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脉方:活血化瘀,养心通脉.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遗证之心脉瘀阻证,症见面色晦暗,或口唇发青,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香菊书屋 2022-08-07 发布于黑龙江
通脉方  
【组成】 当归15g , 三七粉1g (冲), 片姜黄10g , 降香5g , 赤芍10g , 山楂20g ,
【功用】活血化瘀,养心通脉。

【方解】方中重用当归为主药,性味甘温,活血、补血、和血,“除客血内塞”(《别录》),“破恶血,养新血”(《大明》),使气血各有所归。辅以三七,甘温微苦,活血补血,化瘀定痛,以助其力,《本草纲目拾遗》指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也等”;姜黄味辛,为血中气药,化瘀兼行气,降香味辛性温,为气中血药,降气而散瘀,两药均内寓“气行则血行”之意,以加强活血通脉之效。入苦凉之赤芍,既能活血散瘀,“通顺血脉”(《别录》),又具清热凉血之功,佐诸药之偏温;山楂酸甘微温,用之既为健胃悦脾,又能助散瘀之力,同为佐使之药。诸药合用,药性平和,不温不凉,寓柔于刚,效专力宏,祛瘀而不伤正,共奏活血化瘀、养心通脉之功。

【主治】适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遗证之心脉瘀阻证,症见面色晦暗,或口唇发青,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胸闷不舒,心悸怔忡,乏力盗汗,心脏扩大,或有腹痛、关节痛、肌肉痛,或有肝脏增大,舌质略紫,或有瘀斑,脉弦细或兼数,或沉涩,或结、代、促。
【临床应用】通脉方加味,既可用于各期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也可用于心肌炎后遗心律失常的基础治疗。

【加减化裁】热壅血滞加丹皮、野菊花、大青叶、川连、贯众、射干;气虚血瘀加黄芪、党参(或人参或太子参);阴虚血涩加麦冬,元参;阳虚血凝加制附子、桂枝、鹿茸、淫羊藿;气滞血瘀加香附、郁金、乌药。脉结代,酌加苦参、川连、甘松、常山、羌活等;脉细涩,酌加阿胶珠、大枣;胸闷,加瓜蒌、半夏;心痛,加延胡索、乳香、没药;肝大,加青皮、鸡内金、五加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