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的孩子,父母一定做对了这5件事!最后一个很扎心,但特真实!

 金苹果6 2022-08-07 发布于北京

一、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说话大多都是积极正向的。

我们会发现,自律的孩子大多都是自尊水平很高的。

然而,长期被爸爸妈妈批评数落,贴各种不好的标签的孩子,自尊水平却很低。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二皮脸”,怎么说,说得多难听都没用。

Image

其实,正是因为家长的言行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放弃了自己。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说他还不是为他好吗?”

出发点当然没错,但实际效果就只能是这样,不是所有的“为他好”都有价值!

想要孩子更自律,家长就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些支持和鼓励,少些数落和批评,即使批评也只是就事论事,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Image

二、让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并敢于放手。

放学什么时候写作业,周末业余时间如何安排等等,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而不是包办代替。

孩子的自主权得到充分发挥,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律。

如果我们什么事都急着替孩子安排,让孩子习惯了我们的包办代替和不停催促,孩子大概率会变得越来越懒散,越来越没有责任感。

Image

三、过度注重成绩,更重视对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

拥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自我要求往往更高,更自律。

他们会主动要求进步,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不会差。

而那些只是成绩突出,各种习惯以及品行一塌糊涂的孩子很难走得长远,越长大越放纵自己。

所以,想要孩子变得更自律,咱们家长不能总把目光盯在孩子当下的成绩上。

Image

尤其是小学阶段,对孩子优秀品质的培养远远重于学习成绩。

当然,并不是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要,任何时候成绩都是重要的。

只不过,孩子的好成绩到底是“水到渠成”还是“急功近利”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Image

四、有原则、有底线,不凭心情做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里,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等等,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自控力才会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自律。

有些家庭规则很混乱,很多事压根儿就没有明确的规则,家长并没有和孩子做好约定,而是全凭情绪在教育孩子。

比如玩手机这件事,到底允不允许孩子玩儿,什么时候可以玩儿以及能玩儿多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Image

当孩子说想玩儿会儿手机的时候,如果自己心情好,就会给孩子玩,并且不怎么限制时间;

如果自己这时候有事很心烦,就会给孩子一顿批评。

再比如写作业这件事,心情好的时候孩子不写作业也没事,心情不好,孩子磨蹭一分钟也不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怎么可能自律,必然是特别混乱的。

Image

五、自身非常自律,给孩子做了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自身不自律,孩子大概率也不会养成自律的品质。

这个道理应该不用多说,绝大多数家长都明白。

如果我们整天手机不离手,得过且过,那孩子怎么可能主动学习,积极上进!

有时候,改变自己很难,要求孩子却很简单,但我们今天偷的“懒”一定会在明天打我们的脸!

Image
写在最后:
你家孩子自律吗?对此你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