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瓦屿村风景独好

 龙山园丁 2022-08-07 发布于浙江

      一走进大溪镇前瓦屿村,眼前屋宇崭新华丽,大道宽坦,田畴碧绿,阡陌纵横。周遭小河池塘,清水淙淙,五步一廊,十步一亭,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悠然竞古韵园林之美哉。诗人颜云根触景生情,瞬间诗兴喷发,随吟诗曰:

    《情怀新瓦屿村》

    初来探访踏进程,大道宽平随友行。

    河岸芙蓉红烂漫,路边叠翠绿村城。

    廊亭翘角争留影。画苑高擎笑客迎。

    党建良谋新气象,村庄美丽不虚名。

既赞称其赋园林古韵之美,少不了天造地设园林元素重墨点缀,前瓦屿村便少不了有亭、廊、台、桥、榭、轩一类中的记胜:或蟠园景,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临水际,倒映于微波;或通花依林,蜿蜒相错味无尽处……笔者无法一一重描穷咏,只能扼要择点简约描写几笔以飨读者

前瓦屿村的廊,大略观之,上有顶棚,以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小憩,便于人们漫游中观赏景物。根据外观特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曲廊,大多形体比较曲折,以制造多变的游园景观;直廊,从廊的形体而言,直廊走势比较平直,而且多数比较短小。

   村部前曲廊

    前瓦屿村村部东侧,建有文化曲廊。此曲廊由南廊7间、西廊4间成迂迴折尺形。廊,木质构建,彩瓦封顶。廊内置有美人靠,供村民及游人休闲坐憩,谈论国事世界事,情溢言表;或互摆屑小家事龙门阵,谈笑风生。廊北砌有花窗矮墙,墙上写政宣语配饰花鸟水粉画。墙廊围成一小园,植有花卉。廊周绿树成荫,高楼叠耸,富贵潜呈。廊西屹立一块粉红色大理石碑,上刻一行醒目红色行书 “前瓦屿村”。碑下横一灰褐色大理石底座,其上刻有夺人眼球的金色行书“前瓦屿人民欢迎你您” 。


    屿心廊

屿心廊北毗前瓦屿村老人协会,东、南、西邻贴泛波光湖面。长廊东西一字型共6间,中2间略高,东、西各2间略矮。全木结构。上有顶棚,以木柱支撑,用以遮阳、挡雨,便于人们游走过程中观赏景物。柱间搭美人靠,供休憩。廊间经常有人在此下象棋,打朴克,赏月,纳凉,谈天说地不亦说乎。

远望屿心廊,错落有致,从建筑艺术来说,则是增加了空间层次。影印水波,波光粼粼,波光与水边相互辉映,柔美动人,具有一番诗情画意。

    屿心廊门额匾上写“屿心亭”,实屬落笔错。

   

    古籍《释名》中曾记载:“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点景”手段,景点建筑,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憩、纳凉或观景。在建筑形态上的特征《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即为开敞性结构,“有顶无墙”,顶部可分为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选材不拘,布设灵活,层次感丰富,上至皇家园囿,下至私家园林,美的风情万种。

前瓦屿村,多处都能看到亭的倩影。它们造型精巧、灵活多变,又在亭与园内其他景观及建筑物的结合方面大做文章,给村景增添了无尽的园林情趣。

    远香亭

    与前瓦屿村文化礼堂一路之隔的远香亭,建于2014年12月。方形架构及亭顶全由木材制造。亭内三方置美人靠,方便游人休憩,讲谈戏串。亭柱有联曰:

       “新篇章谱写和谐雅韵;

      大手笔再描开发宏图”



    康乐亭

康乐亭,坐落在穿村而过的大石一级公路交叉处之北边沿线旁,六石柱,飞檐翘角高擎耸耸仿古式彩瓦亭顶,亭内置有四方美人靠,内有大理石圆桌,四周把放四张石鼓凳,供人休憩娱乐。凉亭南北两面亭柱刻有徐观志先生两副贴金黄色楷体柱联,南面柱联:

       “建厦摩天百业兴隆民俱乐;

       登亭览胜全村新貌客怡情”。横额:“康乐亭”。

北面柱联:

        “河水迴环有情鹂鸟唱清韵;

        狮峰逸耸无限风光展画图!”

 

    “台,观四方而高者。”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建筑物,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

    玲珑台

    玲珑台,四角飞檐,气势非凡,台建在池塘中央,四周塘岸大理石护栏,玲珑台东西建有九曲桥依托,直通其台。当游人依栏相望,近在尺咫一河相隔的瓦屿山,山虽不高,松柏叠翠,风光怡人。台于2007年建成。全由木柱支撑,木桁瓦檐、两面置有木凳、美人靠。台之北面,现代式小洋房民居近贴眼前。依美人靠观赏锦鲤跳跃,水上映日烂漫荷花,兴致浓浓,不亦说乎。

   台两头上书“玲珑台”,柱上刻一楹联曰:

     “一村美景一村笑;

      千户家庭千家新

真是:熏风荣百业,发展又一春。

   

 桥的建造一般与水陆交通有关,然而园林中的桥在艺术上的价值,却往往超过其交通功能。园桥在变换观赏视线、点缀园林水景、增加水面层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水体面积及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桥的体型和位置还要考虑人、车和水上交通的要求。

玉带桥

   前瓦屿村的玉带桥,在小水面架桥,仅过人行,不通车辆,因而简化了其体型和细部。桥为浅卷洞桥型,桥栏柱每边65栏,造型轻盈质朴,玲珑秀美。


    九曲平桥

    花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等几种。而连接玲珑台的花园桥属曲折平桥形式。平桥外形简单,不论折数多少,通称九曲桥。其作用是扩大园林的空间感,且陪衬水上的建筑物玲珑台。



秀水媚波

    前瓦屿村没江流浩荡,亦无溪水淙淙。村处沃野平地,周遭多小河道、小池小湖秀水媚波,柔明映丽的美美风趣。

河面

桥下的河水,尤清洁可鉴。有时,她那喃喃的流动声,似在低吟那河底水下永久的秘密;有时,却尽是这样靜静地清着,任你人影憧憧,歌声的扰扰,她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青蓝面冪似的,尽是这样静静的乐怀胸臆;有时,她一条波纹涌着一条波纹,显出高低不平的无数水裥,那后生的波纹特别有一线的白痕,流到桥下,便同化於深蓝色的水波;有时,一弘碧水,河面静稳,淡抹素妆,具有骄柔温馨的美态;旁岸的菖蒲、芦荻,在无风亦无浪的河边轻轻地摇曳着;有时一水清清,映着一片一片的紫云,那紫的透明色彩,彷彿能看见他的背影,而又忽淡忽浓衬托出好些层次来……


河岸

    河岸,湖岸筑游步道,路面硬化,干净整洁。河边湖边,砌石。簇簇草儿一抹青青,静和恬淡;草丛探出红花儿黄花儿,多么的娇艳;树枝舒舒摇曳,多么的妩媚;浅棕色的栏杆护卫着河岸,静靜的文逊安宁……这种景,往往被文人墨客当作心旷神怡的优游好去处,美滋滋灵动的笔墨让其入诗入画都是平常态……

以上所述的几类典型的园林建筑,其布局因地制宜,“宜亭斯亭,宜廊斯廊”,依自然的路形水势、自由灵活地铺陈排列,不强求规整对称的布局,而其建筑形象都有一种自然的曲线美。个体建筑的屋顶、屋檐向上翘起,呈柔和优美的反曲面,路、桥、廊也因地制宜地变成曲径、曲桥、曲廊。园林建筑中从平面到空间多变无序的曲线,使建筑与周围的风景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宁静自然、简洁淡泊,又风韵清新、富有变化的景致,创造出舒适的休闲和欣赏环境。

当您徜徉在前瓦屿村舍、路边、田园之中,您会发现,这里的池塘边、一石、一草、一木无不是经过人工精心点缀的,虽然不是天造地成,但也绝不是简单地模仿自然,而是十分讲求自然美、艺术美和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使之充满诗情画意。正所谓“虽由匠人作,且宛自天开”,使人仿佛置身于真山真水之中,有一种“不出城廓,而享山水之美”的感觉。在游览时,人们往往被乡村中那些造型奇特,构思精巧,布局充满情趣的亭、廊所吸引、迷叹,有时甚至驻足于一幅对联之前而情思飞扬,流连忘返,悠悠我心陶醉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