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精妙有趣诗词欣赏文/应可军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8-07 发布于浙江

宁海精妙有趣诗词欣赏

文/应可军

中国是诗的王国,宁海也不例外。在《全宋诗》、《全宋词》、《明诗别裁集》等名著中,也收有不少宁海籍作家的诗词作品。在古人遗留给我们的作品中,以谐趣为特点的更令人惊叹。而且诗词平仄、格律也要符合标准。如果说从文字的角度来看,精妙有趣的诗词着实很多,所以我只能从体裁入手,提几种有趣非常的诗词,供大家赏析。

回文: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园林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音韵美。以回文体写诗,则顺读、倒读都合律成韵,从而极大限度地运用汉字构词和词义组合的可塑性,表现出高度的技巧和驾驭汉字的能力。如从倒句尾字读起,又是一首七绝(律)诗。这种修辞方式,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如:

四季回文(选春)

长街  谢运青

花粘露粉香迷蝶,

柳织风梭乱掷莺

鸦顶髻添红药嫩,

凤头鞋衬碧苔轻。

藏头,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藏头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常见的是第三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这些属简单,故不举例说明。

集句: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诗。集句诗,要求有完整的内容和崭新的主旨,要求符合诗词格律,要求上下一气,浑然天成。凤潭八景诗基本集杜甫诗句而成,上叶诗人有集句诗《贺友人洞房》把崔莺莺。李白等诗句来插科打诨,十分有趣。

香岩山(集唐)

梅林干人俊

疏松影落云坛静(韩翃)

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

献赋十年犹未遇(钱起)

一枝秾艳露凝香(李白)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形式上排列如宝塔的一种诗。这种诗字数由少到多,依次重叠,排列成塔状,句句押韵,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容来看,都很有欣赏性、趣味性。它体现了一种建筑之美。由于塔的形状各种各样,风格各异,有单塔、双塔、三塔之分。因此,塔形诗的排列形式,在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种类上有单塔、双塔、三塔之分。甚至还有倒映的宝塔诗。它讲究押韵,有一定的内容或打情或言志或写景。

诗四章(选一):

岔路葛并官

安,

安,

心广,体胖,

无妄念,无迁谈。

饮不知醉,食不加餐。

步能行稳地,事不用机关。

但守百余忍字,全无半点愁烦。

寤寐不惊忘嗜欲,何须采药炼金丹。

联珠:每句都嵌有两个以上固定的不相同的字。伍山伍惟能有《和胡越轩花月吟步原韵》共11首。例句每句均嵌有“花月”两字。

下首均嵌有“狮象”两字

象狮岩

象原   蔡文元

村外溪岩露象狮,象狮未识产何时

留狮去象狮当吼,有象无狮象不奇。

象欲因狮巢象水,狮将以象作狮儿。

狮昂象伏双星合,象锢狮坚万古垂。

半字连环:顶针的环节部分不是一个或几个字,而是用上句尾字的一部分作下句的开首字。难度较大

西江月·石台山石刻

宁波  周容

(八)月中秋白露,(路)逢晨刻凄凉,

(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

(心)中不得宁静,(青)春好读文章。

(十)年辛苦在书房,(方)显才高学廣。

顶针,又叫顶真,或者顶真续麻,是带有游戏性质的诗词修辞形式。它的特点是:后一段的开头与前一段的末句的一个字或几个字,至整句相同。在这里,一段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数句。

游石台山

宁波   周 容

(几回)约伴看石台,(石台)朦景胜蓬莱。

(蓬莱)本是神仙窟,(仙窟)继能到几回?

除此几例外,古人肯定还有更多形式作品,但以上也足以反映出宁海作者超技艺。相信诗社大有高手在。为增添作诗乐趣,特写此文。本人不才,依样画葫芦,作了几首,敬请方家斧正。

六和塔(藏头)

登上层楼望钱塘,六窗推进尽春光。

和风细诉苏杭乐,塔顶狂生论短长。

集宋人句以贺童子俊先生三思楼集问世(集宋)

莫怪骚人语益奇,(倪  偁)

物华撩我有新诗。(王安石)

身经两世太平日,(邵  雍)

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

云月咏(联珠)

月圆云淡赏秋时,云月今宵别样姿。

月卧云天千里静,云开月镜几人痴。

倚云醉月杯杯酒,品月流云首首诗。

月桂香随云水泻,云楼写月正相宜。

三首宁海人抒志(集句)

万壑千岩锦绣开,(卢原质)

纷纷世事付吟杯。(郑  发)

江山不改英雄泯,(舒岳祥)

俊杰谁言在草莱。(许  继)

南别有一般春,(叶  兑)

抚使心同扫旧尘。(郑  霖)

发策致身须正学,(叶梦鼎)

千年事业百年身。(许  继)

对景犹增眼界宽,(叶梦鼎)

花开料也似常年。(罗 适)

平生冰蘖养素志,(方克勤

赢得平生不附炎。(薛  泳)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木子叶寒
□编辑:多闻/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