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耒阳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参评教师--李燕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绿色化学 2022-08-07 发布于湖南

李燕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耒阳市灶市街街道办事处花石小学是一所地处于市郊的村小,学校一半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心理健康问题又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在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我校于2021年4月申请了《城郊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一年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认真地投入了该课题的研究,在梁陆元专家的指导下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课题组圆满结题。回顾这一年多的工作,我感觉到我做的工作意义重大又有实效。我们课题组一共开展了七次活动,这七个活动我都全程参与。我主要负责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总结、资料收集和整理,撰写通讯稿和活动成效等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地走访,开展“留守儿童”调查

我们课题组首先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再分片区、分组进行实地走访。在走访中,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从而全面了解了他们生活和心理需求。为了方便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沟通,根据调查信息,我对我这组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并对其开展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以补偿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营造气氛,开展“亲情导师制”活动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亲情导师制”活动,我们将在品行或学习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学生,分组安排老师进行重点辅导。谈心是沟通交流的桥梁,我喜欢用谈心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痛楚,化解学困生的内心矛盾。在课余时间,我会尝试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关爱和照顾,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如父母,学校是家庭。对于个别情绪化孩子,我还会经常与他们的父母的沟通,让父母在了解学生近况的同时,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的沟通,帮助他们正确地教导留守儿童,实现家校共同关心和教育。

三、传承美德,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我国教育专家郭健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增强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我以“感恩孝亲”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我用讲故事、赏析音乐、提问、现场游戏等多种方式,让留守儿童从多方面体会到了父母在他们成长中付出的良苦用心,其中的《感恩的心》背后的故事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同学们听完故事以后泣不成声,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接下来,我让学生们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亲人的爱。这些信件中朴实的话语承载着孩子们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真挚的感恩之情。通过这一次感恩活动,我让留守儿童们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拥有幸福快乐,就能健康成长!

四、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成效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做到了有条不紊。首先,我收集的各项资料按照结题清单进行查漏补缺,再结合教研室提供的三个结题样本进行细化整理,最后装订成册。我对课题组所这一年来开展的活动进行了全程的回顾,发现我们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就某位留守儿童为个例撰写了一份实践效果证明材料。在课题开展以来,我常在他处于低谷时期给予鼓励;在他取得成功时给予表扬;在他处于迷茫时给予引导。一年以后,他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在学习上,从不思进取到勤奋好学;在性格上,从焦躁不安到沉着冷静;在品性上,从惹是生非到乐于助人,他的改变无一不见证了我们课题组的工作既有意义又有实效。

五、活动反思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会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等各方面的协调。为此,在今后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创新改善教育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