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被洞口县卫生局开除的那个男人,现在过得有些凄凉

 平溪江渔夫 2022-08-06 发布于湖南

初冬。

县城。

冷冷的寒风。

上午,下了一场小雨。下午停了。

按照约定,我来到雪峰街道万塘村,寻找一个叫向书炼的老人。

把车停在路边,沿着一条水泥路斜走上去。在一个屋檐下,向两位聊天的老婆婆问路。

“请问,向书炼家怎么走?"

老婆婆指了指前面:你是问向医生么?往前走,他家门口挂着块行医的牌子。

道了谢,又走了几十米远,树荫中看见一座旧房子,门墙上隐约现出“预防接种”的字样,和一个红十字的符号。

走进去,没人。

我喊了几声“向医生,向医生。。。。。。”

还是没人应。

掏出手机,拨打他的电话。

一会儿,一个老人过来了。

老人看上去还算精神,只是神色有些阴郁。

穿着一身青灰色衣服,上面沾满了些许灰尘,象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薄薄的一层痕迹。

他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过的。现在的年轻人少有人知道。

普通的衣着,显示出与一个地道农民细微的差别。

我问:你就是向书炼?

他说是的。

我说我是平溪江渔夫,一个洞口本土的个人公众号,昨天晚上和你联系过。我觉得你的人生经历烙上了这个时代的某些印记,很有代表意义。所以,我想把你的故事写出来。

向书炼显得很平静。

这种平静,容易戳到人的心坎,是一种没有历尽过岁月沧桑,无法显示出来的平和与安宁。

他的房间里杂乱而简陋,看起来,很久都没有打扫和清理过了。

在这间小房里,向书炼说起了他的过去。


1974年,我22岁,开始担任万塘大队的赤脚医生。

79年,进入木瓜乡卫生院,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此后的十年,先后在长塘和木瓜两个乡卫生院工作过。

也是成为医生的这一年,我结婚了,妻子是个农民。

按照当时的说法,我们这种情况称作“半边户”。

婚后,我和妻子先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向力,二儿子叫向鑫。

按照当时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我积极响应了政府的号召,于1983年去洞口县人民医院做了男扎绝育手术。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896月,我大儿子向力不幸溺水身亡。

那一年,他刚好十岁。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缓过来。

可是,日子还得过下去。我和妻子商量,一起努力把另外一个儿子向鑫好好培养成人。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我男扎手术7年多以后的1991年,我妻子意外怀孕并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向磊。

不幸的是,向磊生下来的时候严重发育不良,而且五官缺陷、眼睛斜视,是个残障儿。

可既然是我们的孩子,他来到了这个世上,不管他有多少缺陷,他都是我们的孩子。

我和妻子决定,尽一切能力,把他好好养大。

但是,当时的县计生委和县卫生局以我们“违反计生政策超生三胎”,无视我大儿子溺亡的事实,不仅对我们实行了罚款,还把我开除了公职。

从此,我成了“三无”人员,无田、无地、无工作。我别无选择地返回到村里,依靠耕种妻子的那份田地生活。

这样默默过了十年。

十年以后,也就是2001年,我妻子因患重病,医治无效去世。

又过了近十年,也就是2010年,我儿子向磊,在贵州省威宁县一家私人水泥砖厂打工,不幸被搅拌机搅拌致死。虽然费尽努力,却仍然没有获得合理的赔偿。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在我每一个十年的坎上,都会遭受一次巨大的悲痛。我的亲人一个个离我远去,去了那遥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

现在,我唯一的亲人――儿子向鑫,因为恨我过于老实本分,被开除公职却不敢据理力争,曾经一度离家出走,长久不归。

而今,我已年过花甲,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感觉到孤苦伶仃,度日如年。

很多时候,我总会想起过去的那些事情,一个人遭受了那么不幸和苦难,为什么计生委和卫生局还对我实行那么严厉的处罚。

我大儿子向力不幸溺亡,小儿子向磊亦是残障,加之我做过男扎手术,怎么说都不是“超生三胎”。而当时,很多公职人员超生偷生,遮人耳目,反而没有受到什么处罚。二胎政策放宽以后,他们突然就多出个儿子或女儿来。以前是藏着瞒着,现在可以公开了,也不违法了,他们仍然领着国家的福利和工资,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我,恰好跟他们相反,儿子没了,工作没了,养老依靠也没了,什么都没了。

说我是农民,我没有田和地,说我是公职人员,我没有工资和养老保险。我的实际年龄比身份证上还大两岁,今年已是66岁了,现在慢慢失去养活自己的能力。我觉得好象被开除了国籍似的,享受不到国家的福利和恩惠。我不敢想象自己,万一有一天倒在病床上,会是什么样子。。。。。。

老人说到这里,眼里泛起了泪花。

停了一会,继续说:

我也去找过计生委,找过卫生局,找过信访办,找过县长周乐彬,向他们提交过报告。过去的那些是是非非,哪怕都可以不管,我只想请求政府,给我这个可怜而又苦难的老人,一份基本的养老保险,让我老有所依,在我有生之年,不至于这么凄苦。我为这事跑了好几年了,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离开万塘村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午五点了。冬天的夜来得早,天空看上去灰蒙蒙的。迎着寒风走在路上,渔夫心里五味杂陈。

向书炼老人的人生充满了崎岖和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命运多桀,而计生处分,又给他苦难的人生,添加了一条深深的伤痕。

11月29日上午,渔夫陪同向书炼又一次来到了卫计局(现在计生委和卫生局合并成了卫计局)信访室,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但同时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个处分决定是合理合法的,在当时,全县有200多位公职人员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开除公职。鉴于向书炼的特殊情况,卫计局可以在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给与一些适当的补助。

中午,向书炼离开了卫计局,骑着他那辆破旧的摩托车,苍老的背影在寒风中显得有些萧瑟。

看着向书炼的背影,渔夫耳边响起了刚刚过去的十九大的声音,“共主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渔夫祝愿向书炼老人能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养老保险,祝愿他能幸福,也祝愿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