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爱玲的奶奶给李鸿章的一封信:爹,别大意,小心盛宣怀和袁世凯

 James5291 2022-08-07 发布于河北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901年1月9日)是个不太重要的日子儿,就在这一天,李鸿章看到了女儿的一封信。这天距他去世的11月7日,还有291天。

左宗棠在1901年的三百来天,正是“八国联军侵华”军事行动结束、李鸿章与其议和、《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段。在这三百来天里,李鸿章受到慈禧青睐的同时也受到许多臣僚围攻。

与左宗棠反对儿子从政相反,李鸿章做事的时候经常带着孩子们,为的就是让他们早早接触官场、延续李鸿章家族的权势。

为此,李鸿章的子女们个个都很有政治斗争经验和经济头脑。我们就以这位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为例说说吧。

张李家族的结晶张爱玲

众所周知,张爱玲(1920-1995年)的出身门第可不低。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1896—1935年)乃是张佩纶(1848—1903年)之子,其祖母是就是李鸿章之女李菊藕(李经璹1866—1912年)。因此,李鸿章是张爱玲的外曾祖父。

虽然门第高,但张爱玲出生的时候,不要说李鸿章已经去世(1823—1901年),就是其奶奶、爷爷也已经去世了。所以,其家族已经没落。否则也不会写什么小说了。喜欢看小说那是受其祖父的影响,其祖父张佩纶喜欢戏曲曲艺,也爱看小说,据说曾续写过石玉昆的《三侠五义》。

之所以提到张爱玲,就是因为李鸿章式思维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他这一代人身上。他的思维会通过家风、人脉圈影响很广。例如李鸿章对外一贯妥协,其根底就在于认为国人不如对方。

他的女儿李菊藕也是如此,她曾说“中国风气、人才如此,即炮台不毁,洋械仍来,亦终不能自强也”。

张爱玲呢?通过张爱玲在抗战及其日后的历史表现看,她的一些思想底蕴继承了其母系家族的基因——自我利益至上、爱情至上,至于什么家国精神是没有的。

李鸿章、李菊藕父女的斗争思维明显,其实,李菊藕和她的丈夫张佩纶一样,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智囊”型人物,为李鸿章出谋划策。

李鸿章与外国各列强和谈中,各势力希望依靠各自的国内势力主导谈判权

22岁时,老闺女李菊藕嫁给40岁的老男人张佩纶。张佩纶的头脑非常聪明、灵活,夫妻二人相得益彰,为李鸿章在“政治决斗”中出了很多主意。

李菊藕在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私信(1901年1月19日,李鸿章在十二月二十一日2月9日收到)中,向其父说了几件事,大概意思是:

1900年6月15日,清廷要求李鸿章北上与外国列强议和,但当时慈禧对义和团态度不明,所以李鸿章便延缓北上等待慈禧下最后决心。

在此期间李鸿章参加了“东南互保条约”活动,直到7月17日李鸿章才从广州北上。北上之后,慈禧态度仍然难以折磨。李鸿章不敢北上,怕慈禧没有下定投降决心,自己跑到京城的话,恐有生命危险。

所以,李鸿章北上半路就又跑到上海不动了。直到9月14日,李鸿章得到慈禧、光绪西逃且杀主战派大臣的消息后,才从上海北上前往北京。

李鸿章来到京师后与庆亲王奕劻一起与各列强谈判合约事宜。

对于李鸿章的谈判结果,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不满意的人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觉得给外国列强让利让得还不够,恨不得想把整个中国送给列强;一种是觉得签署的协议过于让利太多。在不满意的人中刘坤一、张之洞乃是代表。

各个势力集团开始争夺“谈判主导权”,与此同时,英法德美俄等列强间矛盾也很深,特别是英法德美对于沙俄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径非常不满,希望清廷对沙俄采取强硬态度。由此,英法美德等国就与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产生了某种共鸣。虽然双方没有什么合作,但从国内外两方面都在给清廷压力。

这时,李鸿章势力内部就有一些人开始与李鸿章的关系有些变化。

李菊藕写信劝诫其父,小心你的亲信

李菊藕虽然身在南方,但各种消息却很灵通。她得到了一条重要消息,因此写信告知李鸿章,信中说:

香(张之洞,字香涛,时任湖广总督)、杏(盛宣怀,字杏孙,时任电报局总办)均有微词(对李鸿章的各项主张)。张之洞还曾密电在西安的慈禧,目前尚不知他说了什么。据内线人告知,主要是刘坤一、张之洞、盛宣怀三人与列强面议,和议才能成功。袁慰廷(袁世凯)四处散播说,张之洞进入军机、盛宣怀主管户部,这样的话与八国和谈才能成功。

之后,李菊藕便是一大堆批评,说他们三人的行为,已经对您的“全权大使”的作为产生妨碍,您应该向西安说明情况。

之后,李菊藕把最重要的信息告诉李鸿章:小心你身边的人,小心你自以为是亲信的人。

她说:您曾经在与盛宣怀的电报中讥讽过张之洞。其实您不知道,您刚说完,盛宣怀就立刻将其告知张之洞。张之洞知道后非常生气。以后呀,您也要留意,张、盛二人的私交也非常紧密,对小人呀(说张之洞是小人)最不宜结怨呀。

通过李鸿章父女之间的信件来我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在封建社会管厂内,没有什么师生之谊、提携之恩,有的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

但是,李菊藕忘了一点:她的父亲是一位久经腐朽官场洗礼的老油条,对于这些事情难道不知道吗?尽管盛宣怀、袁世凯有各种小动作,在本质上还是李鸿章的人。

正如胡雪岩和盛宣怀、李鸿章的私人关系也非常不错,但因为他们在根本思想、做事态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盛宣怀、李鸿章杀起胡雪岩来说没有迟疑,因为,私人关系再好,那也不过是为了平衡利益,但根本利益胡雪岩和左宗棠是一体的。

同样,盛宣怀、袁世凯是庸俗官场的主要代表,贪腐、投降是主轴。刘坤一、张之洞乃是主战派或偏向强硬的人士,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在某些情况下的合作,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政治价值。

这个事情过去后,在主流时期他们仍然是对立的。这也是李鸿章得到女儿的信后,并不放在心上,仍然对盛宣怀、袁世凯等人无比信任的根本原因。其实,封建社会官场如此,普通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