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灯笼

 草药君 2022-08-06 发布于贵州

别名

酸浆实、挂金灯、金灯、王母珠、灯笼果、灯笼儿、红姑娘、泡泡、洛神珠、天泡草铃儿、金灯笼、天灯笼、红姑娘、灯笼果、天泡果、包铃子、端浆果、野胡椒、锦灯笼、天泡灯、鬼灯笼、水辣子、浆水灌、勒马回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热淋涩痛;外治天疱疮,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酸浆Alkekengi officinarum Moench的干燥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产于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常生长于空旷地或山坡。

 

性状

干燥宿萼,本品略膨大呈灯笼状,薄,多压扁,长3~4.5cm,宽2.5~4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有5条明显的纵棱,棱间有网状的细脉纹。顶端渐尖,微5裂,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体轻,质柔韧,中空,或内有果实。果实球形,棕红色或橙红色,多压扁,直径1~l.5cm,果皮皱缩,内含种子多数。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以个大、整齐、色红、洁净、不带果柄者为佳。


方选

①青果膏《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清咽止渴。治咽喉肿痛,失音声哑,口燥舌干:鲜青果5千克、胖大海120克、锦灯笼60克、山豆根30克、天花粉120克、麦冬120克、诃子肉120克,上药酌予切碎,水煎三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熬煎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30克膏汁对蜜30克。每服9~15克,一日二次,温开水调化送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动火之物。

②治喉炎:天泡果研末一钱,加冰片一分,吹喉部。(《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尿结石:天泡果五钱,龙胆一钱,草药(红茯苓)三钱.香樟根一钱,生车前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天泡湿疮:天泡草铃儿生捣敷之,亦可为末,油调敷。(《卫生杂兴》)

⑤治天蛇头(指尖痛):天泡果套在指上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百日咳:酸浆果实,瓦上烧存性。每服一分,白砂糖送下。(《江西中医药》)

⑦治咽喉肿痛:锦灯笼15克,牛蒡子9克,甘草3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⑧治急性支气管炎:锦灯笼9克,桔梗9克,杏仁9克,前胡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⑨治咽喉肿痛:锦灯笼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⑩治肺热咳嗽,咽干舌燥:锦灯笼9克,杏仁6克,玄参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11)治音哑及咽痛:锦灯笼10个。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12)治百日咳:酸浆果实,瓦上烧存性。每服0.3克,白砂糖送下。(《江西中医药》1953,(3):22)

文献摘录

1.《中药大辞典》

酸,寒。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

2.《中华本草》

归肺,肾经;味酸、甘,性寒。清肺利用咽;化痢利水。主肺热痰咳;咽喉肿痛;骨蒸劳热;小便淋涩;天疱湿疮

3.《中药材手册》

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4.《滇南本草》

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

5.《本草蒙筌》

酸浆实:味酸,气平、寒。无毒。园囿田 ,处处有生。春开白花,旋结青壳。子藏壳内,大若樱珠。临熟尽变深红,五月堪取啖食。孕妇吞下,立分娩无忧;小儿食之,能除热有益。根捣汁极苦,治黄胆易消。叶采阴干,亦利水道。定志益气,解躁除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