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章回】我的母校土山小学 | 散文 刘继绵

 文化佳园 2022-08-06 发布于江苏

    在我登录邳州政府网时,一则史料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致,它勾起了我的记忆。据该网“土山镇”介绍载:原“土山小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材,仅师以上的军队干部就有20多人……”为此,我不得不声明,这里应该算上我,但很可能尚未算上我。因为我是1957年秋季入学的,且是仅在校一个学期的五年级小学生。土山(大街)小学原本是我的母校。

    让我略加叙述:我的家在土山南刘井村。1957年秋我从刘井小学四年级初小毕业考入土山小学。至今在我的脑海里仍留存三点印迹:

      一是,记得当时我所在的五年级教室是在从校(南)门进入的南北狭长操场的北面、过道门的左(西)边,教室北面紧挨着的是老师办公室。在课间休息时,常和同学在山上老师办公室西边后侧的马迹亭玩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留在青石块上那深陷着的马蹄印洞,还有日本人留下的巨型炸弹外壳,它被吊装在马迹亭旁,居高临下,成了我们学校的号钟。每当老师拿起铁锤要敲击这口大钟时,我们便知道上课的钟声即响,便迅速奔回教室。当时,并未意识到这里是《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国家历史古迹 --- 关帝庙。今日再读《三国演义》,发现仅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就提到“土山”六次,“下邳”十次。我还怀着极大的兴致仔细观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第十六集。为此,则愈加感到荣幸。 

      二是,我只能记得我的班主任姓魏,是个高个头男老师,管理和要求较为严格,班级秩序和学习风气都很好。校长是黄生和。可巧的是,当我于1959年升入土山中学就读初中后,他又再次一度成为我的校长。

     三是,我特别要提起的是,当时有一位坐在最后排中间的那位大个子女生,相比我们这些只有十岁出头的小学生她显然是年龄较大的挿班生。她个高体阔,学习很认真,常热情的关照周围的同学,就象对待小弟弟小妹妹,连老师对她也客气。碰巧 ,有一次我因事在班主任办公室尚未离开,可她的婆婆来了:“魏老师!俺儿媳妇“月地” (生孩子) 了,俺是来给她请假的。”当时,我听了感到非常惊讶。心想,怎么班里同学还有生孩子的?现在想起来就不难理解了。解放初期,由于我国广大城镇农村经济文化都较为落后,很多人渴求学习文化。这就造成当时小学校有大龄青年挿班补习的现象。这是一种向往掌握文化,跟上新社会发展步伐的积极表现。农村也广泛开展了文盲业余文化补习班、识字班和各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畄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记里,是值得深思的。

    与大多数家在土山街的同学相比,由于我离家较远,每天清晨还要早起赶三四路来学校参加晨读,中午要带煎饼在学校吃饭,晚上还要赶回家中。那时,农村条件较差,我才刚满十岁出头。有困难、不方便。只坚持了一个学期,第二学期就转到更近的聂阁小学了。 

    虽然只在土山小学就读了五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但是由于当时的土山小学是处在集镇的中心小学,较之周围农村的小学,无论在校舍条件、师资水平、还是校纪校凤等诸多方面无疑是好的。因此,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土山小学---它毕竟是我值得记忆的母校。在我军旅生涯的业绩中离不开土山小学对我的培养。在此,我向母校致以庄严的军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