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杨礼赞》学历案

 贺承德 2022-08-07 发布于山东

【课题与课时】

课题:《白杨礼赞》(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

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

1.通过略读,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2.通过细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品读,感知白杨的形象气质。

4.通过精读,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评价任务】

1.通过活动一,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2.通过活动二,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2。

3.通过活动三,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3。

4.通过活动四,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拜读作者的名片

茅盾(1896——1981),原名____,字____,浙江桐乡人。茅盾,是他的____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早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商务印书馆工作。1949年后历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译文》杂志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合称“蚀三部曲”)《路》和《三人行》等,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和《林家铺子》等。其中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他的散文名篇有《____》《车中一瞥》和《买豆腐的哨子》等。

2.仰望茅盾文学奖

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中国作家协会以茅盾先生捐赠的____万元稿费为基础,于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目的是鼓励优秀____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____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3.连线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____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____阶段,他目睹了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赞美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____和____。

4.扫除文字障碍

(1)读准注音

恹恹(    )    晕(    )圈    倔(    )强    楠(    )木     刹(    )那    毡(    )子      外壳(    )    无垠(    )

(2)写准字形

倦dài(    )    婆suō(    )    旁yì(    )斜出    不折不náo(    )   坦荡如dǐ(    )     秀qí(     )

5.熟练阅读课文

◆课中学习

第一课时

活动一: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白杨礼赞》不但思想博大精深,而且结构严谨完美,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1.看线索

线索是结构的核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指向目标1)

2.看白杨树的不平凡

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些方面吗?(指向目标1)

(1)___不平凡(__美);

(2)___不平凡(__美);

(3)___不平凡(__美)。

3.看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或者说形散神聚,其实就是领教它的收放自如。(指向目标1)

(1)课文“放”的内容是____。

(2)“收”的内容是___。

4.看文章的首尾(指向目标1)

(1)文章开头的文字,作用是____。

(2)结尾部分,起到的作用是____。

5.小结(检测目标1)

综上所述,全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的____,再写白杨树的___,接着写白杨树的____,点明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____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

活动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当代中学生,进行阅读的两大使命是: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和方法。

1.解释题目

(1)礼赞是什么意思?(指向目标2)

(2)白杨礼赞是主谓短语吗?能否把题目改为“礼赞白杨”?为什么?(指向目标2)

2.体会作者的弦外之音

《白杨礼赞》仅仅是想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指向目标2)

3.除了赞美之情,你还体会到了作者哪些方面的真情实感?(指向目标2)

(1)对黄土高原片刻的__________之情;

(2)对楠木的永恒的____________之情。

4.褒贬之间见分晓。作者的情感归宿到底是褒,还是贬?(检测目标2)

【检测与作业】

1.作者写白杨礼赞,为什么还要写黄土高原呢?这是否有跑题的嫌疑?

2.作者写楠木的时候,用了一句话,并且用括号括起来:“那也是直挺秀颀的。”这是对楠木的赞美之辞吗?

3.课下搜集与白杨树有关的诗词歌赋等来加以赏析。

【学后反思】

1.“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的时候,有时候“虚晃一招”也能够起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2.听话要听音,不要望文生义,要读懂作者心底的声音。


第二课时

活动三:品读白杨树的形象

有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杨礼赞》作为一篇经典的抒情散文,字里行间也是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茅盾就曾经欣然起笔,写出了《题白杨图》一诗。(详情见课本)

阅读下面的一位语文老师创作的三首同题小诗,并思考相关问题。

题白杨图(其一)

黄土苍穹百万年,生机一派取天然。

军魂赋予白杨后,多少平民血脉连。

1.这首诗的意境,茅盾是如何写作的?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表达?(指向目标3)

题白杨图(其二)

枝干长驱可作矛,旌旗为叶尽情摇。

皮肤光亮泛青色,对抗寒风自效劳。

2.这首诗的境界,茅盾又是如何描写的?倘苦换作是你,你又将如何演绎呢?(指向目标3)

题白杨图(其三)

白杨伟岸丈来量,楠木东宫选秀娘。

守卫家乡存大爱,江山绝代醉心肠。

3.这首诗的情思,茅盾是如何体会的?如果是你,你当如何诉说?(指向目标3)

4.除了脚印,我什么都没有留下

学习的直通车开到此处,你的头脑中是否也产生了写诗的冲动?并且已经开始在笔尖微微地泛起诗意的涟漪?不妨写写看。(不一定要写完整的格律诗,现代诗的碎片亦可。)(检测目标3)

活动四:归纳写作技巧

语文学习,既是读的结晶,又是写的荟萃。这次第,怎一个“妙”字了得。前面我们研读了这篇课文的篇章结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倾向等。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本文的写作技巧。

1.本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你是怎么看到的?(指向目标4)

请你以“____的表现手法,我是在第____自然段看到的,我的理解是____”为模板,加以分析。

提示:

A.欲扬先抑,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__________,

另一次是___________。

B.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有三个:第一个是_________。

第二个是_____________。

第三个_______________。

C.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英国批评家卡莱尔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象征永远是无限的赋形和启示。”通过这句话,说说你对象征的理解。(检测目标4)

【检测与作业】

1.背诵茅盾的《题白杨图》,体会《白杨礼赞》被浓缩后的精华。

2.运用本文学到的表现手法,写一篇小短文,不少于150字。

【学后反思】

语文学习,一定要坚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原则。以此来打造热爱语文的真心和热爱生活的芳心。请相信,花香里的春光比金子的色泽还要美好。慢慢地读吧!细细地品吧!哪怕是“浅浅地写写”,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和有厚度的语文的集大成者。语文学习,既可以丰富知识,又可以提高能力,还能够壮大觉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同学,走你!同学们,走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