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中,闻樱桃醉记述了1854年,俄国吞并面积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哈萨克斯坦。与此同时,俄国正与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厮杀。 1855年,俄日双方签署条约,约定千岛群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 同年2月,俄军对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但再次受损。直到8月16日,俄军为打破围攻,兵分两路,向法军阵地发动全面进攻。法军指挥官圣阿尔诺果断决策,以小股部队牵制住敌人的左路进攻,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迎击右路敌人。在法军猛烈的火力下,右路俄军很快被击溃。法军主力转而猛攻左路俄军,俄军伤亡极为惨重,损失8000余人,被迫撤到黑海对岸。8月17日,联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炮轰击。 塞瓦斯托波尔在联军一轮接一轮的猛烈炮火的轰击下,防御设施被摧毁,险峻的地势不再显示出它的威慑力。俄军被迫通过浮桥渡海撤退。 9月8日,联军向几乎被炸成废墟的塞瓦斯托波尔发起强攻,很快拿下了制高点。俄军在349天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损失人员达12.8万人,英法联军也损失惨重。 ![]() 塞瓦斯托波尔陷落之后,俄国面临日益不利的国际形势,被迫于1856年1月接受了法英等国提出的最后通牒。 1856年3月30日,交战各方在巴黎举行和会,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巴黎和约》及其附属协议,俄罗斯将交还它在亚洲征服的土地,而联军则将交还他们在欧洲征服的土地。唯一的领土变化是沙皇要交出俄国在1812年吞并的土地——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和多瑙河三角洲交还给摩尔达维亚。此外,多瑙河流域的两个大公国不再是俄国一家独占的被保护国,而是被置于各大国的共同保护之下,并承认苏丹的主权。这两个大公国拥有了独立的、由本国人组成的政府,享有信仰和贸易自由,并且有权组建自己的武装部队。 尽管法国在这场战争中耗费了数百万法郎,法军死于霍乱和战场者将近10万人,但由于战争的胜利有力地遏止了俄国南侵的势头,恢复了法国已丧失了数十年的在欧陆的优势地位,因此,克里木战争给第二帝国带来了莫大的光荣,极大提振了滑铁卢战役后陷入低迷的法国士气。 同年,英帝国香港总督包冷向清帝国两广总督叶名琛商议英国领事进驻广州,叶名琛拒绝。恰逢英国舰船在珠江上与清帝国巡河水师爆发冲突,英帝国战舰遂炮轰广州,攻陷,焚烧两广总督衙门。然而英国士兵太少,无法据守,撤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