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相术里的智慧:眼斜心不正、唇露是非多。

 知本学社 2022-09-15 发布于山东

面相术是一门玄学。据有关文献记载,自春秋时代就有相关的记述,直到唐朝有了充分的发展。对于其中的门科类属,不作详细的解释。今天单就其中的一点文字,做一个理解。
《胆照经》中有这样的记述:
坐而斜视,所思不正。语论见舌,主多口过及见刑伤。
盖窃盗之相,则所思不正。口浅露舌者,贱相。
齿来覆唇,一生心不足。刑伤外道,又破家计。口急见齿,老无成立。
下唇短,心不足。唇薄口小,贫相。
字面大体意思是:
一个人坐着的时候,目光斜视他物,往往是一个心术不正、邪念较多的人。说话的时候,喜欢将舌头外露者,一般都是藏不住话的人,口无遮拦,容易招惹口舌是非。
上面说的目光斜视者,属于窃盗者的面相,因为是心有邪念、不着正道。话多露舌者,是贱相。
用牙齿压住嘴唇的人,是心里贪婪、不知足。这种人容易犯刑伤,会伤害家庭。话急且容易露出牙齿者,一生不会有成就的。
下唇短小,是贪心重、不知足的相。嘴唇薄、嘴巴小的人,一生贫贱。

对于这段话,表达的是面相上的学问。其实,里面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粗浅地分析一下:
俗话说:眼斜心不正。其中的斜,既是先天性的斜,更重要的是视物时的状态为“斜视”。但凡一个人内心光明磊落,当然就会正视,大大方方地看。之所以不敢正视、采取斜视,终归是内心有某种念头导致。所以,斜视者,所思不正。
一个人说话,宜谨。语速宜慢,音准清晰。说话的时候,经常吐舌头、或者舌头在里面搅混不清,是不被人喜欢并接受的。那些喜欢搬弄是非者,就是这种表现。
对于“窃盗”,并非专指偷东西,还包括偷看、偷听、打探等行为,属于看了不该看、听了不该听。如同孔子对颜回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人云:独处守心、群处守嘴。守心,就是慎独,将此心端正起来,因此目不斜视。群处守嘴,闭紧嘴唇,不露齿、不见舌。一旦话语不慎,就会招致祸端,因而“刑伤”。
曾国藩非常懂得相人之道。他在其家书中写道:“正邪观眼鼻,真假看嘴唇。”这与前面所说的非常相近。
给予我们的启发,那就是平时里多注意自己的行为,坐的时候端庄,目不斜视。若要观看某样物件,则大大方方正视。无事时学会闭嘴,闭嘴才是修身的真学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