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年人抗病能力差?保持“健康账户”不亏损有方法

 王浩然 2022-08-07 发布于山东

本文转自:光明网

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意思是上了年纪以后,各种疾病容易找上门来,身体发生意外的风险增大。

确实,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出现老化是自然规律。衰老的速度受到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老年人抗病能力会变差呢?来听听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主任吕继辉怎么说

什么是身体的“健康账户”

可以把我们身体的生理储备比喻成一个“健康账户”,医学上将其称为“稳态储备”。维持健康账户的收支平衡来保持稳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凡是有利于健康的因素都可以增加账户的储备,而危害健康的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则消耗其储备。

增龄本身就是一种慢性消耗。

大体来说,由成熟到衰老,从这个健康账户里被调取出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成分增多;换句话说,伴随年龄增长,剩余的可用于应付“灾害性打击”的生理储备逐渐减少。

下面这张图展示了稳态储备随着年龄衰减的规律。当为了维持稳态,老年人已经最大程度地调用了生理储备,乃至连最小的危害都扛不住时,即为衰弱状态。

长辈们随着年龄增长渐趋衰弱,对抗各种意外打击的能力变差,能够调用储备重新回到稳态的能力也越来越弱。

大家看,在该图的终点处,即便是最小的打击也可能透支可用储备,导致老人跌下悬崖,进入“险境”。

这些被称为“险境”的不幸事件包括死亡、心搏骤停、住院、意识模糊和失禁等。有时一场小小的感冒,就能将一位平时看起来身体还不错的老人击垮。

为什么老年人经不起风吹雨打

某研究比较了同样发生心跳骤停的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发现年轻患者心跳骤停前24小时的急性生理学评估分数(这个分数越高,代表各项健康指标偏离正常越远)显著高于老年组。

此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心跳骤停所需的稳态偏离值更小。也就是说,稍有风吹草动,轻微的偏差都可以导致老年人发生不良事件,而年轻人的抗击能力更强。

举个例子,中青年人得了肺炎、泌尿系感染、消化道溃疡等,通过恰当的治疗大都能够痊愈。而若是老年人患有上述疾病,不仅康复慢、容易复发、病死率高,还有可能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表现为意识模糊和谵妄。

这是因为躯体疾病或治疗用药引起的全身反应,导致老年人大脑的“抗意识模糊储备”耗竭,很容易破坏稳态,进入谵妄的“险境”。

总之,老年人生理储备的明显丢失(健康账户见底),使其不能耐受较小的打击,从而变得衰弱,对很多疾病更加易感、更难痊愈。

如何增加“健康账户”的储备

一方面,我们应该尽量多做对身体有益的事情,比如合理膳食、身体锻炼、益智训练、良性社交等,来增加健康账户的储备。

另一方面,通过消除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如吸烟、酗酒、熬夜、中年肥胖、血管性危险因素,来减少非自然损耗,才能尽量延缓衰弱、保持健康。

请考量一下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账户是如何收支的,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