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家出走·洛阳南无拳传人的传奇(4)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8-06 发布于湖北

刘成庄是和他师父认识,是一种缘,是道家之缘。那年他9岁。

9岁之前的事儿,刘成庄不想让人写出来。虽说生于穷时代、穷人家,但他还有更为特殊的经历,这里只好借用“不堪回首”一词了之。

河南洛阳城的北边东西横亘着一道黄土岭—— 邙山。在历史上,邙山一直是个贫瘠的地方,土质坚硬加上缺水,那里就成了人们灵魂归处的上选之地。洛阳久为中国都城,京城的高官要员死后,大多葬于此地。故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名言传世。皇帝的陵、要人的冢,高大壮观,千百年威势不减;相比之下,普通人家的坟、墓,则如一抔黄土,风雨剥蚀之下,轻易就淹没于蒿草之中。人们争相到此地寻找归宿,整个北邙的坟墓就形成了层层叠叠挨挨匝匝之势。又有言“邙山无卧牛之地”,意为尽被陵、冢、坟、墓所占。

邙山上,还生活着不少人,世世代代延续着家族的血脉。穷地方、穷人家、穷日子,盖不起房子,就利用邙山土质坚实和缺水的条件,打起穷主意—— 挖坑打窑住。人们先方方正正挖一个深十几米的大坑,然后在坑内周边打窑洞,邻坑边再挖一个坡道,打开一个门通向大坑底部作为家门,门对面坡道壁边,挖一个窖洞作渗雨水所用。其实这是我们祖先“穴居”方式的新版。这种“穴居”有一个新名号——“天井窑院”。“天井窑院”虽有诸多不便,但却有冬暖夏凉之妙,给穷人家省了不少花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给刘成庄家分了一块不算小的宅基地。他的父亲领着全家、并请人帮忙,建造天井窑院。往下挖了八九米,就在“院”壁两边发现了几个墓道。换地方也难免如此,只好把朽棺遗骨搬运出去弃于乱坟岗,继续往下挖。天井挖成了,那两个墓道处已经不能再打窑。一家七八口人,三孔窑太拥挤,父亲就把一个墓道简单清理了一下,地上铺上草,让小小的刘成庄住在里面。

刘家命运实在不济。刘成庄两个哥哥相继夭亡,还有一个哥哥是个弱不禁风的病瓤子,姐姐患病,母亲有疾,全靠父亲一人上工干活,家里耐饥的、好吃的总得先尽着出力人和病人吃。刘成庄虽多灾多难,却因长得泼皮,饥一顿饱一顿的倒也经得起摔打,但家里的日子过得实在是熬煎。

那时候的乡村,没有广播、电视,也没什么文化活动,老老少少挤在一起,常常讲一些鬼故事打发闲日子。刘成庄曾信以为真,觉得鬼来无影去无踪,不用吃不用喝,不愁吃不愁穿,便认定当鬼是个最好的出路。他就按照大人们讲的鬼们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去找鬼。先是在夏季烈日暴晒的中午,到无人迹的乱坟岗,找到一个骷髅抱住,闭上眼,心诚意切地呼唤:“鬼呀,把我带走吧!我要和你们在一起!”叫一会儿睁开眼看看,骷髅还是骷髅,不见鬼影,很失望。又在一天晚上夜静更深时,悄悄地爬出住的墓道,溜出家门,到那个乱坟岗上轻轻地叫:“鬼呀,我是真心要跟你们走的呀!你们出来把我接走吧!”千呼万唤,也闻不到鬼的一点儿声息,他与鬼为伍的愿望彻底破灭了。

鬼路不通,还是走人路吧。与邙山上这沟那沟的村名不同,刘成庄家的村子叫望朝岭。站在这里南望,就是千年朝廷所在的古都洛阳城。不知哪个喝墨水的人,给这个穷地方起了这个带墨水味的名字,也启发了刘成庄。

那是一个立夏的早晨。天刚发亮,刘成庄趁着家里人还在熟睡的时候,悄悄地爬出墓道,拨开柴门,头也不回,朝着南面可望也可及的洛阳城走去。他要离开这个家,到洛阳讨饭过日子去。

清早,路上少有人迹。崎岖不平的山路,两边是青青嫩草,灌木郁郁,树林葱葱。清风习习,鸟儿欢唱。此时的刘成庄有一种自由鸟儿的感觉,但他也纳闷儿:它们叫得恁欢实,知不知道饿呀?

走了一个多小时,在一个路口,刘成庄看到前面有一个人。那人个子瘦瘦高高的,分明是个男子,却与众不同。他看到,那人脑后挽着一个发髻,穿一件宽大的月白色上衣,走路不紧不慢。刘成庄疾步赶上,紧跟其后。走了一会,那人头也不回就问:“你这个孩子,跟着我干啥?你往哪儿去?你家是哪村的?”

刘成庄顺口就说:“我不知道我是哪村的,我没有家,我不知道我往哪儿去,反正我要跟着你走!”

那人回过头来,问:“这孩子,你往哪儿去都不知道?我是去赶立夏会的,你别跟着我。”

“我没地方去,就跟着你!”刘成庄说。

“那你就在这儿等着我吧!”那人叹了口气说。说完,扭头就走了。

刘成庄没有走。

下午后半晌,刘成庄远远就看见那人扛着木掀、扫帚回来了。他疾跑过去迎住:“叫我扛!”

那人说:“你还没走!”

刘成庄说:“我跟你走!” 那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玻璃吹制的小玩意儿,对刘成庄说:“小鸭子,叫嘎嘎,五分钱,买到家,又能喝水又能耍。给你吧!”说完,由着刘成庄跟他走了。

玻璃吹制的小鸭子装的是一口糖精水儿。刘成庄还没喝过。

那人是全国著名道观—— 洛阳上清宫住持、南无拳传人师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