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少将有恩于我军,解放后毛主席派人找,一查才知:已逃到香港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2-08-07 发布于四川

“我们代表党感谢你,将来必会报答!”

这是1934年,一群年轻的红色特工对一位国军少将说的话。说实话,当时这位国军少将并没有太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毕竟对他而言:一切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

这位国军少将,名叫莫雄。当时,他的身份是国民党军少将参议、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这个官职虽然比不上蒋介石的嫡系那么风光,但在地方上显然是有实权的。

那么,为何一群年轻的特工,会感谢莫雄这样一个国军少将呢?

这事,要从一份文件开始说起。1934年9月份的一天,莫雄参加完高层会议回来后,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拿出了一摞绝密文件,交给“手下”细看。

这些“手下”仔细看过文件以后,一个个脸色都变得很难看,因为仅是从字面上来看,不难判断出这份文件的“厉害”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关系到数万红军的生死。于是,手下们赶忙询问莫雄怎么处理此事。

对此,莫雄当机立断地表示:“这么危急,你们马上把文件交给党中央!天大的事情由我来承担就是了!

其实,莫雄的这几位“手下”就是前文提到的我党红色特工。听完莫雄的回答后,他们一致表示:“行,文件我们拿走!我们代表党感谢你,将来必会报答!”

莫雄到底是什么人?他给我军特工的文件,到底是什么?

多年后,毛主席要找莫雄报恩时,为何他会早早地逃到香港去了?

以史为鉴!这是一段关于选择和勇气的往事,且听笔者细细说来。

一:他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莫雄,1891年出生于广东省英德市一户贫苦之家。莫雄成长的时候,也正是这个国家风雨飘摇之际,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小小年纪的莫雄吃过很多苦,给别人家放牛割草、当学徒做杂工,这些事情他都做过。

然而,生活中的苦难并没有让莫雄消沉,相反,吃过苦的他更明白上进的意义。于是,在外做工的时候,他一边做工一边自学,开始学习知识。

那时候正值革命思想如火如荼之际,慢慢地莫雄也被影响,并于1907年加入了同盟会,不久开启军旅生涯。

此后,莫雄一路转战,在广东北伐军中屡屡建功。到1922年,莫雄已经成长为粤军第四独立旅的一名中校营长。也正是在这一年,莫雄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当时北伐军准备讨伐吴佩孚,蒋介石担任第二军总参谋长,在大本营留守。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大本营的位置不知怎么被一群“山匪”得知,他们纠集可一万多人将大本营团团围住。

眼看危在旦夕,蒋介石只能向粤军第四独立旅求援。接到蒋介石的求援以后,营长莫雄带了两个营的兵力就直接赶赴大本营,经过一系列险象环生的救援行动,终于将蒋介石救了出来。

此后,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莫雄也被提拔为少将旅长。不过遗憾的是,在北伐结束以后,蒋介石为了夺取粤军的大权,直接剥夺了莫雄的军权,这也让莫雄一度只能赋闲在家。

正是这段时间,让莫雄算是看清了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莫雄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更是气愤不已。甚至,他还曾投靠过名将张发奎,跟着张发奎一起反蒋。

看了这段历史,相信大家应该会很明白莫雄的个性:比起个人之间的交情,他更在乎的是是非对错,这也是他后来向我党靠拢的原因。

二:成为我党情报人员

1930年莫雄赋闲以后,就来到了上海,被宋子文委派出任国民政府财政部视察、税务总团团长。对他来说,算是一个“闲差”。

也是在此期间,莫雄遇到了改变其一生的故人,这个人就是老部下刘哑佛。当年莫雄在粤军担任第十一师师长的时候,刘哑佛在他手下担任政治部主任。因为共同的报国理想,两人关系一向不错。

时过境迁,再见面,刘哑佛已经成为我党成员。在他的介绍下,莫雄结识了项与年、严希纯、卢志英等地下特工,在和他们的相处中,莫雄也逐渐明白了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

与这些共产党人接触越多,莫雄就越看不惯国军中那一套。各派系之间的相互算计,军中的各种腐败,都让他深恶痛绝。所以,经过再三考虑之后,莫雄提出了加入我党的请求。

莫雄的资历摆在那里,他想入党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决定的,于是这件事被一路汇报到中央领导跟前。

一番讨论之后,我党并没有同意莫雄的入党请求,至于原因,并不是不愿让莫雄入党,而是觉得他继续留在国民党中帮助更大。当时李克农的原话是这样的:

“莫先生是革命老前辈,请求加入共产党,我们是欢迎的。但组织上认为莫先生在国民党中资历老,社交广,为方便工作起见,以暂不参加共产党为宜……”

莫雄听完李克农的这番答复,细细思索一番,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便不再执着于加入我党,而是开始以一个党外人士的身份,来为我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相当于成为了我党的情报人员。

此后,莫雄凭借自己在国民党中的人脉,想方设法给我党提供了很多帮助。不过由于当时他并没有在部队任职,所以情报方面的工作始终没有太大进展。

直到1933年10月,当时的莫雄正好在南昌遇到了一位老朋友:蒋介石的高级幕僚杨永泰。

莫雄和杨永泰早在1923年就相识了,当初的莫雄在粤军中骁勇善战,所以杨永泰一直对他很是佩服。

恰好此时的杨永泰已经成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见莫雄赋闲,于是他就向蒋介石建议,说莫雄很有军事才能,让他出山对付共军说不定能够有效果。

而当时的蒋介石,也正在发愁,因为此前几次“围剿”共军都以失败告终,这让他一度寝食难安。于是,在接到杨永泰的建议后,蒋介石想了想,发现莫雄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一方面,莫雄的军事才能他也是知晓的;

另一方面,莫雄曾经救过他的命,虽然因为某些原因两人有所芥蒂。但说到底,老蒋还是认为莫雄是比其他人可信的。

所以,一番思索之后,蒋介石直接对莫雄委以重任,让他担任江西德安区专员兼保安“剿共”司令。而且,为了让莫雄能够更方便地开展工作,蒋介石还给了莫雄很大的“特权”,那就是让莫雄自己物色人选组班子。

蒋介石此举,对于莫雄真可谓是一个极大的“便利”。他一赶回上海,便找到了我中央特科寻求帮助,说:

“假如你们信得过我莫雄,请你们派些人来与我一起干吧!”

莫雄的意思是:老蒋不是让他组班子嘛,他索性把我军的特工们安排进来。其实真要说起来,如果答应莫雄的要求,我军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毕竟如果莫雄倒戈,那么不仅这些打进去的同志会有生命危险,整个地下情报网也会受到波及。

但我军在用人上一向秉承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而且对莫雄,我们相信他的为人。

所以,面对莫雄的求助,我党没有任何推诿,直接把地下特工项与年、刘哑佛、严希纯等人,都派到他的麾下。就这样,一个以我地下党骨干为主要成员的“剿共司令部”成立了。

当然,“演戏演全套”,既然莫雄做了“剿共司令部”保安司令,那么我党自然要让他做出成绩。于是,自从莫雄上任以后,当地红军队伍还真就和莫雄“打了几仗”,还时不时让他搜到一些看起来挺重要的文件。

其他的“剿共”防区几乎都没什么收获,唯独莫雄的防区“捷报频传”,这也让蒋介石倍感高兴,觉得自己用人果然高明,为此他还专门发出通报嘉奖过莫雄。

三:莫雄冒死传情报,红军开始长征

就在莫雄在江西德安“风生水起”之际,他受邀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规格极高,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出席此次会议的也都是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五省的主席和军长级的大人物。而会议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制订对主力红军的最后“围剿”计划。

其实自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就先后对我军革命根据地,发起了多次“围剿”。虽然在我军的奋勇反抗下,国民党的前几次“围剿”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一直贼心不死。

正好1934年的时候,前德国国防总司令冯·赛克特上将受邀来中国,担任蒋介石政府的军事顾问。于是,一个针对我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狠辣计划便出现了:

这一计划的针对性很强,它要求国民党部队“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层层包围,步步进逼”。国民党军推进到哪里,就要在哪里建碉堡,巩固那里的阵地,然后再继续推进。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34年9月,蒋介石在庐山牯岭召开了秘密军事会议,准备制定对主力红军的最后“围剿”计划。

原本,按照莫雄的级别,是不够资格参加这次的重要军事会议的。不过,一方面,因为庐山正好处于德安地区,是莫雄的防区;另一方面,莫雄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而且那段时间他的“剿共”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所以他被破格邀请参加了那次会议。

这次会议,最终制定了一个针对红军的“铁桶计划”:

国军将调集150万大军、270架飞机、200门大炮,以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新战术,从四面八方形成包围圈,最终在指定的时间突然合拢包围根据地。

可以说,国民党反动派的这一计划,如果真的顺利实行,那么等待我主力红军的,无异于灭顶之灾。所以,当计划制定以后,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国民党将领,个个都是激动得很,觉得胜券在握。

莫雄得知“铁桶计划”以后,知道其中的利害,知道破局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国民党“铁桶”合围之前转移才行。所以军事会议一结束,莫雄也顾不上其他,直接带着“铁桶计划”的文件就返回了自己的防区。

一回来,莫雄直接将项与年、刘哑佛等人叫到办公室,将文件给到他们。于是,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国军少将冒死给情报,我军干部称必会报答。

就这样,这份国民党的“铁桶计划”被送到了党中央手中。也正是这份绝密情报,再加上其它多条线的情报综合分析之下,让中央最终决定提前了长征的计划。

但即便是这样,红军在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之后,兵力依旧从8万多人减至3万多人。要知道这还是在提前转移的情况下,倘若没有提前转移,后果当真是不堪设想。

所以,对于这次的事情,毛主席始终记在心里。在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时候,毛主席曾感慨道:“我们这些人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四:莫雄避居香港,毛主席亲自过问

红军长征开始以后,国民党依旧没有放弃围追堵截,作为一个“剿共”保安司令,莫雄自然也是“责无旁贷”。

不过,和其他国军将领真的围追堵截不一样,莫雄的“围追堵截”直接就是在给我军“送温暖”。在他的帮助下,有七八千名红军伤病员和掉队人员,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甚至,为了让红军能够更顺利地突围,莫雄还会利用职位之便,大开“方便之门”。在红二、红六军团向毕节转移的时候,莫雄直接把原本在毕节城里的上千名保安部队调到城外。

不过,正是这些事,也让莫雄有了不小的麻烦。很快,他在毕节给红军让路的事情就传到了蒋介石耳朵里。眼看自己一手提拔的“剿共”保安司令,竟然给红军让路,老蒋一气之下直接下令把莫雄关了起来。虽然莫雄后来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但老蒋一直不肯放他。

直到1936年6月,莫雄才在好友杨永泰的帮助下,被保释出来。此后,他虽然依旧待在国民党中,但由于“通共”的嫌疑,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因手上猛将不够,才又一次启用了莫雄,让他出任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说起来,莫雄本身就有“通共”嫌疑,在这个职位他应该尽量低调才对,但他并没有如此,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冒险给当地的我军游击队提供枪支弹药等急需物资。

到了解放战争的末期,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莫雄之前做的事也就被一次次细查。甚至,因为“通共”嫌疑,他还被国军特务们列入了暗杀名单。

好在莫雄人脉广,早早就知道自己陷入了危险当中。为了避免国民党特务的暗杀,他选择暂时避居香港。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1934年在他冒死传情报时,我军干部说的必会报答,一直有一个人记在心上,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以后,毛主席曾专门找叶剑英谈话,说:

“还记得广东有一位莫雄吗?他是我们党的老朋友、老同志,你一定要找到他,一定要安排他的工作。”

毛主席点名要找的人,而且还表示一定要给他安排工作,叶剑英于是马上派同志们去找。结

果一查,在费了好大力气寻找后,叶剑英才得到消息:人家早就躲到香港去了。

于是,叶剑英马上命人传信给莫雄,让他速速回来。一接到消息,莫雄感慨万千,他激动地跟家人说:“没想到,毛主席都知道我,还派人四处找我”。于是,他马上让家人安排买票,回到了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莫雄曾先后担任过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而他当年的那些特工老朋友们,也一直没有忘记他。晚年时,他们曾聚在一起,谈起当年在老蒋眼皮子底下搞情报的事,几位白发老人都有着说不完的话。

而每每提到这些事,莫雄最大的感慨一直是:我是真没想到,毛主席能记得我这么一个小人物,他还说我是“老朋友”、“老同志”,这是对我一生的肯定……

莫老是谦逊的,他总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重要。但细细梳理他的经历,我们自然会明白,他是受得起毛主席的肯定和感谢的。

1980年,莫老病逝,享年89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