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同步作文 | “游记”大找茬

 可乐小天才 2022-08-06 发布于北京
 

xiū

gǎi

zhǐ


dǎ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节课结束后,同学们发过来的作文我都有认真看,给出指导建议,并督促及时修改并整理。

写作这门学科呢,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写”之上。写作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具体化的过程。

我们暂且将其分为三个步骤,喜欢将任何内容分步写,这是我的一个习惯,也希望同学们学习。

这三步分别是——

写作前、写作时、写作后。

写作前先审题:确定主题、看清楚写作要求、寻找素材、梳理框架和思路……

写作时要心脑并用:动脑搜寻词汇量、下笔整合、融汇基础知识和课堂重点进行创新……

写作后自主检查:检查错别字、疏通字词句、修改创新高……

这三步其实必不可少,但能做到这三步的同学能有多少呢?大部分同学甚至是一步都没做到位。

如果是这样,写作的脚步到底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抑或是原地踏步?!

之后会慢慢加入修改指导的简要过程,帮助同学们在汲取他人精华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写作破绽。我称之为“找茬”行动。

寻找突破点,是我们找茬的重点。

写作三“步”曲,你完成了每一步,老师才能给你给出更好的指导建议。这叫锦上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次的找茬对象是一对双胞胎

他俩写的是同一个景点的游记。

找茬之前,

看看他们的准备工作吧——

其实也没啥准备,

忘记具体的游览过程了,

那就摆出照片,

一边回忆一边来写呗。


进入正题!


一起来找茬(1)

游西九华山

四年级  张越然

夏天再一次来到我们面前,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如今我还能回味起(我仿佛又闻到了)去年暑假游西九华山时,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茶香……(建议:“回味起茶香、清香”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只能是回味某一种吃的味道或者经历。)

记得那天早上我们全家坐上车,穿过了重重隧道,开过了片片田园,又走上了陡峭的山路。山路上的夹角处,有数朵黄的发亮的菊花,好想摘下一朵放在鼻子边,细细品味一下那夏天独有的香味。

过了近半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西九华山的顶部。车刚一停好,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跑下来,去看看外面这一美好的景物。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上有翠绿的小草,小草们一起齐心协力地为山姑娘织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夏天草裙,在太阳的照射下,裙子上好像撒上了绿宝石。耀眼夺目,我的眼里满是星光。(你能写出一个比喻句,说明眼前的美景实在是美好,加一个自己的感受会不会更好?应证了游记的“突出感受”重点。)

沿着山路往上走几步,便到了西九华山的标志性建筑物——大茶壶。(记得用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站在如此高大的建筑物下,放眼望去,山脚、山中、山顶全都被一层绿布笼罩,满眼的绿色映入眼帘。你看!在茶园里有正在给茶树们按摩的风姑娘;有打着三角铁的树叶;还有拍水叫好的河流……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清清的茶香味儿在我的鼻腔里绽放,越闻越好闻。我陶醉其中,像个不知疲倦的小兔子,不停地耸动着我的小鼻子……(此处加入自己的感受,以及茶香味,与开头的“清香茶香”相呼应,这样是不是更好呢?细细品味一下吧!)

绕过池塘,穿过花棚,往前走几米,就来到了“竹海”世界。刚一踏入竹林,我便闻到了一阵阵竹香味,这香味真浓,赛过玫瑰花的味道。在翠绿的竹子上,还有鸟儿在为夏天重新编着一首曲子,以此来赞美夏天。有几只黄中带黑的小蜜蜂,也飞来听小鸟的歌声。这时,有几只黄中带黑的小蜜蜂“嗡嗡”着飞来,我吓得忙躲在妈妈的身后。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我错了,这几只小蜜蜂停在竹枝上就不动了,煽动着小翅膀好像在打着节奏。原来,它们也飞来听小鸟唱歌呢!(看到小蜜蜂,你会不会害怕?加入自己的感受。这便是一次经历,丰富游记内容。)

竹林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鱼儿在水里面泡着澡,好像很享受的样子!这时我和弟弟也忍不住冲过去,互相嬉戏打闹着,虽然满身都湿了,但是我们也不在乎。溪水边充满了大家的欢歌笑语声,这声音到现在都还回荡在我耳边!

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像被打翻的彩色颜料,我赶紧拿起相机,给这美好的一幕拍照留恋。

美丽的西九华山,你是我暑假生活中的一道彩虹,是我童年中闪亮的星星,也是我生活中的乐趣。

可乐观感:

其实抛开指导性建议不说,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至少在内容上符合“游记”的写作要求。动用了“五感一心”,加入了自己的联想,确定了游览路线,对景物的描述和个人的经历进行了刻画,很是不错。

正如前面所说,锦上添花才是最好。回头重新看一遍,肯定又会有新的修改想法。



一起来找茬(2)

游西九华山

四年级  张越涵

每当我看到一支支又高又壮的竹子时,我就会想起去年夏天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西九华山的美好场景……

那一天我特别兴奋,早上好想长双翅膀直接飞过去恨不得长双翅膀直接飞过去(注意语病)。我坐上汽车,来到山脚下,接下来的路婉蜒又曲折,我们一路绕着又陡又险的山路,让我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不过下车时,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旅途的辛苦早就消失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里的风景(“这里”包含了“风景”,重复语病)美丽的像仙境一样,一排排葱绿的竹海根本就看不到边,从山脚蔓延到山顶上,回头一看就是一大片茶园和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茶壶。(破折号不能忘记啦,表解释说明)从山顶往下看,就是美丽的西九华山全景图。美景尽收眼底,看的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哇……这也太壮观了吧!”我脱口而出。(加入一点感受吧,侧面体现出如“仙境”的特点。利用肢体语言体现自己的感受,这点要加强。)

往前走走,我们来到了一座巨大的水库。那时我们也感觉饿了,就去了这里的餐厅,服务员用家乡话特别热情的接待我们。我看着他们从地里拔起新鲜的蔬菜,再在现场做给我们吃,我感到很新奇。能吃到这么新鲜的食材,我们全家人的心里都美滋滋的,尤其是妈妈,可以看到她的眼睛都笑弯了呢。(加一点小细节,侧面体现出你们的心情,这便是“游记”中的见闻体验、而不仅仅是一笔带过这个过程。)我们围坐在水库旁的院子里,一边吃着食物,一边欣赏着那如诗如画的风景,无比惬意。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后,(与上文的过渡要注意,不能太急)我们翻过一座山丘,拐了个弯,就到了一座塔的脚下。我忙爬上那座塔,走到观景台上。风儿抚摸着我的脸颊,我紧紧抓着帽子,生怕被风儿姐姐带走了。满山葱绿的茶叶,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唱着采茶歌曲……

下了塔,追着小鸟,我便来到了一片竹林里。那里的景色优美,溪水潺潺,小鸟在唱着欢快的歌曲,我也听着那些欢快的曲子,在竹林中玩耍嬉戏着,我感觉自己像一只小鸟一样飞上了蓝天。

“哗啦哗啦”,我随着声音的源头奔跑过去,一片小瀑布呈现在我眼前,它好似一条丝绸从天空落下来,水花溅到我的脸上感觉清爽无比。小花小草吮吸着脸上清凉的露珠,小草还用水珠把脸洗干净了;树公公也在瀑布边洗露珠澡,有的树还靠着墙壁睡着了呢……(此处运用了《望庐山瀑布》的手法,整合了之前的学习内容,很棒。)

山之美、茶之香、竹之成荫……这样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美丽的西九华山,真想再次与你相约!

可乐观感:

这是弟弟的作文。和姐姐的比起来丝毫不逊色。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也就是过渡句部分,很自然,不会刻意引出下个地点的感觉。“移步换景”,这对姐弟算是磨合得差不多了。

这篇游记融合了“写景+经历”,写景的部分还不错,在写经历的时候,要学着把感受再放大,除了自己的,也可以写写家人的。






在把修改后的作文发给妈妈之后,

通过咱俩的对话,

其实也能看出一点写作过程中的痕迹


哪些痕迹呢?

1、知道老师这堂课要求的重点在哪里;

2、记得老师说过的话,不好的地方要避免,强迫自己做到老师的要求,不偷懒,向好的地方靠近;

3、不重复以前写过的内容,坚决不让脑子偷懒;

4、回头检查,做自己的小老师;

5、家长参与,帮忙回忆,但不插手写作内容,任其发挥;

6、有共同讨论的过程,家长看完,孩子答疑……这样也能够让家长走进孩子的文字世界。

有人认真看自己的作文并得到认可,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仅限于老师。


最后来瞄一眼“极草的手稿”^.^

作者:张越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