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世纪安全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

 Frank_Chia 2022-08-07 发布于北京
第10条;在我国首次提出劳动保护是1925年5月1日召开的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的决议案中。劳动保护作为安全科学技术的基本目标和重要内容,将伴随人类劳动永恒。

* "安全第一"口号的提出。这一口号来源于美国,1901年在美国的钢铁工业受经济萧条的影响时,钢铁业提出"安全第一"的公司经营方针,致力于安全生产的目标,不但减少了事故,同时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百年之间,"安全第一"已从口号变为安全生产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准则。

* 事故致因理论的形成。把人为事故作为一种工业社会的现象,研究其规律,这是美国工业安全专家海因里希30年代的贡献。他提出的事故致因理论,至今还指导着当代事故预防的实践。

* 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二次大战后期,军事工业的发展和电气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及系统科学的诞生,在安全工程领域,提出了以故障树(FTA)分析技术为代表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这对于人类的工业安全理论是大大的推进。特别是安全的定量分析理论与技术方面,安全系统工程独树一帜,丰富了安全科学大花园。

* 安全文化的提出。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面对原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核泄漏事故的背景下,对人为工业事故追根求源,得到认识是"人的因素"是根本,而"人因"的本质是文化造就的。因此,1989年在核工业界首先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方法和对策。从此,在工业安全领域,安全文化的理论、方法、实践作为人类安全的一种战略和对策,不断的研究、探讨和深化。

除上述方面,各种安全技术的突破、本质安全化的认识、安全人机学的创立、风险控制理论的发展等,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不胜枚举。

安全原理-21世纪未来安全理论的挑战

保障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需要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为此,不仅要求人类创造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技术与工程,更需要发展安全的科学理论、搞清实现安全生产与生存的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21世纪,人们将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学原理。

首先是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道理和原则。远古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近代人类的安全认识提高到了经验的水平;现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甚至能够超前预防。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人类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安全系统论原理:包括系统论原理、控制论原理、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机制和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不仅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我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劫、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安全经济学原理。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

安全管理学原理。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管理组织学原理,合理安全投资的保障机制等。

安全工程与卫生工程原理。针对不同的生产技术,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工程技术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炸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以及卫生工程技术原理,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同时,在20世纪尚未完善的安全法学理论、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等将在21世纪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安全文化-跨世纪人类安全进步之果

安全文化的提出是20世纪最后十年人类安全策略闪光的一页。她起源于核安全文化。其内涵是指人类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环境、条件的总和。安全文化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建设本质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其意义在于为预防事故构筑基础工程、具有长远的安全战略性意义。安全文化的范畴包括文化的形态体系,即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法制)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的物态质文化;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即决策者、管理者、安全专业人员、一般职员、家属;安全文化的领域体系,即企业安全文化、行业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公共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等。

21世纪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将延续下表的历程。

时 代

观念文化特征

行为文化特征

古代安全文化

宿命论

被动沉受型

近代安全文化

经验论

事后型,亡羊补牢型

现代安全文化

系统论

综合型,人机环对策

21世纪的安全文化

本质论

超前、预防、主动型

由此可看出:从观念上体现本质论的倾向,从行为上实现预防型的趋势,这是21世纪安全文化突出的特征,也应是最重要、最理性的安全活动模式。

21世纪将是安全文化建设收获的时代,到那时,"21世纪人"的安全意识将有极大的提高,安全知识与技能人人皆知皆会,"三违"现象成为历史,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成为一种自觉......。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21世纪科学之春

安全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避免和控制人为技术、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危害、意外事故和灾害的学问。她以技术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与灾害的避免、控制和减轻损害及损失,达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安全。

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门学科,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科角度上看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如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数学等;②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理论: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法学等;③专业技术:包括安全工程、防火防爆工程、电气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除尘、防毒、个体防护等)、安全管理工程等。安全科学技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近十几年来发展很快,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安全科学学科的全面确立,21世纪,人们更会深刻地认识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的劳动与生产实践活动,保护劳动者与社会大众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生产,增长经济,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安全科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而且还是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和基本保障条件。工业事故与灾难对人类的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主要将表现在:第一,由于工业生产事故和其他职业危害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增多,而且矛盾易于尖锐。尤其是2l世纪中国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对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恶劣劳动条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第二,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按目前生产摸式发展,在重大事故多发行业,将会由于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而使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的平衡、持续和发展。第三,工业事故和灾难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也造成人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

我国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装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幸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确保安全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时,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科学揭示了安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安全工程技术保护生产力,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事实证明,安全科学技术已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在21世纪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已专门设有发展安全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指标。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的春天。

实现本质安全化-21世纪人类永恒的追求

高度重视发展人类的安全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系统工程,使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提高到人类理想的水平,这将是21世纪世界各国不懈追求的目标。

从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深切地感知到这一点:

初期的事故学理论。以事故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分类学、事故模型、事故特性、事故致因、事故统计分析、事故预测、事故仿真、事故预防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建立在事后型认识论基础上的事故预防科学。早期主要以事故分类学、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模型、事故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现代发展了事故心理学、事故仿真学、事故预测学等事故学新理论。

中期的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以危险和隐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危险分析、危险评价、危险控制、隐患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理论方法,建立在超前预防型认识论基础上的安全工程理论。起初以可靠性理论、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为发展基础,近年来发展了安全评价理论、重大隐患控制理论、风险理论(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理论等。

发展中的安全科学理论是21世纪将要重视和发展的安全科学理论体系。21世纪将以生产和技术的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通过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协同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安全文化建设等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论基础上全面、系统、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理论。从方法论上讲,要提高对系统自组织和本质安全化的认识,要求从生产系统的的本质入手,要求主动、协调、综合、全面的方法论。具体表现为: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提高系统和过程的安全性。本质安全化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21世纪人类的安全技术将在如下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 深入开展安全人机学研究,建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体要素尺寸数据库和人的可靠性数据库,为制定安全人机学标准提供依据。

* 研究实现技术系统的安全自组织功能,如消防系统的高度阻燃材料、可靠的防爆电气、灵敏的自灭(喷淋系统)装置、高性能的个体防护用品和设备。

* 实现可能的替代技术。能量的替代技术-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用机器人代替进入危险作业场所;在火灾、泄漏等危险生产过程中,使用安全卫生的高性能材料等。

* 研究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特别是火灾、爆炸、毒物泄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