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好扇面?(附详细技巧)

 家有学子 2022-08-06 发布于甘肃

面书法,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比一般书法的创作更难些,主要难在章法。扇面书法,要处理好扇骨与书写内容及字数的关系,需周密计算字数,妥善安排在扇骨之间的空白处。

图片

总的原则是协调一致,不能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书写前最好打个草稿,有十分把握后,再上扇书写。有的时候,为了写好一幅复杂的扇面,我们设计的时间要比真正书写的时间更长。

图片

扇面的书写,尤其上骨的扇面书写,很难写好,因其高低不平,行笔难度很大,故书写的字数不宜太少。书写多字数时,可将扇面尽量展平,左、右、上需用镇纸压住,将字写在扇骨之间的空白处。裱好的扇面,因宣纸的特性不明显,所以书写时不宜多蘸墨。另外,印章的选择不宜太大,需与扇面上字的大小相协调。扇面书法的书体,一般不宜用狂草。

图片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特性,使得折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的安排。根据多年的扇面书写实践经验,侠客总结出折扇书法常见的四种章法:


图片

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图片

写少字数,利用扇面的宽度自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图片

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以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也可“三二”或“四一”的跳跃式布局,使扇面灵动。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图片

一字成行的章法,适合写大字,书体不限,沿着折扇弧边书写,在下面留下一片空白,显得空灵、自然、大方,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以上4种形式的章法,都是沿着扇面的弧边书写成弧形的,今人也有别出心裁的,在扇面中部排成平行四边形(或圆形)的形态。笔者以为,这种形式虽不够自然,但只要安排得当,特别是安排好落款和印章,同样可以获得美感。
图片圆形团扇的书法章法,比起折扇要自由一些,可以沿圆形布满扇面,也可取中间排列成方形,或半方半圆,也别有情趣。

又一极品小楷,你见过没?

黄道周、王铎、倪元璐仨人是挚友,又同年考中进士,都是明末名士。明亡后,王铎投靠清政府,倪元璐追随崇祯而自缢。

那么,黄道周呢?

图片

黄道周是个不会讨人喜欢的官员。

在崇祯朝,黄道周堪称忠臣中的诤臣。

读清人所修《黄道周传》,让人感到黄道周活着,好像是专替他人打抱不平的。作为言官,他有讲真话的权利,然而崇祯帝听着不顺耳,当廷与黄道周争执起来,黄道周也压不住火气,当面与皇帝顶撞,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如此“藐视朕躬”,且又接二连三,崇祯帝顾不得他是“言官”,将他贬官六级,下放到江西按察司当个小小的“照磨”。

图片

过了两年,江西巡抚解学龙在评价所属官员时偏偏对黄道周推崇备至。崇祯大怒,说他俩“党邪乱政”,下令削夺解学龙官籍,将黄道周逮送刑部论死。幸好刑部尚书同情黄道周,对皇帝争辩说只有封疆大吏、贪酷大臣才能以党邪乱政论死,其他人以言论得罪最多只能判处充军。审来审去,最后判黄道周“永戍广西”。后得宰相说情,这才从广西调回内陆。

图片

黄道周获赦免后告老还乡,在家乡盖了一座邺山讲堂开坛讲学。这时的黄道周已是公认的儒林领袖、一代宗师,被徐霞客推崇为“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全国各地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

他的打算,就是以传道授业了此余生。

图片
谁曾想,福王即位后,命黄道周赴南京任吏部侍郎。黄道周本不愿出山,经不住来人左催右请,60岁的黄道周到南京报到来了。到了南京,他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多铎的铁骑杀到南京,钱谦益冒着大雨,率领百官(当然包括王铎)跪迎清兵时,黄道周恰好被派到浙江祭奠大禹陵去了,无意中躲过了一劫。

图片

弘光小朝廷倒台,黄道周“平天下”之志却更强烈,他准备去追随潞王,不料潞王监国才三天就向清兵投降。然后是唐王在福州登基,是为“隆武帝”。隆武帝封黄道周为武英殿大学士(宰相),兼吏部、兵部尚书,黄道周就这样做了抗清的“大官”。后来黄率军与清军对抗,结果不言自明。

被俘后黄道周拒不投降只求速死,不久就义于南京,并写下'大明孤臣黄道周'。

图片
黄道周的一生,在与时势、权势、外敌的抗争中不平静地度过,“ 三不妥协”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也决定了他的书法是值得宝贵的。

图片

黄道周以纯孝闻名海内。他一生都在研究《孝经》,也用一生去写《孝经》,黄的小楷 《孝经》有很多版本,流传甚广。而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原道德 ,他不断地通过写《孝经》,来表达他对天下道德沦丧的忧患。

图片

大家看到的这个版本《孝经》,从题跋可以看出写于崇祯十四年,正值大明内忧外患之际。全文2420字 , 从册首题名到册尾署款 , 笔笔精致 , 意气绵密 , 奇崛古厚之美充溢其间 , 堪称黄道周小楷代表性的作品 。

图片

黄道周的小楷 , 正是胎息钟繇楷书 , 准确地说 , 主要取法《贺捷表 》。当然,索靖章草于古质的笔调 、古雅的结体和奇崛的姿态,在《孝经》中也有明显的展露 。

图片

在当时,书作或纤秀或板滞,已经成了两大痼疾,而黄道周却声言“书字以道媚为宗,加以浑深不坠佻靡”。这样的书法理论,正与他的人品相似:刚正不阿,不落凡俗,奇而不肆,古而不怪。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唐宋八大家”原来个个都是书法家!

NO.1

韩愈

(768—826)

图片
▲韩愈《长安道诗帖》

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NO.2

柳宗元

(773—819)

图片
▲柳宗元《龙城石刻》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NO.3

苏轼

(1037—1101)

图片
▲苏轼《尊丈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大名,举国皆知,本文不作累述。

NO.4

苏洵

(1009—1066)

图片
▲苏洵《道中帖》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NO.5

苏辙

(1039—1112)

图片
▲苏辙跋《自叙帖》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为文注重养气,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NO.6

欧阳修

(1007—1072)

图片
▲欧阳修《集古录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NO.7

王安石

(1021—1086)

图片
▲王安石《过从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半山,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苏东坡称其书“无法之法,然不可学”。米芾说他学杨凝式,黄山谷说“比来士大夫,惟荆公有古人气质,而不端正,然笔间甚遒”。

NO.8

曾巩

(1019—1083)

图片
▲曾巩《局事帖》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祏二年(1057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章著名于世,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50卷行世,《宋史》有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