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与事功

 光明心手札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就诗人而论,如果诗写得特别好,现实中一般没什么大功业;建立了大功业的,诗文上也只是偶露峥嵘。这倒可以理解——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用在某一方面多了,用在其它方面自然就少了。忙于安邦定国,哪有闲情雅致整天写诗?倘若一心写诗,字斟句酌、推推敲敲,自然也无意俗务。“千古词帝”李煜,词写得好,当皇帝却差劲,一晌贪欢,丢了无限江山。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王心术玩得忒溜,又赶上好时候,太平天子附庸风雅,据说一辈子写了一万多首诗,质量却都一般化,其中不少还是臣僚捉刀代笔。
      自古以来,诗写得好、事功也厉害的人物屈指可数,一般都有大见识、大胸襟、大气魄,不能单以诗文论,写诗只属于副业,情之所至、直抒胸臆,从不拽文卖酸,格调境界宏大高远,诗文与事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伟人毛泽东,一阙《沁园春·雪》冠绝古今,还有无数篇雄文深入人心,连目不识丁的看门老大爷都能大段背诵。曹操留下的诗篇少而精,风格朴实、气象雄浑,《短歌行》《观沧海》历代传诵。即使大老粗刘邦,《大风歌》一出口也是霸气侧漏。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写过不少打油诗,有的简直就像泼妇骂街,不过“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后面还跟着“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勉强沾了点帝王气象。
      专业点的诗人当中,“光芒万丈长”的李白、杜甫命运多舛,“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没多少机会做实事,可谓“文章憎命达”;白居易、苏东坡为官一方,论喝酒泡妞、吟诗作赋,这哥儿俩在行,政治上倒还真没有多大作为;辛弃疾年轻时有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然而刚过不惑之年就早早退居山林,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陶渊明、王维寄情山水,心态佛系,他们的诗清新脱俗、宁静淡泊,出世色彩浓厚,属于非主流。陆游忧国忧民,“老笔尤健”,悲愤激昂,一辈子主张北伐,无奈生不逢时。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不过古代男尊女卑,只能缩于深闺,后半生颠沛漂泊,“凄凄惨惨切切”,只好“江山留与后人愁”。“白衣卿相”柳永的词雅俗共赏,作为婉约派代表,愁苦阴柔,格调上终归差了些。范仲淹、王安石出将入相,功业卓著、诗词也不赖,范的《渔家傲·秋思》,王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既沉郁悲壮又雄健浑厚,通透豁达,令人佩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诗歌鼎盛的唐朝,诗人高适绝对是一个另类传奇。他早年四处奔波,“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渴望凭借才干建功立业,但屡屡失意,感慨“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之后三十年边种地边读书,直到快五十岁被任命为封丘县尉(类似于公安局局长),一年多即辞官。高适并没有回家养老,先是进入名将哥舒翰幕府,后又跟随唐玄宗逃到成都,自此逆天改命,一个月内由八品跃为三品,在他生命后期的十余年,先后担任过刺史、节度使、刑部侍郎等,展现出较高的军政才能,被封渤海县侯,成为唐朝诗人中凤毛麟角的“达者”,死后谥号为“忠”。令人羡慕的倒不是高适的高官厚禄,而是——不仅诗写得好,“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七言古最有力气”。而且懂军事、会打仗,体恤爱惜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不矫情、干实事,懂得人情世故,会鼓励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了解民间疾苦,仁爱悲悯,不愿逢迎拍马,不忍剥削百姓,“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旧唐书·高适传》评价他“政存宽简,吏民便之”;志存高远,性格却豁达,“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所以,高适是个有着人间烟火气的诗人,有才有趣,“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