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

 haior 2022-08-06 发布于重庆

古代军争,为政者多虑人和与天时,为将者则以地利为首;透过地理,后人能更清晰的解读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华夏幅员辽阔,天下为棋盘则有“四角”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又有“四边”相连,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

在如此波澜壮阔的大地上一场场史诗级的战争诞生了众多军争枢纽之地,而这些地方又因为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地位,本系列就列举笔者心中的华夏十大军争战略之地,并解读他们最辉煌的时代与衰败的原因。

坞堡的巅峰

坞堡,小型军事要塞也,常筑以为烽火台或控制局部咽喉要道,但在中国古代军争历史上有一处坞堡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风云际会,却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可谓史上最强坞堡——濡须坞。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

濡须,古代水名,在今安徽中部,自巢湖而南下直抵长江,而巢湖通过淝水、淮河、颖水可北达许昌、洛阳一带,加上濡须水,刚好构成从洛阳附近的黄河南岸直抵长江北岸的水道。

而濡须坞则扼守了这条水道的关键处。

天下战略要地众多,在十大军争地理系列中,我之所以将濡须坞排在第八的位置,因为我认为濡须坞在历史上的军争之地中有其独特性:

首先传统意义上的军争要地,一般都是以城市为核心的,比如大同、晋阳、寿春、荥阳等,因为只有城市和其周边的小平原才可以产出物资供给大军长期驻扎,而濡须坞却是一座纯粹的军事堡垒,他存在的意义仅限于军事。

其次从来没有哪个如此重要的军争之地如濡须坞一般璀璨而又短暂,不同于潼关、函谷关等军事堡垒都在历史中发挥了极长的持续性作用,濡须坞如同划过历史星空的一颗流星一般,突然崛起而又突然泯灭。

而造成濡须坞如此特殊的原因,我们必须回到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展开地图来看。

建康防御体系

东汉末年,经历了从诸侯分立到三国鼎立的局面,割据江东的孙氏却很烦恼。蜀汉拥有汉中,其北部防线被推到益州以北的秦岭山区,拥有绝佳的战略纵深,因此疲敝的一州之地亦可抗曹魏。

但孙吴立都在建邺,虽号称长江天险,但就像北方的长城一样,防线绵长,只要一点被突破,就会以点带面导致整个防线崩溃。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

近代国民党军官白崇禧曾在前人基础上精准地总结了长江防线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守江必守淮”。

这取决于建邺的防御体系,长江自九江往东突然转向东北方流淌,在中国东南地区划了一个圆弧,最后朝着东南方向入海,在这个圆弧的凸出处矗立着名城建康。拱卫建邺的有两个战略要地,他们分别是东侧的京口(镇江)和西侧的当涂(马鞍山)。

因为这两处水文条件较好,沿岸水深,是两处天然港口,江北之敌从这两处渡江都能直扑建邺而来。看似绵长的长江防线被缩小到了两个防御点,但这两处依然很广,而且没有山川险阻,据两地而守难度很高,历史上除了南宋虞允文的“采石矶大捷”之外,几乎没有南方势力依靠这两个据点防守成功的案例。

因此要守住建邺,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下手,即在江北建立防线,让北敌水军无法入江。所以鼎鼎大名的“长江防线”,防守点从来不是江南,而是江北。

中国长江防务

江北防线同样绵长,但江北防守的意义在于不让北方的战船就驶进长江,从这个思路出发就容易多了,北方战船驶入长江一共只有四条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 泗水-中渎水(邗沟)-广陵

2、 鸿沟-颖水-淮河-淝水-巢湖-濡须水

3、 汉江-襄阳-江夏

4、 四川顺长江而下

四条路线中,东线江面靠近出海口,江阔而浪急,水战难度大,且渡江后直抵京口,此处距离建业太近,建业方面部队与辎重支援很快。

第三条渡江后距离建康太远,第四条更是需要占领上游的四川。

因此在三国鼎立那个特殊的时代,第二条水道成为吴魏争夺的核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条水道基础上拓展防御纵深都是南方割据势力的目标,东晋国力孱弱,但牢牢占据了两淮地区,将防区推到了淮河一线,因此哪怕国内叛乱频发,民生凋敝,但依旧矗立不倒。

但东吴却一直无法占据整个两淮,无数次倒在合肥城下,更别说合肥后面的两淮核心战略点寿春了,既然无法在上游据守,那么吴人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选在在濡须水的下游构筑防线,来一场非典型性的”守江必守淮”。

而这也是为什么濡须坞的出现突然而又短暂的原因,因为他本来就是东吴无法占据合肥和寿春后的无奈之举,后世南方势力掌握了寿春、合肥一线,这便没有了经营濡须坞的必要性了。

濡须坞考古

那么濡须坞到底在哪?传统意义上很多人称濡须坞在濡须水的入江口位置,即现在的安徽无为县附近,这一点在《元和郡县图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但这一点我是存疑的,这条入江口附近我曾有幸拜访过,也听当地人说此处就是濡须坞的旧址,但这附近的山川地势,一马平川,仅有几个小型丘陵,难道在这样的地形真能构筑庇佑整个江南的濡须坞吗?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目前公认的濡须坞所在

所幸在另一本材料中我看到了濡须坞位置的另一种说法,在清代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濡须坞位置在现在巢县东南四十里左右的濡须山附近,这倒是很有可能,因为此地濡须山、七宝山左右对峙,濡须水从两山间穿山而过,这里的地形让我想起了河南的伊阙,是一块易守难攻的宝地。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实际上濡须水上游建立濡须坞从逻辑上更有可能

我认为真正的濡须坞应该两者都有,北面的作为濡须坞的第一道防线,南面长江边作为最后一道,甚至在两者中间那二百里地中可能还有数个堡垒,大名鼎鼎的濡须坞甚至极有可能是一片绵延的堡垒群。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

坞堡防御奇迹

建安十八年,曹操在赤壁之败后首次征吴,在濡须坞与孙权亲率的吴军对峙,魏久攻不下,孙权更是自坞中轻舟而出窥伺曹营,让曹操徒留“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并成就了武将甘宁的白骑劫营的神话,曹军士气尽丧后黯然而归。

建安二十二年,此前孙吴夺皖城,攻克了曹魏在扬州段江北最后的一个据点,曹操决议再次南征,却再次无法攻克濡须坞而罢兵。

最容易被忽略的战略点,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濡须坞

公元222年,曹丕伐吴,鉴于曹操单路出兵多次失败的经验,这次曹丕采取了多路并进伐吴的举措。进攻濡须坞的这次换成了曹仁,此战吴军主动出击,借助水师之利小胜之。

公元252年,吴军将防线继续北推至巢湖附近建立东关大堤,魏将胡遵、司马诞出兵东关,大败,丧师数万,一度导致监军司马昭削爵。

此后直到吴国灭亡,东关-濡须坞防线仍巍然不动,甚至晋军出动了六路大军伐吴的情况下,竟无一路是走濡须水道的,但这就导致了晋军无水师渡江,只能依靠从四川顺长江而下的王濬楼船部队。

濡须坞的建立者吕蒙可能永远没有想到当年自己的无奈之举,却打造出了华夏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坞堡群。让江南数十年不遭兵祸,而濡须坞的坚固一方面得益于地形,另一方面却也得益于东吴在无法攻克合肥后定制的收缩防线战略,即主要防御点在江北几个重要据点,而将广大两淮土地作为双方缓冲地带。

当年的东晋在两淮就采取了坞堡和战略点并存的防御方案,淝水之战顺利攻克寿春的前秦军,却在沿淝水进军时饱受骚扰而军心涣散。

此后的南宋兵锋孱弱,始终不能彻底守住两淮的几个核心战略点,但他们同样吸取了濡须坞的经验,在两淮地区广置坞堡,这些星落密布的坞堡无论金人还是蒙古人均无法有效突破,最后蒙古人几次南征核心战略方向都在襄阳亦有避开淮南坞堡的考量在。

濡须坞的辉煌是短暂的,但坞堡化的守淮方略却获得了南方割据势力的一致认可与效仿,他的影响是重大的,可谓华夏坞堡的巅峰,因此排在中国古代十大军争战略地之八。

中国十大军争战略要地之八——濡须坞

险峻指数:70

战略指数: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