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思 | 4种方法,让你活出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猎手蟑螂 2022-08-06 发布于广西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人生的悲哀莫过于:这个世上有诸多美景,而自己却碌碌一生。

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在最好的年华里,活出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 选准前进道路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提是要知道路在何方。

爱因斯坦曾说:

“限我一小时解答一道难题,我会花55分钟弄明白这题在问什么。一旦抓住问题核心,用剩下5分钟来回答问题便绰绰有余。”

相比一味猛冲而深陷泥潭,适当放慢脚步选准方向,更可能走出平庸,迈上人生的坦途。

  • 自己的路,走好每步

    没人能够保证自己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唯有通过规律性复盘,随时调整前进的方向,才能避免努力沦为自我消耗。

  • 别人的路,谨慎参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

    正如那句话所说:“只有适合自己的鞋,才能带自己走最远的路。”

  • 走错的路,及时转弯

    及时止损不是懦弱,承认失败也是一种进步,至少知道以后哪些事不必再做。

    拥有重新来过的勇气,人生才会迎来柳暗花明。

    · 告别伪勤奋 ·

    如今的人们太容易被自己所谓的勤奋而感动:

    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 看起来早起去上课,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晚的觉; 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 ……

    当你的勤奋无法转化为价值或收效甚微时,你的勤奋只是伪勤奋。

    著名的“懒蚂蚁效应”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有的人越勤奋越平庸:

    研究小组在对蚁群进行追踪时,发现大多数蚂蚁都很勤快,几乎没有停歇,只有少部分蚂蚁无所事事,终日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从不工作,故称其为“懒蚂蚁”。 当研究小组断掉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勤快的蚂蚁立马乱成一团,而“懒蚂蚁”们则不慌不忙地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有句话说得好: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上,表面上看起来无所事事,但脑子里从没停止过思考。

    常立志,不如立长志,真正的勤奋需要厚积薄发的阶段式精进。

    盲目努力,不如停下思考,我们要的是真效果,而不是伪勤奋。

    · 跳出思维局限 ·

    这世上,稀缺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思考力。

    一个囿于杂务而懒于思考的人,注定会陷入平庸的困境。

    有道十分流行的测试题: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看到有三个人在焦急地等公交车。 一个是病重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很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她是你做梦都想娶的人,错过了也许就再也遇不到她了。 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有赞同拉老人的,有赞同拉医生的,也有赞同拉女人的。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

    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自己则留下来陪梦中人一起等公交车。

    世间万物并不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

    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我们不能总秉持固有的思维模式,而是要跳出局限,以前所未有的新视角、新观点去认识事物。

    只有这样,才能静听灵魂深处的声音,找到人生最有价值的路径。

    · 每天进步一点 ·

    有个励志公式:

    1+0.01=1.01,1-0.01=0.99,1.01和0.99看起来差距很小。 可是,1.01的365次方是37.78,0.99的365次方是0.03,却相差一千多倍。

    每天进步一点还是退步一点,短期之内可能没多大差异,但是经年累月,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彻底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古语云:“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能够持之以恒的人,早晚获得成功;

    凡事“三分钟热度”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沿着适合自己的方向持续深耕,终会摆脱平庸,收获甜美饱满的人生果实。

    本期编辑 | 曲统昱

    资料来源 | 洞见、有书、精读、樊登读书;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