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文化之台湾(上)

 老王abcd 2022-08-06 发布于广东


台湾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话、客家风俗、生活习惯、客家人的性格、气质、心态、思想、观念、意识及它们的载体;客家人物特别是众多的客家精英、客家建筑、装饰、客家妇女的服饰、艺术品、客家文艺,各类客家文献资料等等,都是客家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台湾的客家人由于来源不同,客语本身的腔调也因地区而异。目前在台湾使用的客家语腔调,依据分布状况,大致可分为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诏安腔等四种主要腔调,另外还有饶平腔、永定腔、丰顺腔在部分地区使用。客家族群的原乡代表府州,是潮州、梅州(古称嘉应)、惠州,闽南族群的原乡代表府州,是泉州、漳州两州。 


图片
客家族群的语腔
事实上台湾的四县腔主要源于祖国大陆蕉岭县,不是梅州市梅县区。但是由于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腔是嘉应客的代表,所以有人误会了台湾的四县腔是梅州口音。 
图片
海陆腔寻乡应到惠州市  

台湾海陆腔客语使用者,在人口数上可以排到第二位,海陆客家在台影响力可谓巨大!但是海陆腔原乡,大陆汕尾海陆丰地区,竟然是以闽南语为主流的地区。所以台湾海陆腔使用者,来汕尾海陆丰地区追寻原乡客家文化,心理不免产生落差(还有陆河县和揭西县是纯讲海陆腔的客家人聚集地)。但是还有一个惠州市,至今仍为客家话为主流的地区。 

图片

大埔腔与饶平腔  

有些学者认为,“台湾客家语腔之前四大应改为四县腔、海陆腔、饶平腔、诏安腔”。事实上是不客观的,得出这种说法的原因是跟大陆原乡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关,为了强调客家的潮州籍,于是有些学者认为应该用目前仍属潮州市管辖的饶平来涵盖大埔腔。然而事实上,祖籍大埔县的客家人,是比祖籍饶平县的更多的。人文社会学要结合现实,更要尊重历史,大埔腔既是潮州籍,也是梅州籍,但不是嘉应籍。作为旧名,“潮州”籍客家不应该被舍弃,提“大埔”也并不会使“潮州”名字褪色,因为嘉应四县之地,历史上也是属于潮州的,也可以用“潮梅”一词,承贯史今。研究泛潮州籍客家时,可以只以四县、大埔、饶平三个小地名来通称,没有必要总是提及嘉应、潮州。 

图片

诏安腔客家人 

诏安腔是福建省籍的客家族群中唯一影响力比较大的一支,既突出本语腔,同时,理所当然地用诏安腔来代表汀漳两府(福建省)籍的客家,是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福建省籍迁台的,以福佬人居多,诏安县所在的漳州也是以福佬为主流的,而汀州府裔的台湾客家,人数又不多,所以一般不会特别强调福建省籍客家。再者,汀州府籍客家话(永定腔/汀州腔)与广东省嘉应(今梅州)、惠州等来台客家,是可以交流的,差别不大,常常也以“粤人”自居。 由于以四县腔、海陆腔为主,取两大语腔首字,台湾的客家话也别称四海话。有人认为四海话,可能也是代表一种单独的客家语腔,即惠阳腔。

图片

图片
依腔调之使用分

图片
四县腔  
(1)桃园县:中坜、龙潭、平镇、杨梅。 
(2)新竹县:关西(部分)。 
(3)苗栗县:苗栗市、公馆、头份、大湖、铜锣、三义、西湖、南庄、头屋、卓兰(大部分)。 
(4)屏东县:竹田、万峦、内埔、长治、麟洛、新埤、佳冬、高树。 
(5)高雄县:美浓、杉林、六龟。 
(6)台东县:池上、关山、鹿野、成功、太麻、碑南。 

海陆腔  
(1)桃园县:观音、新屋、杨梅。 
(2)新竹县:新丰、新埔、湖口、芎林、横山、关西(部分)、北埔、宝山、峨嵋、竹东。 
(3)花莲县:吉安、寿丰、光复、玉里、瑞穗、凤林、复金。 

大埔腔  
(1)苗栗县:卓兰(中街、内湾、水尾)。
(2)台中县:东势、石冈、新社、和平。 

诏安腔  
(1)云林县:仑背、二仑、西螺

 饶平腔  
(1)苗栗县:卓兰(老庄)。 
F. 其他还有永定(永靖)腔、丰顺腔等散居各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山过台湾”的艰辛过程,不但塑造了台湾客家人的内聚力,也开启了台湾客家的新视野:面对台湾多样化的自然山川与多元、险恶的族群处境,必须更加落实因地制宜的“移民本色”,因而得以全然不同于中国原乡的方式,打造了风貌殊异的客家新故乡。 

图片

台湾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渐渐发展出来台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风貌。来自广东、福建等以地域与宗族当成自我认同的“原乡客家”,来台湾之后终于重新组织、发展与战斗,形成了以土地为舞台、以族群相凝聚的“移民客家”。 

图片

新的客家社会整合了原乡的地域差异,不但扩大了客家族群的宽广度,也回头肯定了原乡的文化价值。例如,新竹县的关西客家文化,就是融合了四县、海陆、饶平等地区的客家先移民与道卡斯族原住民、泉州福佬等多元文化而成。中台湾大甲溪流域的客家文化,融合了大埔、饶平、泰雅族原住民与福佬风味。台东县客家文化,则是从西台湾东迁的客家二次移民,融合了北台桃竹苗、南台六堆客家、平埔原住民文化,并与在地的阿美族、卑南族之间密切互动的成果。 

图片

想要品味台湾客家文化的风貌,就得肯定台湾客家族群的独特历史过程。以下分别从饮食、服饰、建筑、民俗信仰,以及文化创造等面向,体会台湾客家的独特性。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