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色的记忆(六)

 诗意淡泊 2022-08-07 发布于山西


【写在前面】我们的哑巴大哥,在我们兄弟姐妹们的心里,都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那些成长的岁月,各自心中都留有特定的印象。在很多的方面,我们都承蒙大哥的关爱与照拂,大家能各自拥有现在相对安逸美好的生活,都离不开大哥的付出。今天这篇文字是我的三哥写的,他在看了电视连续剧《人世间》以后有感而发。这些金色的记忆,必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宝藏,让我们铭记并惦念一生。
我的哑巴大哥
母生养了我们兄弟姊妹7个,三儿四女。很不幸,长子、长女从小都不会说话,是哑巴。小时候听妈妈讲,大哥、大姐出生的房子,后墙有个小窗户,风水不好,后来二哥出生时专门借宿隔壁邻居家,结果好了!以后我们几个出生时都远离那个屋子,从此都正常了。


大哥生在1951年,共和国刚成立不久,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社、人民公社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到大哥懂事,已经是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经济了。


由于天生哑巴、从小不会说话,无法象正常孩子一样到龄读书。生在农村,又赶上贫困年代,更无缘现代的聋哑教育。因此,大哥从七、八岁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开始了生产队劳动,成为了人民公社的一名正式社员,一辈子生活在农村。


五六十年代,晋中农村缺吃少穿,我们家又孩子多,生活的苦难可想而知,大哥又从小从事体力活。营养不良再加上劳作过度,大哥的身体发育也受到影响,清瘦又矮小。


大哥除了听不见、学不会语言不能说话外,其他一切和正常的孩子没有两样,而且是属于“妈妈的乖孩子”,从小听话、懂事、聪明、善良、勤快,在那个贫穷苦难的年代,与父母一起,养育我们几个弟弟妹妹,可以说,为了我们这个大家贡献了他的全部!


大哥十六、七岁时,在村里铁匠铺打铁的舅舅,因帮助师傅拆墙盖房不幸丧命,师傅过意不去,让做为外甥的哑巴大哥接替舅舅,去铁匠铺打铁。从此,瘦小的哑巴大哥每天与火炉、大锤为伴,开始了铁匠生崖。一干就是十几年。


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的大哥,十几年的铁匠生崖,不仅学会了打铁,而且围绕大队副业,在农副加工、农业机械、传统木匠等行当,触类旁通,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能工巧匠,为左右邻舍修理农具、缠绕电机、修理马达、修锅补盆、修车补胎、修锁头配钥匙,几乎无所不能!甚至妈妈的女红手工,大哥也是一点就通、一学就会。


小时候贫穷,全家十几口人穿的鞋,都是由妈妈亲手缝制。每年的冬天,妈妈会用浆糊把破衣服拆成的布一层一层婊糊起来做成鞋底,然后再用麻绳密密麻麻的衲出来!这是个苦力活,十几双鞋,妈妈要忙到年根,才能让我们每个孩子过年都能穿上新鞋。大哥看妈妈忙不过来,就学着干,很快就上手了,每年冬天的晚上,大哥都会坐在炕上,用自制的专用夹板夹住鞋底,一针一线的衲制,几乎要干上一冬天。大哥衲出的鞋底,比妈妈的手艺还好,更有力道,堪称艺术品!既漂亮又结实。左右邻舍,无不夸奖。大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帮妈妈分担了很多的压力。


那个年代,在我们晋中农村那一带,箩筐不仅是重要的农具,还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具,一般物料的搬运、收纳,都离不开它。无论是田里上肥,庄稼收获,还是家里喂猪养羊,割草拾粪,都少不了箩筐的使用。用柳树枝条编制箩筐,是一门不一般的手艺,村里掌握的人不多。大哥人勤快,好奇心強,看人家编,自己就学会了。很快,大哥就成了编制箩筐的高手。大的、小的,担货用成双成对的高大箩筐,捡柴拾粪用的中小箩筐,甚至厨房盛食用的小食筐、捞面用的笊篱,大哥都编得得心应手。既美观又实用。毫不夸张地讲,如果保存到现在,搞个箩筐展览,大哥的作品,一定也会吸引很多人。


我从记事起,就紧跟着大哥左右。和大哥住一间屋、睡一张炕,晚上和大哥通过手势长时间地交流,白天跟在大哥背后当一个小跟屁虫,去副业队、铁匠辅,看大哥打铁、做手艺,还近距离地认识了许多新奇机械:拖拉机,电动机,脱粒机,磨面机等诸多农业机械。那个时候,大哥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准确地说,大哥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我通过大哥开始了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幼小的我,确定的人生第一个目标就是,长大以后跟着大哥,一定要学门手艺。


缺吃少穿的年代,大哥以自己的辛劳和手艺,不仅为家里挣得较多的工分,还通过小手艺、小制作,换得不少额外收入补贴家用,无私地惠及兄弟姐妹!许多情景成为了我儿时少有的幸福回忆!


记得那些年的盛夏,经常跟着大哥抽午休时间去农田为羊割草。割草之余,我们来到生产队的瓜田,大哥用亲手制作出来的瓜刀、镰鋤,换得香甜的瓜果。在饥荒苦难的岁月,蹲在瓜田享用满地翻滚的西瓜、香瓜,那种简单而丰盈的快乐,始终藏在我的记忆里。日后不经意间想起,幸福的感觉远胜我坐在五星餐厅的用餐体验!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的变迁,生产队的副业也逐渐关暍。大哥也只能和父亲一起下地,打理自己的那几亩薄田。农忙之余,闲不住的大哥又开启了木匠手艺,给亲朋好友、左右邻社打制家俱、修缮房屋,我们家几次拆旧舍盖新房,奶奶的寿终棺木,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结婚家俱,都出自大哥之手。


听不见、不会说话的大哥,无法与外界交流与接洽,便不能独立外出揽活,只能跟着本村的匠人一起外出,住在雇主家里没明没夜地干活,多干少拿,挣着人家凭良心给的一点工钱,以辛劳和汗水,帮助父母把我们六个弟弟妹妹养大成人,供我们上学读书!


大哥心灵手巧,无师自通。他的木工手艺,从没拜过师傅、更未经任何正规的培训,全凭自己偷师取艺,自我琢磨。我结婚时的家俱,是我抄改自一本杂志的创意,画好草图交给大哥,经过短暂简单的交底,大哥就成功地给我变成一套时髦家私!三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仍末走样变形,坚固耐用!


大哥的世界很小。因为聋哑残疾,未能接受社会教育。大哥与社会的交流只有眼睛与肢体,只能靠眼睛获取有限的信息,靠肢体动作传递他的感受!所以,大哥的世界比我们正常人小了许多,家人、亲朋几乎就是大哥的全部!


大哥对他看到的这个世界,充满敬畏。大哥害怕村上的大小官员,公家人至高无上。他不知道党是什么,但坚决听从看见的每个领导,每个干部!公家都是对的,干部应该被绝对服从。


大哥的认知很有限。但他的脑子里充满好奇,电是怎么来的,马达是如何转起来的,汽车是如何跑起来的,自来水怎么流出来的,他都想搞明白!前几年有个机会,我带大哥去我工作的发电厂参观。大哥很兴奋,对整个发电、输电过程都想搞明白,求知欲非常人所比。


大哥的世界也很简单。特别是是非观念,大哥认为当官的都是能人,监狱里都是坏人!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一切和电视里看到的那样:好人坏人一目了然!


作为残疾人,大哥的付出,创造的财富一点也不比普通正常人少。但他能够享受到的人类文明又实在是少至甚少。平时只能看看电视,听不到声音,也只能从画面中寻找点快乐,现在有了手机微信,我简单教了教大哥,他很快就能用微信和我视频交流,更庆幸的是,手机里的“抖音”成了大哥少有的享受。


大哥一辈子为我们这个家庭劳作,年轻时帮助父母养育弟妹,成家后继续侍奉奶奶、为父母养老送终,是那个一辈子守在父母身边,为父母尽孝的孩子。为我们那个大家,奉献了全部,我们兄弟三个比较起来,尽管我们也都出仕入行、事业小成,但少小离家、远在他乡,算起对家庭的贡献,对父母的孝敬,我们是差了大哥很远很远!


大哥在我心里,亦兄亦父。尽管他听不见、不能说,但他用行动,教会了我们很多,给了我们很多!对我影响深远,远非一般兄弟!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秉昆总是问起父亲谁最好,他父亲对每个孩子全都赞赏。我父亲已过世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了,但如果父亲在世,我想他老人家肯定会当着我们兄弟姐妹七个的面,夸他这个残疾的儿子,我的哑巴大哥。相信弟弟妹妹们也都会发自内心地认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