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玫瑾:千万别在对孩子说“不”的年龄,选择顺从孩子

 金苹果6 2022-08-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父母爱孩子正确的方式是该拒绝时拒绝,该顺从时顺从,而不是在该拒绝孩子的年龄选择顺从。

这种没有底线没有界限的爱,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刃,会在孩子迷茫无措的时候,给孩子重重一击。

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小给孩子建立好规则意识,让孩子从小就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种有界限有底线的爱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读李玫瑾教授《心理抚养》一书后,对此点感触颇大,没读时,觉得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读后发现,爱孩子真正的方式,其实是该说不时说不,该顺从时顺从,而不是孩子提出什么,我们都要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心理学家曾说:

家庭教育贯穿了孩子的一生,它是一步一步来影响孩子的,所有的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方向。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到了孩子买东西这里,她说,以前觉得孩子小,孩子要什么都会给孩子买。

但是现在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了,见什么都要买。

不买就撒泼打滚耍脾气,特别是有时在商场,她感觉特别丢人,想着好言相劝,哪知道孩子根本就不听。

她感叹说,唉,现在这么小都管不住了,以后长大了怎么办,这时,我就想到我家大宝。

大宝以前进商场也爱买东西,但如果我说妈妈今天带的钱不多,只够买生活用品,或者说先等待几天,过几天妈妈带多钱了我们再买。

大宝都会耐心等待,但自从这两个月我不怎么在家后,大宝的购买习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开始时,我觉得最近没好好陪大宝,就满足一下大宝的需求,购物时,也就没有过多限制什么。

但最近几天,发现大宝的购买欲着实有点频繁,而且已经到了不买就不开心,甚至生闷气的阶段。

发现已经到了这种状态后,我就故意找了个时机带大宝出去买东西,那天大宝刚好说买榴莲吃。

我就说,好,就带着大宝出去了,到了水果店后,大宝挑了榴莲和其他水果,等回到小区隔壁超市后,大宝就指着超市门口的玩具,说要买。

我就说,宝贝我们这个月的零花钱已经花完了,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买玩具了,如果你要买的话,就耐心多等几天。

就这样,大宝就不乐意了,生气地说,什么都不给我买,我当时也有点生气,我说你很喜欢是吗?

喜欢的话,那你就给叔叔打工吧,等到晚上的时候,你就说,你不要钱,让他给你一个玩具就行。

大宝说不行,又看我的确不准备给她买,就跟着我走了,但是整个路程大宝都处于生气和不开心状态。

到家后,我就问她,你还生气吗?

大宝说,生气,你都不给我买东西,我就说,你说想吃榴莲给你买了没。

大宝说,买了,我继续说,出去时,妈妈是不是告诉你,需要的我们买,不需要的我们先不买。

大宝不吭声,我继续说,宝贝爸爸妈妈赚的钱,不单单是用来给你买玩具的。

我们平时吃的米、油、盐,用的水、电和我们穿的衣服看的书都是需要钱买的。

所以,我们要合理规划我们的钱,一部分用来买这些一部分用来买那些,如果我们没有合理规划。

作为父母,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并且让孩子从小能正确的看待钱和正确的使用钱。

把买米买菜买水果买书的钱都用来买玩具了,那是不是我们明天后天就可以先不吃饭。

孩子说不能,我说对了,就像你今天买水果,你说你想吃榴莲。

妈妈觉得你之前没吃过,所以我就把这个月买水果的钱,提前规划出来,给你买你想吃的水果。

虽然贵点,但我也觉得值得,玩具虽然便宜,但家里类似的还有很多,买回去玩一会又成为了废品。

就像我们平时买东西,有些东西虽然贵,但如果合适,加上又在经济范围之内,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带回家。

有些东西看似便宜,但没有多的用处,只是单纯看了想要,那我们就可以等等,看过几天我们是否真的喜欢。

如果等待几天还是喜欢,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带回家,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见到什么都要买,不买还生气。

我虽然很赞同你表达的想法,但你这样的态度,妈妈一点也不喜欢,同时我也拒绝你不合理的要求。

哪怕今天你觉得没买玩具,你很伤心,你可以哭,我没权利阻止你哭,更没权利阻止你发泄情绪。

但你哭完,麻烦你想想,你哭完玩具买了没,你生闷气玩具买回来没,如果哭能解决问题。

拒绝孩子时,允许孩子表达和发泄自己的情绪,但等孩子发泄完,一定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那妈妈下次带的钱不多的时候,我也哭一下,看卖东西的阿姨会不会把东西给我,孩子就说不行。

我说对了,如果你真的很伤心你可以用哭来发泄情绪,但哭完你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李玫瑾教授说,从小要让孩子经历咸和甜的两种心理营养。

一种“甜”的心理营养,是让孩子具有安全感,同时拥有一种满足感,“咸”的心理营养。

让孩子明白,成长的道路上,不是永远都是顺利的,也有逆境和挫折,从而可以锻炼孩子的心智和抗挫折能力,简单来说称之为逆商。

或者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同妈妈沟通,说你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过几天,钱宽裕了能不能把它买回来。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哭,你觉得这样好吗?

孩子听完就说,好吧!我错了,以后我不这样了。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不就给孩子买点吃的和玩具吗?

至于这样吗?

图片

是,如果只单单看吃的和玩具,的确不至于,但往远处看呢?

孩子如果这样下去,就会没有一点金钱观念。

而且变得只会顾及自己感受,反正我想要什么你们都要满足我,你们拒绝我就是不爱我。

可想而知,一直顺从孩子的需求,合理的需求还好,不合理的呢?

如果不合理,我们也一直答应,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以说,长大后会变得自私自利,眼里只有自己,不顾及他人感受,更不懂得如何爱身边的人。

一个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的人,你觉得他长大后会拥有责任感吗?会去爱自己的父母吗?

结果是,不仅不会爱,还会失去爱人的能力,同时长大后还会获得一颗敏感脆弱的玻璃心。

《规矩和爱》一书中说过: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作为父母,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要有温度但更要有尺度!

所以,为了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千万不要在能对孩子说“不”的年龄里,选择顺从孩子。

而是该拒绝时拒绝,该顺从时顺从,一直顺从孩子的父母,这不叫爱,而是以爱的名义阻碍孩子成长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

人如同陶瓷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时期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方式和观念到底有多重要,养育方式得当,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修养懂感恩责任感强的人。

养育方式不当,孩子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只顾及自己感受,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

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不断修炼及提升自己,为孩子前进的道路上提供航标和温暖的光芒。

最后送给父母们一段话:

爱孩子是本能,立规矩是责任,有智慧地爱孩子,才是父母最长久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