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山里的父女

 平溪江渔夫 2022-08-06 发布于湖南

               风景秀美的苏宝顶。

6月的最后一天。
 
跟随几个朋友到江口中学探访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名叫龙永芳,今年14岁,读初一,家住在雪峰山苏宝顶的大山里。
 
14岁的龙永芳看起来长得比较粗壮,比一般同龄的女孩子要高大,穿一身黑色衣服,皮肤黝黑,透着一股山里孩子的纯厚和质朴。

           龙永芳和她的班主任肖艳梅老师。

龙永芳的班主任肖艳梅老师告诉我们,龙永芳生下来两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抛弃了她和爸爸,独自离家出走了。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龙永芳从小就没有了母爱,在她的脑海里,对妈妈这个词从来没有任何具体的记忆和印象。

在她的记忆里,只有爸爸和奶奶。

爸爸靠在外面打点零工养活她和年迈的奶奶。

从她记事时候起,就和奶奶相依为命。

7岁那年,龙永芳开始在江口镇中心小学读一年级。

学校在镇上,她每天要步行10多里的山路去上学,下午又要走10多里的山路回家。

不管阴晴雨雪,几年来一直如此。

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这么小的年纪,每天上学来回奔跑近30里的山路,这是无法想像的。

肖哥为此拨通了龙永芳所在的江口镇田胜村肖村长的电话,向他求证。

肖村长说:确实是这样,我们界上(大山里的意思)的孩子多数都是这样过来的。

肖艳梅老师告诉我们,龙永芳家庭贫困,家里居住的还是以前的木房子,前两年奶奶去世了,她现在寄居在镇上一个同村的婶娘家里。

龙永芳是个坚强的孩子,生活俭朴,老实本份,做事也很踏实。

作为她的班主任,肖老师看在眼里,关心和爱却埋在心里,经常会给龙永芳一些生活和经济上的资助! 

旁边一位老师这样告诉肖哥。

上午11点左右。
 
我们离开江口中学,开车到龙永芳的家里。
 
她家的具体位置是江口镇田胜村观音田组,在苏宝顶的半山腰上。
 
我们导航了一下距离,从镇上到她家里是7公里。
 
下了车,从马路左边下坡,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下行,走过几块绿油油的稻田,一座旧木屋出现眼前。

从前面看,木房子的地基是用石头砌起来的,甚至连水泥浆都没灌,屋檐下面很大一部分是悬空的,让人看上去就觉着危险。


龙永芳的爸爸龙德学,今年53岁,小学文化,身体单薄瘦弱。

我们问起他的家庭情况,这个男人一言不发,端着饭碗背过身去,突然就抽泣起来。

我们停住了话题,不再言语。


我们四下看了下,家里很简陋。
 
也许是没有女主人的缘故,显得杂乱而冷清。

问起龙德学目前的收入状况。
 
他说种了近3亩水田,一年大概可以收到两千多斤稻谷,另外还养些鸡鸭猪牛,由于今年疫情,猪和牛都处理了。农闲的时候再出去打点小工,冬天去山里挖些冬笋,这样维持着他和女儿的生活。

龙德学说,这方圆八、九里都没有人居住,以前组里有40多人,都异地搬迁走了。

那你为什么不搬走呢?我问他。

他说以前他母亲身体不好,怕折腾不肯搬,自己也怕到外面没有求生技能,所以就没搬走,现在想搬却没有机会了。


下午1点左右,我们离开了龙德学的家。

晚上,我找到田胜村扶贫书记的电话,跟他了解了龙永芳家里的情况。

书记说,龙德学家里他走访了好几次,家庭状况并不太好,但也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条件。龙德学身体状况良好,50几岁正是当场劳动力,龙永芳身体状况也良好,一直在上学。

一个正常男人养一个女儿,在没有疾病和其他生活变故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正常生活。

2019年,龙德学卖了3头肥猪,还养了两头牛,他名下有6.3亩的承包地,政府有138元每亩的粮补。再加上养鸡鸭和种田收入,打零工、挖冬笋等其他收入,算起来超出了政府规定的贫困线标准。

肖哥以为,扶贫书记说的是符合事实的。

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大抵如此,仅仅挣脱了贫困线,能吃饱穿暖而已,但绝对说不上富裕,就像总理说的,我们有6亿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



苏宝顶是雪峰山最高峰,海拔1934米,风景秀美,特别是早上,能看到日出和云海,霞光万道,风起云涌,非常壮观。

在这美丽的大山里,居住着很多勤劳朴实的人们,在这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他们是大山永远的儿女。

龙德学父女也是。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