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墨牡丹这样画、国画牡丹叶子和枝干的画法,简单易学!

 雪小石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图文教程:彩墨牡丹这样画

摘录自天津杨柳青画社《彩墨五色牡丹画法》,施荣宣插图,仅选取部分内容供参考。

《睛》画法步骤

步骤一:墨蓝写叶,近浓远淡,浓墨勾叶筋。(花头参照牡丹花头画法)

步骤二:浓淡墨写老枝,草绿蘸朱红写嫩梗。

步骤三:草绿蘸朱红写姨婆梗,老枝的节处撞以淡石绿水。

步骤四:后面的一棵以朱磦加藤黄写花,墨绿写叶。

牡丹花头画法

在花朵的范围内湿水,烘以洋红或朱磦,花心处色浓,外围色淡。在未干时以厚粉先写内瓣,稍淡之粉写外瓣,石绿写雌蕊,厚粉写花须,浓粉黄点雄蕊。草绿蘸朱红写复萼,墨红勾筋。

《露》画法步骤

步骤一:墨蓝写叶,近叶浓,远叶淡,趁湿浓墨勾叶筋。(花头参照露水花头画法)

步骤二:画后面一棵,画法与前同,惟用色稍淡。

步骤三:浓淡墨写老枝,草绿蘸朱红写嫩梗。

步骤四:草绿蘸朱红写叶柄及嫩芽。在老枝的节处撞以淡石绿水。

露水花头画法

在画面上洒以矾水,干后以朱磦写出花心处及内瓣的范围。淡粉红写外瓣,稍浓之色写内瓣,趁湿洋红勾瓣筋。石绿蘸洋红写雌蕊。浓白粉写花须,浓粉黄点雄蕊。草绿蘸朱红写复萼,墨红勾筋。

《风》画法步骤

步骤一:浓淡墨取其风势写叶,浓墨勾叶筋。(花头参照风中花头画法)

步骤二:稍淡之色写后面一棵,以墨绿写叶,浓墨勾叶筋。草绿蘸朱红写嫩芽。草绿蘸朱红写嫩梗及叶柄。

步骤三:以淡墨绿写远叶,浓墨勾叶筋。

步骤四:远花与前面的花绘法同,惟用色稍淡。以草绿蘸朱红写花蕾及萼片。以洋红在花瓣端点以红斑,完成后落款盖章。

风中花头画法

狼毫笔淡墨勾出花瓣,用笔稍微浪漫。瓣端处加勾浓墨少许,使其每瓣凸出。花心处染以墨红,石绿写雌蕊。瓣根处染以淡黄,根部点以墨红。浓粉勾花须,浓朱黄点雄蕊。草绿蘸朱红写复萼,墨红勾筋。

写意牡丹用水十法

1.涨水法

涨水法亦称聚水法,是指笔含饱满欲滴的水作画,其原理:笔中储水多,饱水直入,冲力大,水向笔线边沿渗化的张力大。

具体画法:以水带墨之笔直落纸上,水的涨力形成的边沿水的量要大于中间,运笔刚柔并举,不宜复笔。其效果有润含春雨和晨雾的趣韵。

以较多含水量的色水,笔随意转,以涨水法泼写花冠,使花冠呈现酣畅淋漓的图像。泼写时,运笔要刚柔并济,色彩要冷暖互补,在画叶组时,以大笔饱蘸彩墨,笔端蘸以浓墨,自上而下铺锋挥洒,半干时墨线勾叶脉,淡叶淡墨勾,深叶重墨勾,要一气呵成。

2.枯水法

又称惜水法,指笔含水较少,枯水作画,兴于元代,行于明清,迄今不衰。笔枯水少,纸上受水少。

画法:先吸足色、墨、水,再去余水,行笔缓慢涩进,要笔锋、笔腹、笔根并用。枯水的飞白,使画面洒脱松秀,有干裂秋风的神韵和金石之味。

以含水较少的枯笔作画,在画花冠时运用一笔法,从花心起笔,缓慢行笔,按花冠的结构垛出花瓣的姿态,亮部花瓣最后画成或者留白纸色,呈现出自然的飞白效果。运笔时笔锋、笔腹、笔根并用。枯水作画有涩滞感,为此布叶组时以湿笔彩墨画之,使画面有干湿互补,分合自然,有干裂秋风的神韵。老干以枯笔双勾略加皴擦,使画面和谐统一。

3.渍水法

是指水破色墨溢出的水渍。因纸具敏水性,水在纸上极易向四周渗化而留下痕迹。

画法:以色、墨、水垛于纸上,行笔较慢,让其自然渗化出溢出水渍,不同成分的水溶物质形成不同的水渍。巧用渍水法能得奇趣,画面若隐若现,空濛灵秀,产生氤氲朦胧之气。

《紫气图》的花冠以渍水法画之,中间的主体紫牡丹,起笔以平移法画出,中心部分以深紫色垛成,上部外围花瓣是以饱满的色笔,中锋直落纸上使其自然渗化,之后用少许清水滴在花瓣上,称之“撞水”,由于花瓣上的水分充足,不断渗化溢出边缘线,出现若隐若现,空濛灵秀的水渍。此法可与撞水法结合应用,撞水时要掌握一个度,防止色水过度。

4.斡水法

斡,旋转之意,指连续旋转、重叠的水法。旋转重叠的水,互相碰撞,冲击成陆离斑驳的水痕墨迹。

以旋动的色笔画胭脂色牡丹花冠,调色时以白粉水笔蘸胭脂,轻揉后笔锋再蘸以浓重的胭脂,从花心中心部拈转笔杆画花瓣,未干时紧接着画出第二片花瓣,三笔为一组,连续旋动,互相融合,特别滋润生动,每个花瓣外端留有重复滚动的笔痕,变化自然真实,画叶组时,叶与花瓣交接处以叶托花冠之形,使花冠的形状更生动。

5.冲水法

就是以水冲墨色之法,使物象上的墨色自然流淌,充分利用水对墨痕渗化的特性,因作画时墨色的浓度、块面大小不等出现不同的渗化痕迹。

画法:在画面将干时以清水冲滴在上面,水分的多少要掌握一个“度”,做到在模糊中求清醒,清醒中呈模糊。效果有湿润感、流动感,可获得物象的阴阳向背、轻重厚薄的效果。

此图以色水冲墨线出现的水色自然流淌的效果,又称之谓破墨法。在冲色水时要恰到好处,不可面面俱到,根据需要水冲在花冠的部分花瓣上。因受水的多少不同,花瓣边缘有的出现水渍外溢,有的墨痕延伸的肌理效果。当花冠用冲水法时,画叶子则尽量变其法,否则整个画面易漫漶一片。

6.导水法

是在画者意图的导向下使水的渗化成型,是破水法的一种特定画法,利用水对墨色的自然渗化力以及对墨的驱赶作用,将墨水向需要的方向引导。

画法:以清水少量滴在墨色上任其渗化,不断用水滴在需要的部位,以不溢出墨线为宜。效果既能保持原有的笔痕墨迹,又能按画者的意图定向渗化,朦胧又自然。

此图是在色水的驱赶下,让局部色块向所需要的方向渗化成型,使之既保留了原有的笔触痕迹,又渗化出朦胧的韵味。入于传统之中,出于传统之外,做到奔放处不失法度,精微处不失气魄。

7.铺水法

是指将清水大片地泼在画上,让水渗透到墨色中去,背泼时水透过纸冲向墨痕的底部(墨纸结合处)。

画法:在画面将干时以大笔蘸以饱满的水,可作背泼或局部泼,增加画面墨色的融柔感,使物象新鲜灵活,有雨露滋润的感觉,似给小孩脸上盖上一块透明的纱布。

注意牡丹的神情风姿,力求在传统写意的笔墨中表现出牡丹的灵动生机,在色彩的调配上既要有冷暖的变化,又要能和谐统一。在画花冠时往往在花瓣间留有破碎的空隙,可以用铺水法将清水大片地泼在画上使其渗透到色块中去,铺水时在主花的亮部可以有意识地留点“飞白”,增加画面的层次。

8.雾水法

又称湿画法,画前将宣纸喷湿,宣纸吸水后有隔水的性能。

画法,先用清水将纸喷湿,然后在纸上作画,有水渍的部分墨色让开,无水渍的部分,墨色自然渗化,待画面半干时局部可以再次喷水起到水破墨的作用;其画面出现白色或斑驳的水渍,层次丰富,自然晕化,具有朦胧虚灵的情趣。雾水法宜表现雨中、雾中的牡丹。

上图画法可先用清水在画纸上喷漆湿透,再用含水量不匀的色彩按牡丹的结构随笔挥写花瓣的不同姿态,之后补笔收拾,因势利导正形取神。由于宣纸吸水后有隔水的性能,在水渍多的部分色墨让开,色块淡;水渍少的部分,色块较浓,总体说以雾水法作画色淡,晕化朦胧。此画在半干时局部再次以雾水喷洒,在花冠、叶上留有斑驳的痕迹,有雾中观花之感。

9.胶水法

是以溶胶之水作画,胶水有渗化快、易溶于水的特点。

画法之一:先胶后墨法,以胶水调墨,易使墨色溶化,二笔相接相互融合,不留痕迹,同时胶水成为墨的载体,墨易向四周排遣,出现自然的肌理痕迹。

画法之二:冲水脱胶法,在墨色将干时,以水冲之,可以将部分胶墨冲去,取得更为丰富的画面变化。墨色淋漓,腴润明快。

此图画蓝紫牡丹花冠时,先用带用淡胶水的笔蘸以粉蓝紫色略作揉合,笔锋上蘸以浓重的紫色,按花冠的结构画出近处花瓣和内花瓣,之后,笔锋再蘸浓重色画外缘花瓣,这样所作的花冠、花瓣间融合相撞,不留生硬的痕迹。在花瓣局部滴以清水,则色水易向边缘排遣,花瓣边缘会出现斑驳自然的肌理痕迹。此图叶组中加以较多的胶水,画面墨块透明,渗化的边缘线清晰,胶水法如果使用不当则画面易有平薄之感。

10.宿墨水法

以笔洗中宿墨水作画,古有用墨七法之说,宿墨水是七法之一,宿墨水脱胶后成细渣滓状,既粘而又浓黑,含水漫漶,笔痕犹存,自有一种烟雨氤氲之气。

画法:以清水与宿墨水调合,勾线或点垛,层层点染,要笔笔分明,不能浑浊不清。以清水辅之,可以改变宿墨的晦暗,有墨黑中见亮的厚度之效。

以笔洗内的久存积淀之宿墨水画牡丹,浓而无光,遇生宣纸不渗化。要求在用笔上刚柔相济,运墨上要干湿互补,浓淡相宜,笔笔分明,布局上要平中求奇,顾盼有情,设色上典雅沉着融合和谐。牡丹老干呈褐色,虬曲状,多用赭墨色,以中侧锋,运笔顿挫,画出奇崛刚健遒劲之美,并注意干枝的主线、辅线、破线的三线关系。

国画牡丹叶子和枝干的画法,简单易学!

以下部分内容选自中央工艺美院申伟,于跃中合编《怎样画牡丹》一书

一、点写叶子的画法

牡丹叶子为羽状复叶,一柄九叶,俗称三叉九顶,但靠近花头部位则为一柄三叶。牡丹叶子多为绿色,叶柄带紫褐色。画叶子可用纯墨色,也可用花青蘸墨,或淡绿蘸深经,老叶以深绿蘸赭或调墨,嫩叶以嫩绿蘸胭脂,画叶落笔不能改动。“花可复加,叶无重笔”,因此画叶要慎重。

写意牡丹叶子的画法

点击查看视频

牡丹的叶子可谓三权九顶,也就是一支分三杈,三叶分九顶,但是叶子不能平摆,要有动感,要有明暗。

叶子应该分成三部分,上部的叶子向上翘,中部的叶子相对平,下部的叶子下垂。

向上翘的叶子起手先画阳面,颜色以藤黄调三青、略加红、再调点墨,暗部加蓝调墨。

叶子的色彩根据不同环境或作者不同偏爱变化。早晨的叶子可以偏蓝绿色。

中午的叶子可以黄绿色。

晚上的叶子可以偏红色。

也可以全用墨色来画叶。

1.用笔方法

完整的单片叶子为一叶三出,要三笔完成。叶背面色浅,叶正面色深,一笔落纸要分明暗,勾叶筋一般多用中锋,叶面主筋要偏一些,勿于中心。

为了便于掌握叶子的画法,可以以三叶为一组用笔,三叶为一小单元进行练习。

2.叶子的分组与组合

画花容易、画叶难,因为花头的花瓣集中而完整,叶子则数量多而分散、琐碎,叶柄摆动,变化无常,所以,落笔前要分组考虑,注意组与组之间的主次、疏密、虚实的相互关系。

3.结构与视角变化

枝干把叶片连接在一起,但随着视角的转移而变化,从这种变化中逐步掌握其动态规律。

4.结构与虚实关系

牡丹叶子生于茎周向外辐射,形成各种空间层次,这种空间层次必须用虚实方法表现出来,如:花后有叶、叶后有花、层层衬托,体现出空间感,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达到丰富统一的目的。

二、叶子的大小与疏密变化

牡丹叶子有老叶和嫩叶两种,写意画法只需表现出叶子组合的形似特征即可。

1.大中有小

叶子在自然状态中,有正面、反面、不同的侧面、上下左右的倾斜等,形成大小、宽窄、尖角等不同形状。在画叶时要大小配合才能有节奏。

2.整中有散

牡丹叶子分散,因此在观察方法上必须建立块面观念,首先以块面稳定画面,然后再配上零散的单枝叶片,才能显出整株牡丹的茂盛而富有朝气。

三、叶子的动态与天气变化

1.晴天牡丹叶

牡丹盛开时,晴天的叶子株株向上,充满生气。画时最好是自下而上,从内到外用笔,画出叶尖来,假若下笔没有把握,可以在下笔前用木炭条打一下底稿。

2.风中牡丹叶

风中叶的形状特点是要有明显的一定数量的侧状叶,叶柄形成弯曲状,表现出叶子飘动的形态。

3.雨中牡丹叶

叶子下垂,阴雨天光线灰暗,但因叶子着水后光滑,仍然透出亮的点与面,所以,用笔时仍然要显出结构中的明暗关系。

四、叶子与花头的搭配

1.全围式

在白纸上为了衬托浅色花头如:黄、白等,可采用叶子全围式搭配,但不要把花头全封闭起来。

2.半围式

为了衬托半亮半暗的花头。

3.散点式

花头属于中色调或重色调的画法。

4.遥相呼应式

这种搭配形式是比较夸张的画法,既突出了花头,又表现了叶子自身的姿态,显得别致。

五、关于写意牡丹枝干的画法

牡丹枝杆是牡丹之骨在画面中起支撑作用,用它的铮铮铁杆来支撑美丽的花、欲放的苞、挺拔的茎、碧绿的叶、伸展的枝。牡丹枝杆的表现方法有很多,有的用赭墨或墨直接来画,稍加修理即可;也可用焦墨破淡色的方法来画:笔根上蘸石绿,笔尖上蘸赭石,画完后,用干笔焦墨在原笔的基础上干擦,稍加修理,形成自然纹理,效果很好。

画牡丹枝杆时应注意主杆和辅枝之分,枝和枝之间要注意穿插交错的安排,要多变化、少重复,并要注意干湿、长短、粗细的对比。

1、牡丹的枝干分三部分:一部分是新枝,一部分是老枝,一部分是新枝老枝交界处。画新枝要柔嫩,老枝要苍老,老枝与新枝的连接处要留空儿。

2、画新枝的起手,首先调淡墨或淡色,起笔先顿,半中锋向前滑行,到一定位置还要顿笔,顿壁之间的长短要不同,起笔的方向也要调整,这样才有节奏感,“节外生枝”,小枝一般都在节上生。

3、嫩枝的组织要有疏密、长短、粗细之分,要组成一组和谐的韵律,不要横竖交叉,更要避免平行,枝干之间的空白要大小不等。

4、画老枝时一定要先将毛笔蘸饱墨,然后刮掉多余的部分,这样才会笔走一半石墨已耗尽,行笔要稳,不可重压,不可轻飘滑行,是一种稳重带有控制意念的行笔,要有顿挫,尽量使画面飞白,可顺锋可逆锋,不理想的地方可以点苔补救,局部地方可以用清水破一下,使其产生韵味。

5、画苍枝应有浓淡之分,这样才能有层次感。

6、新枝老枝的交接处称“护围”它和嫩芽前的蓓蕾画法相似,画时先在笔上调黄,再调红和胭脂,最后调墨,用笔时笔尖向上,笔根向下卧即成。嫩芽和“护围”在画面起着无限生机的作用,千万不可忽略。

7、老根在画面虽然不常用,但也必须了解。它的画法是先用枯笔画出老根,然后再画龙爪般的根筋,根筋不可画得太长,才能有深入地中的感觉,写意的画法在用笔干后还要深入刻画,可以再加皴擦、点缀染使其生动。

六、工笔牡丹叶子的画法

牡丹的叶子最主要的特征是一叶三筋,中间主筋所在叶片较大较长,主叶片末梢附近会有缺齿并伴有较为清晰的细叶脉,两边副筋所在叶片略短略瘦,无缺齿现象。牡丹叶子的颜色通常为草绿色,但是有时候为了配合画面的整体色彩变化,翠绿色以及蓝色的牡丹叶子在工笔牡丹画作中也比较常见。

牡丹叶子的造型:

牡丹叶子的造型并没有什么固定规律,既可以偏肥硕一些表达雍容之意,也可以偏瘦弱一些,表达野逸之意。大组的叶子组合要注意“三叉九顶”这个生长规律。

一张工笔牡丹画作中叶子的造型要避免多处重复的现象出现,也不要让叶子四面生长,要避免零乱。在整体有序的基础上多注意局部的灵活多变,这样画出来的叶子才可能生动耐看。

这里给出了十数种牡丹叶子的造型,只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了每一片叶子的造型变化法则,再通过举一反三,根据画面构图需要和牡丹叶子的穿插规则进行组织,我们很快就可以掌握大组叶子的组合规律。

牡丹的局部细叶脉根据画面情况可勾可不勾。通常情况下,需要精细的小品,可以考虑勾勒细脉并用胭脂复勒主筋。但是大幅面的作品不勾勒也可,勾多了反而可能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枝梗在牡丹画面中主要起到分割画面空间的作用,所以要描绘的挺拔有力,枝梗的交叉部分通常呈“十字形”,此处描绘要多注重体现“骨点”的感觉。

牡丹的叶子造型一般以丰满圆润为主,这是为了吻合牡丹花“雍容华贵”的特性。主筋及轮廓线大多以铁线描勾勒,更显厚重。辅脉等以钉头鼠尾描为之,略添灵动。

点击查看视频教学

主讲老师:李晓明

1.李晓明工笔画基础——牡丹叶子的画法

1、中锋执笔,浓墨勾出叶子、枝梗。线条要挺拔有力,叶筋根部稍粗,到了叶梢部分要注意回旋变化,忌讳单纯收尖,会显得叶子比较单薄。叶子的造型既可贴近生活中的原型,也可以主观变化,如蓝色叶子的造型就较为丰满。

2、反叶、梗平涂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草绿叶子正叶用花青调和藤黄调出草绿平涂。翠绿叶子平涂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蓝色叶子则平涂淡蓝色(花青+三青)。

3、蓝色叶子用偏蓝的花青统染,草绿叶子用淡墨青色(花青+墨)统染,翠绿叶子用淡花青统染。基本都统染两次左右,第二次用色稍深并且涂色的面积稍微小一点。反叶用草绿统染。梗的正面用草绿平涂,反叶草绿略略分染。

4、蓝叶子和绿叶子用花青继续分染,局部用重墨青色提染。草绿叶子则用墨分染、提染为主。反叶用淡墨绿(头绿+墨+大量水)分染。此步骤要注意留出水线。但是不能让水线显得刺眼,要边染边留出,不能生硬的挤出一条条水线。

5、蓝色叶子整体罩染酞青蓝,用色要薄。草绿叶子整体罩染草绿,叶尖部分提染淡朱膘。翠绿叶子叶尖部分提染中等浓度头绿,拖染到根部为止,随后整体罩染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反叶部分用薄三绿从尖部往根部大面积拖染,用色要薄。最后用中墨复勒模糊墨线,淡墨勾出细叶脉,并用胭脂复勒正叶主筋。反叶、枝梗等处用淡胭脂复勒并勾勒细叶脉。

2.李晓明工笔画——三色牡丹叶子的画法

牡丹枝梗:

牡丹老干为木本,质感苍涩,笔法要粗壮有力且略干涩。可以用镢头钉锚略加颤笔描法勾勒。顶的芽苞水分饱满,质感娇嫩,以钉头鼠尾描勾勒为宜。

七、工笔牡丹老干设色

1、老干为木质,所以用线要苍涩,勾线笔可以用短锋硬毫笔。用笔要以中锋或者逆锋为主,顺锋少用,以免油滑。行笔间要顿挫有变且符合生长结构,局部疤节可略夸张,一些翘起的老皮也可适当描绘。

2、稍干的色笔蘸淡墨点、皴出老干的明暗变化,要有一边略重一点。用笔要见笔,依据结构变化落墨,不可一味湿笔分染。

3、水分稍饱满的淡墨整体罩染老干,遇到疤节处要留出白底色。中墨局部复勾,老干暗面部分线条略粗。大的疤节处局部重墨填色。

4、淡赭石复勒老干两边线条,稍干后整体罩染淡赭石。疤节处仍需空出。干后淡墨点苔点,趁湿润用清水破开点苔,并冲入薄三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