归并到安徽本地的其它支系了。

有专家对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庆市图书馆所藏36种族谱的统计结果是: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家族有18个,占50%;迁自饶州和江西的合计有26个,占72%。从迁入的时间看,除了迁入时间不详的4族和明以后迁入的3族外,在29族中有27族是元末明初迁入的,占93%。

图片

不论是瓦屑坝只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说,还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但当年的移民多数没有文化、没有资产,更不可能有文字记录,当他们历尽艰辛在他乡定居后,留给后代的记忆只是他们的出发地--瓦屑坝。有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给子孙留下任何故乡的信息,他们的后裔就与周围的移民后裔一样,以瓦屑坝为故乡了经过明代初年的大移民,华北、华中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在后来的记载中,往往可以看到“国朝初,人稀少”的记载,而到永乐年间,土地渐次开垦。北京、开封、河间等城市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后来靖难之役,北方又经历了一次补充北京、河北人口的移民。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这座全国大都会,人口绝大部分是移民,土着居民不过十分之一。

3
明初江西填湖广

明朝刚建立之初,全国人口只有6000万,元末明初的这场战乱,尤其以湖广、四川的人口损耗极为严重,而江西地区的人口损耗则比较的少,所以洪武初年至永乐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极力推动江西人口向湖广迁徙,明廷一共组织了八次移民活动,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江西填湖广”。

两湖移民来源的江西占90%,据推算,两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间以“江西”来代称移民的来源,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一个“填”字表现得是那么生动形象。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市县,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洪武年间朝廷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两湖的家族中有50%就是洪武年间迁来的。

由于有大量的江西人口迁徙到了湖南、湖北、广东等地,所以江西人也常常被称为“江西老表”,“老表”是外省人对江西人非常亲昵的一种称呼,表示自己不忘江西老家,与江西人有亲戚关系。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损兵折将,最后才于1368年(洪武元年)夺得胜利,确立明王朝在长沙的统治。元末明初这场连年战祸,使长沙田园荒芜,百姓亡散,庐舍为墟,许多地方渺无人烟。于是,明王朝就近从江西大量移民迁入长沙地区(湖北和湖南,当时二省是一个省份,称之为湖广省),并允许“插标占地”,奏响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第五次,清朝“湖广填四川”

图片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战乱区又集中在湖广和四川,其中尤其以张献忠屠川造成的四川人口之损耗最为严重,而江西则“少受其害”,清初四川人口仅为50万左右,广袤的四川大地,人烟稀少,大量的土地被森林覆盖,野生动物出入其中,因此在清初之时,又形成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事件。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 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朱德的祖先同样也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从广东韶关移民到四川的。朱德曾写过一篇回忆性散文《母亲的回忆》,开篇就有:“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图片

湖广填四川并不仅仅发生在清朝,而是经历了明、清数百年时间的迁移。从清康熙十年(1671年) 大规模开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为止的移民运动堪称规模最大,历时105年之久。

南宋末年(公元1200多年),四川军民参与长期的抗金战争,后来又与蒙古军队展开了50年的争斗,期间蒙古军曾三次攻入成都,直到南宋灭亡,元朝建立时候,四川人口已经从南宋末年的近1000万人口锐减到南宋灭亡后的60万人(1282年),仅剩下10%还不到。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整个元朝近100年时间,由于没有组织迁移,四川人口没有多大的变化。

到了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旗下大元帅明玉珍率领的湖北地区农民军十几万人进入四川,后被朱元璋所灭,这些湖北来的军民算是第一次填四川。

康熙二年(1663年),顺天府尹张德地被擢(zhuó)升为四川巡抚,此时的四川,重庆城中不过数百家,州县居民也往往只有数十家乃至十几家,有的甚至只有一二户。人口稀少,结果之一是四川境内老虎横行,顺治年间,南充县招来500多人开垦定居,被老虎吃掉228人。面对如此残局,张德地上书请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康熙七年(1668),又再提移民之事。

   明末清初,张献忠、李自成、清军以及后来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30年间经历长期战争加瘟疫等自然灾害发生,四川再次遭遇了人口锐减,据官方统计,1668年(康熙七年),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只剩下七万人,四川全省人口约60万人,比明末400万人锐减了340万人,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四川土地上几乎荒无人烟。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

也正是这年起,康熙发动全国十几个省掀起了一股大规模的移民潮。向四川的移民在政府鼓励下开始了,奖励也颇为诱人:移民入川,五年内不用纳土地税。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清朝政府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进入川东;广东人则大批进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给四川带来客家话。此外还有来自福建和江西、广西的移民。他们以乡邻、亲戚为纽带,结成数百人队伍,向未知之地跋涉。正是这样,康熙年间迎来了移民高潮,这段时间移民数量达100多万人。

与此同时,湖广人还继续向北,进入与四川毗邻的陕西南部。等到乾隆后期,那些曾经被荒草覆盖的地区,一县人口已经增加到上千户甚至万户,山岩和深谷中,都有了居民。所谓“康乾盛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移民造就的盛世。

图片

湖广并不单单指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参与迁移的省份多达十几个。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实际上移民四川的包括南方十几个省。

参与康熙年间移民四川的有湖南、湖北、广东(以上三省简称“湖广”)、陕西、河南、山东、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西、福建、山西、甘肃等十几个省,其中以湖广地区移民最多。

自明清以来,历经几百年的人口迁移,四川真正的土著民已经极少,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十几个省的混合居民,形成了今天四川人口的主要结构。“湖广填四川”令四川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都发生巨大变化,更是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四川传统社会文化进行了一次重塑。

汉唐以来,至北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 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包括由南向北) 大移民的先例。从大流域看,长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赣约占移民总数的90%。也就是说,长江流域内有—个由东向西的移民趋势

今天,四川的瞿氏几乎全部是外地迁入的。

第六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陆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形成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谋生为特点的非官方行为。

闯关东,是山海关;关东,也就是今天的东北三省。康熙年间,东北实行封禁,不许汉民进入“龙兴之地”垦殖、采矿,但是私闯关卡,到禁区开垦土地的农民,依然难以禁绝。

到咸丰末年,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解除,鼓励移民垦荒,关内移民开始大批进入东北。1860年山海关大门敞开后,流民如怒潮一般涌往东北。“当时的奉天、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

图片

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到民国之后,闯关东的移民潮越来越高涨,每年移到关外的民众多达数十万,最高时,一年有上百万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东北。1927年山东大旱驱使188万人'闯关东'。在整个闯关东的大潮中,华北地区居民向东北移居的多达3700万,东北三省成为中国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区

走西口

图片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几次人口大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历史上,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内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内蒙古。

图片

在华北地区人口浩荡渡过渤海,穿过山海关的时候,山西北部的居民则困于频繁的旱灾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向今天的内蒙古进发,寻找活路。

清末大逃难——下南洋

图片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下南洋是近代才被关注的人口迁徙事件,其实在此之前就已有下南洋的历史,只清末逃难人数规模较大而已。

  1. 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2. 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3. 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4. 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

  5. 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 (今泰国 ),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在清末,福建、广东一带,一批批更大规模的沿海中国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避难或谋生。


瞿氏家族源流



下篇讲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