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君临天下100 2022-08-07 发布于湖北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1)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2)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社会,即是中国特殊的国情。“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 ①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②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以获得民族独立,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以求得人民的解放。③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 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显著优势。

  (2)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但它的力量很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3)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4)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5) 由于中国是处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是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土地广大,所以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 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少有的。其中,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决定这些特点的,主要是帝国主义的势力;这是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三)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1) 列宁说: “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革命发生与发展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

  (2) 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产物,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者逼出来的。 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1. 性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历史地位

  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未能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它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3. 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除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外,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 ①它没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②没能把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发动起来造成一个农村大变动;③没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它表明: 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②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五)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1) 辛亥革命后,旧民主主义革命陷于绝境,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寻国家的出路,终于实现了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2) 促成这种转变的国际与国内、主观与客观的主要因素有: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这是民主革命性质转变的国际因素和时代条件。②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③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④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思想文化条件。

  (3) 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社了会历史条件。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则成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1. 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④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党的成立。

  2. 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伟大意义: ①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②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③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