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圩岸学堂 2022-08-06 发布于江苏

新学期开学,我们是从文言文开始的——高一、高二、高三,都是如此。

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很重,不但要积累字词,还要背诵相关篇目。早早动手,这样早晚读的读背默写的任务有了。

文言文水平直接影响古诗阅读能力,一定要学好文言文。

更不要说古诗文加默写,在试卷中的比分达到了41分。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题中,有时还会有文言文,比如今年新高考1卷第3题,题干中出现了文言文句子,你不理解句意,直接影响你的选择判断。

还有,你看到的高分作文,语言表达典雅华丽,都是来自于于文言文功底。

没有哪个语文老师不把文言文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就连小孩子启蒙,都是从背唐诗开始的。

但是!

文言文太难了!

不但同学们觉得难学,语文老师也深感头疼,不知道该怎样教。

难在哪里呢?难在记不住。

我曾经觉得,我能做的就是给同学们讲解和翻译,剩下的事就是同学们自己的事了,就是你去读你去背的事了。

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学好背好之外,我们备课组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加大剂量,增加练习量,提高疗效。

我近几年在内高班,发现加大剂量的办法对我们班的同学疗效甚微——天书般的练习题,让不少基础差的同学直接选择放弃,干脆不做,或者抄抄学霸的选择题答案,或者随便画符交上来,等着老师讲。讲的时候听听,听完就扔。你老师吭哧吭哧备了半天课,翻字典,跟同事讨论,课上讲的眉飞色舞,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同学们不会在课后认真复习你课上讲的知识点的,因为新的剂量已经发下来了,等待同学们服用。

央草想:“我们加大剂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谁能做到学一遍就能留下印象?扪心自问,央草做不到学一遍就能记住。老师指责学生时会说,我明明讲过了,你们为啥不会?央草你听一遍能记住吗?这种指责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为啥反复练?反复练其实是提高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复现率,从而达到记忆效果。所以,重复才是重点。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要疲于奔命,用陌生的材料来重复呢?用课本上的材料来重复,行不行?”

说干就干。

我插播一下,公众号读者里是有央草的学生的,下面的故事不是编的,央草和她的同学们真就是这么干的。

暑假里,央草先后更新了五篇文言文,你已经发现了,我编排这些文言文的方式跟其他老师不一样——这就是我和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方式。

我们先带着“拐杖”上路,依靠拐杖走完全程。接下来不断尝试扔掉拐杖,直到能离开拐杖为止。我们反复走同一条路,直到每个人都能独立行走。

我们不追求里程数,只追求走路的质量。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

我能看到的数据,是内高班跟本地班的成绩比较。我们的目标是,缩小差距。多次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被我沿用下来了。

我丝毫没有推广使用这种方法的意思。我只是想借此说明: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通用法则,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哪种方法可行,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央草的方法是不是适用于班上所有同学?这也是存疑的。那些不喜欢这种方法的同学不会告诉我,因为课堂是老师的,老师说了算。同学们只能适应老师的风格,老师不能在课堂上照顾到每一位同学。

因材施教,是理想化的状态。理论上,人和人不同,应该被区别教育。就像理论上,目前的癌症都是可以被治愈的——假如有足够的科学家可以为每一位癌症病人私人定制靶向药的话。因材施教的成本很高,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不得不做妥协。

作为求学者自己,是可以“私人定制”的,可以自己为自己量身定制学习方法。我有一个猜想,所谓学霸,就是找对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