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 ,怎么看两条消息,被某个老女人在哪儿过夜淹没掉的两条有关人口的重要消息。 一条是已公布的数据,去年一胎出生数目跌破500万。 另一条是预计,很快我们的人口就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问我怎么看之前,咱们要先看看大家怎么看,虽然大多数人都被某个岛吸引了目光,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在人口问题上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这些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中看到很多人的思维方式,这个很有意思。 我觉得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或者说观察一个现象之前,你最好先学会反过来想想。 比如网络上有人跟你说,人口问题这了那了,你反过来想一想。 就比如印度。印度的出生率是我国的三倍,但是我问你,这么高的出生率差距对比下,你怎么看印度与中国的未来。 就比如现在股票市场上有两支股票,给你一笔钱,必须全仓买其中一个,印度,或者中国。你选哪个? 我再给你换个例子。 你比如流行的佛系,网络上很多人说,只要年轻人都躺平,资本家就怕了。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那我们也同样反过来想想,相比较而言,谁更佛系?当然是印度。 我们那种不叫佛系,顶多叫伪佛系。 佛系人家是真的不在乎,印度别说贫富差距大到难以置信,人家连种姓制度都能维持到今天。 我们那种你心里不平衡的装作不在乎,不是真的不在乎。印度人才是真的不在乎。因为人家心里很平衡。 比印度人更不在乎的是非洲人,人家真的能够做到一份工作就做一星期,拿到这个星期的工资,明天就不来了。 反正有饭吃呀,什么时候来上班?那要看兜里的钱花光了再说。什么时候没饭吃了,什么时候才来上班。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非洲人真的做到了。 那我现在请你想一个问题,你觉得,或者通过你的观察,印度与非洲有没有把资本家赶跑?有,还是没有消除贫富差距? 当然没有。 印度首富用70亿盖房子,27层,只住了一家六口。160辆车,600个仆人。 房子是这样的: 但是他们家楼下是什么样的呢?或者说他们家邻居什么样? 是这样子的: 非常有趣,就这么奇妙的共存着。 所以你现在跟我讲,足够佛系,资本家就怕了,资本家就急了,资本家就没辙了,你自己信吗? 我们再换一个例子,有人讲,今年大学生毕业的上千万,工作很难找,都怪什么?都怪扩招。 好,咱们继续参考印度,今天辛苦下阿三,出场三次。 网络上经常讲印度只有一亿人口,那么剩下的十三亿去哪儿了?很简单,那些人并没有走入现代文明。 所以这个段子是在调侃印度只有一亿进入现代文明的是人口,剩下的都是那什么口。 这是不是你想要的?你不是说你不喜欢扩招么?那你喜欢印度么? 三个例子举完,有些人会问我,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呢? 你发现不对劲了是吧?你觉得我好像有点在抬杠。 你只是反对某件事,并不表明,你想去印度,我没有道理非要拿印度来挤兑你。 我无意挤兑你,我只是想要引入下面这个思考的模型,叠叠乐。 这个游戏有些人玩过有些人没有。 简单地说就是搭一堆的积木,然后逐步抽掉其中一块,尽量让它不要倒。 思考的本质就是这回事,你要学会跳出眼前那个积木,看到它后面的全貌。 我经常说,一篇文章里,我只能给你一块积木,顶多三块,为什么有的人拿走了之后喜不自胜? 因为他脑子里本来就有9997块,加上我的3块,他凑够了一个模型。而有些人,脑子里是空的,拿走3块也做不了什么。 不是我有没有用,是你我之间的配合,能不能产生作用。 你听八万,我打八万,你才能胡。你不听这个,我打八万是没用的,至少这一局没有用。 我发现很多人的目光都只能聚焦在一块积木上。比如上面那张图,我们把第38块积木抽出来。 有的人眼里只有第38块积木,有的人会想,把第38块积木抽掉,塔会不会倒,而有的人,则会想,抽掉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影响。 上面的三个问题,出生率问题,佛系问题,大学扩招问题,都像第38块积木一样。属于特别复杂的问题。 你想提升出生率,特别简单,只要像非洲那么穷,像印度那么穷,只要逆城市化,男耕女织,白天去地里劳动,晚上连个灯都没有只剩下一种游戏,那么出生率很快就会反弹。 问题是,这是不是你想要的。 就像大学不扩招,大学生肯定会更好找工作,但是,你,也许就考不上了。 这是不是你想要的? 你想要的到底是把第38块积木拿掉,还是在维持积木塔平衡的前提下,把第38块积木拿掉。 你注意,这是两个问题,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 我不想对人口问题指手画脚,我不是砖家。我今天只想借这个话题,指出我看到的很多人思维上的问题。 我觉得后者才重要,对我们大家很重要。 前者和你我关系真没那么大,无论是你,还是我,都不可能靠人口问题混饭吃。 但是纠正自己的思维误区,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会让自己从一众同行者当中脱颖而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