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史话丨43.春秋(8)周桓王时期(五)

 金色年华554 2022-08-07 发布于江西

一、历史年表

前708年(癸酉)  周桓王12年、鲁桓公4年、齐釐公23年、晋小子元年(曲沃武公8年)、秦宪公8年、楚武王33年、宋庄公3年、卫宣公11年、陈桓公37年、蔡桓侯7年、曹桓公49年、郑庄公36年、燕宣侯3年、杞武公43年

前707年(甲戌)  周桓王13年、鲁桓公5年、齐釐公24年、晋小子2年(曲沃武公9年)、秦宪公9年、楚武王34年、宋庄公4年、卫宣公12年、陈桓公38年、蔡桓侯8年、曹桓公50年、郑庄公37年、燕宣侯4年、杞武公44年

前706年(乙亥)  周桓王14年、鲁桓公6年、齐釐公25年、晋小子3年(曲沃武公10年)、秦宪公10年、楚武王35年、宋庄公5年、卫宣公13年、陈陈佗元年(陈厉公元年)、蔡桓侯9年、曹桓公51年、郑庄公38年、燕宣侯5年、杞武公45年


二、历史事件

  • 前708年(①秦军俘虏芮伯万回国;②曲沃武公派韩万杀死晋哀侯)

【秦】  秦宪公八年,秋季,秦国入侵芮国,因轻敌而战败。冬季,周天子军队和秦国军队包围魏城,俘虏芮伯万回国。

【晋】  晋小子侯元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杀死所俘虏的晋哀侯。曲沃日益强盛,晋国对曲沃无可奈何。

  • 前707年(①陈桓公去世,其异母弟妫佗杀死太子免而自立为君;②齐釐公、郑庄公想偷袭纪国,被纪人察觉;③周桓王派仍叔之子到鲁国聘问;④郑庄公不朝觐周天子,周天子率领诸侯伐郑,被郑国打败;⑤州国的君主淳于公去曹国,就再也没有回国)

【陈】  鲁桓公五年(即陈桓公38年),春季正月,甲戌日(即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或己丑日(即正月初六),陈桓公妫鲍去世,发了两次讣告。当时陈国发生内乱,陈文公之子妫佗(亦称陈佗、陈五父,陈胡公之九世孙,陈桓公之异母弟,妫姓,陈氏,名佗,一名他,为陈国第十三任君主,前706年在位)杀了太子免而取代他。陈桓公身患重病而发生内乱,国人分崩离析,所以发了两次讣告。

【齐】  夏季,齐釐公、郑庄公去纪国朝见,想乘机偷袭纪国。纪国人觉察到了他们的企图。

【周】  夏季,周桓王派仍叔之子到鲁国聘问,《春秋》记载“仍叔之子”,是因为他年幼。

【郑】  周桓王解除郑庄公的卿士职务,郑庄公便不再入周朝觐。秋季,桓王率领诸侯伐郑,庄公出兵抵御。桓王率领中军;虢公林父(即虢仲,时为周王的卿士)率领右军,蔡国人、卫国人隶属于右军;周公黑肩(即周桓公,姬姓,名黑肩,为周王卿士)率领左军,陈国人隶属于左军。

郑国的公子突建议用左方阵来抵御蔡国人和卫国人(即周王的右军),用右方阵来抵御陈国人(即周王的左军),他说:“陈国正逢内乱,民无斗心,若先攻打它,必然会败逃。周王的军队见此情形,阵容就会混乱。蔡国人、卫国人支撑不住,也会争先逃跑。这时我们集中兵力对付周王的中军,就可以取得胜利。”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郑国大夫曼伯(即檀伯)担任右方阵的统帅,大夫祭仲担任左方阵的统帅,大夫原繁、高渠弥率领中军辅助庄公,摆设了鱼丽之阵,前面行进战车二十五乘,后面跟随步卒五人,步卒弥补战车间的缝隙。两军战于繻葛(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长葛),庄公命令左右方阵的统帅道:“大旗挥动,就击鼓进军。”结果,蔡国人、卫国人、陈国人都逃窜了,周王的军队因此混乱。郑国的军队从左右两边合拢来进攻,周军大败。祝聃射中桓王的肩膀,桓王还能指挥军队。祝聃请求追击,庄公说:“君子不愿欺人太甚,更何况是欺凌周天子呢!只要能自救,使社稷无损,这就足够了。”夜间,庄公派祭仲慰问桓王,同时也问候桓王的左右随从。(这一战,史称“繻葛之战”。)

【州】  冬季,州国(春秋国名,姜姓,公爵,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杞城,春秋初年为杞所灭,淳于遂为杞都)的君主淳于公去曹国。他估计自己的国家危险,就没有回国。

  • 前706年(①州国君主淳于公从曹国到鲁国朝见;②楚武王想讨伐随国,听从斗伯比的建议,故意使军容不整以麻痹随国;③鲁桓公与纪侯在成邑相会;④北戎伐齐,郑国太子忽率兵救援,齐釐公想把女儿嫁给他,太子忽婉拒了;⑤蔡国人杀死陈佗;⑥鲁庄公姬同出生)

【州】  鲁桓公六年春季,州国君主淳于公从曹国到鲁国朝见。

【楚】  春季,楚武王入侵随国(国名,姬姓,侯爵,在今湖北随州。春秋时为汉水以东诸小国中的强国,公元前640年为楚所败,自此成为楚的属国。战国时亡于楚。),又派大夫薳章(楚君蚡冒之子,芈姓,薳氏,名章,字发钩)去随国求和,把军队驻扎在瑕(随国地名,在今湖北随州市境)以等待结果。随国人派少师(官名)主持和谈。

斗伯比(楚国大夫,芈姓,斗氏,名伯比,楚君若敖之子,令尹子文之父)对楚王说:“我们楚国在汉水以东不能得志,是政策不当造成的。我国扩大三军,整顿装备,用武力去威逼汉东诸国,他们因为恐惧而联合起来对抗我国,所以难以离间他们。汉东之国以随国为大,随国要是自高自大,必然会抛弃小国。小国离弃随国,就有利于楚国。随国的少师很狂妄,请君王故意用羸弱之师来让他更加自满。”大夫熊率且比说:“随国有季梁在,这样做有什么用呢?”斗伯比说:“这是为以后打算,因为少师会得到随侯的信任。”楚王于是故意使军容不整而接待少师。

少师回去后,请求追击楚军,随侯想采纳他的建议。季梁劝阻说:“上天正眷顾楚国,楚军羸弱,是在引诱我们,君王何必急于出兵呢?臣听说小国能抵抗大国,是因为小国有道,而大国淫虐无道。所谓道,就是忠于百姓而取信于神。在上的人为百姓谋利,这是忠;祝史言辞诚实不欺,这是信。如今百姓饥饿而国君放纵私欲,祝史虚报功德来祭祀,臣下不知如何成功。”随侯说:“我祭祀用的牲畜既无杂色,又很肥大,黍稷也丰盈齐备,为何不能取信于神灵?”季梁回答说:“百姓,是神灵的主人。因此圣王先团结百姓,而后才致力于祭祀神灵。所以在奉献牺牲时祝告说'牲畜又大又肥’,这是说百姓的财力普遍富足,是说他们的牲畜肥大而繁殖众多,是说牲畜不生疾病皮毛纯洁,是说牲畜肥壮而种类齐全。在奉献黍稷时祝告说'洁净的黍稷盛得满满的’,这是说春、夏、秋三季没有灾害,百姓和睦,年成丰收。在奉献甜酒时祝告说'又好又清的美酒’,这是说上上下下都有美德而没有邪心。所谓的祭品芳香,就是没有配不上这种芳香祭品的邪念。因此他们致力于春、夏、秋三季的农事,修明五教,亲近九族,用这些行为来致祭神灵。这样,百姓和睦,神灵降福,做任何事情都会获得成功。如今百姓各有异心,而鬼神没有主人,君王的祭祀虽然丰盛,又会求得什么福?请君王姑且修明政事,亲近周围的兄弟之国,也许能免于灾难。”随侯恐惧,于是修明政事,楚国没有敢来攻打随国。

另《史记·楚世家》载,楚武王三十五年,楚国讨伐随国。随侯说:“我没有罪。”楚武王说:“我是蛮夷。如今诸侯都背叛周王室而互相侵伐,有的还互相残杀。我有军队,想凭它来参与中原国家的政事,请周王室提高我的封号。”随人为他到周都,请求周王加封,周王不同意,随人回来向楚国报告。

【鲁】  夏季四月,鲁桓公与纪侯在成邑(即郕邑,鲁邑名,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小汶河附近)相会。这是由于纪侯来鲁国商讨如何对付齐国灭纪的企图。冬季,纪侯来鲁国朝见,请桓公转求周天子下令让纪国与齐国讲和,桓公告诉他说不行。

【郑】  北戎攻打齐国,齐釐公派人到郑国求救。郑国的太子忽(郑庄公之太子,姬姓,名忽,后即位为君,即郑昭公)率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军,擒获了两个主帅大良、少良,砍了甲士的首级三百个,献给齐国。这时,各国的大夫帮助齐国防守边境,齐人馈送他们食物,让鲁国来确定馈送的先后次序,鲁国人把郑国排在最后。郑太子忽认为自己有功,很生气,所以四年之后就发生了郎地的战役。

在鲁桓公还未娶齐国的文姜之前,齐釐公想把文姜嫁给郑太子忽。太子忽辞谢了,有人问他原因,太子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配偶,齐国是大国,不是我小小郑国的配偶。《诗经》说'自求多福’,意思就是追求幸福全靠自己,为什么要仰仗大国呢?”因此君子说:“太子忽善于为自己打算。”等到太子忽击败北戎军之后,齐釐公又请求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他,他仍然辞谢了。别人问他原因,太子忽说:“往日无功于齐,我尚且不敢娶齐女。如今奉我君主之命解救齐国危难,却娶了妻子回去,这是利用战争而成婚。百姓会怎样议论我呢?”于是假借父亲郑庄公之命,推辞了这门亲事。

《史记·郑世家》载,郑庄公三十八年,北戎伐齐,齐国派人求救,郑国遣太子忽率兵救齐。齐釐公想把女儿嫁给他,太子忽谢绝说:“我们郑国是小国,不敢与齐国相配。”当时祭仲与他在一起,劝他娶齐女,说:“郑君有很多宠姬,太子没有强大的外援恐怕无法继位。三位公子都有可能做国君。”所谓三位公子,是指公子突、公子亹(音纬)、公子仪(亦称公子婴)。

【蔡】  秋季八月,蔡国人杀死陈佗(陈桓公次子妫跃继位,是为陈厉公,为陈国第十四任君主,前706年-前700年在位)。

【鲁】  鲁桓公六年,夫人文姜生下儿子,因与桓公生日相同,故取名为姬同(即鲁庄公,鲁公伯禽之八世孙,姬姓,鲁氏,名同,为鲁国第十六任君主,前693年-前662年在位)。姬同长大后,成为太子。


参考书目:

1.《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左传全译》[春秋]左丘明著 王守谦等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2.《史记》 [汉]司马迁著 韩兆琦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6月北京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